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VC 陪你看世界:2014 年科技領域大事件回顧
這一年「深圳灣」接觸到了大量的 VC,有通過「深圳灣」了解創業團隊的、有尋求投資方向的、有吃飯聊天的... 「深圳灣」也如同磁石一般,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創業團隊。
這一年「深圳灣」接觸到了大量的 VC,有通過「深圳灣」了解創業團隊的、有尋求投資方向的、有吃飯聊天的... 「深圳灣」也如同磁石一般,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創業團隊。
哈哈,閑話少說。這是「深圳灣」收到的第一篇來自 VC 投稿,作者蘇東(IDG 資本投資經理,關注智能硬件和 O2O 領域早期項目。微信號:alexsudong)當然我們一如既往的秉承不吝嗇的態度,分享給大家。也和大家一道陪著這位 VC 同學去看(求)世(合)界(作)~
2014 年是我加入 VC 行業第一年,也試著從我的角度回顧一下 2014 年科技領域發生了什么事情? 我覺得科技發展不外乎兩點:效率提升了;人性可以變得更懶。
無論是嘀嘀打車提升了打車的效率(空乘的的士較少了,乘客等待時間縮短了),還是各種服務的 O2O(上門美甲,美發,送午餐送外賣,人完全可以比以前懶多了),或者是各種硬件的智能化自動化,都證明了以上兩點。
下面將為大家列舉 10 個在 2014 年科技領域發生的大事件。
1. 嘀嘀和快遞的紅包大戰,O2O 深刻影響人們的出行,由于打車頻率之高,這兩款 APP 也成為 O2O 領域的超級 APP,短短 2 年融資超過 10 億美元,估值達到驚人的近百億。
2. 高頻低價被定義為 O2O 領域最大的入口級機會,送外賣站在風口上,還解決關鍵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隨之而來的是互聯網思維被充分鼓吹,線下任何實體經濟和服務都可能被改造,于是出現了眾多的細分市場的 O2O 機會,包括美甲、美發、美食到家。
3. 共享經濟,或者換個說法更準確。出租經濟,任何一個閑置的物品都可以拿出來進行對外出租來掙錢,如此簡單。airbnb 模式在國外獲得巨大成功,國內效仿者則更多進入車的領域,PP租車,人人租車,甚至順路拼車都可以來掙錢。房子和車子是最大兩塊資產,提升使用效率后理應轉化為相應的收入。
4. 互聯網金融,實質上也是讓閑置的錢運轉起來,通過 P2P 的方式借貸給需要用錢的群體以獲得較銀行更高的利息收入。需要用錢的群體包括運營的企業甚至是個人(大學生,白領階層),只要是不太受銀行待見的貸款群體都會是被互聯網金融納入服務范圍的群體。
5. 京東和阿里上市了,特別是阿里巴巴,成為 2000 億市值的公司,上市之后杭州成為了有錢有人才的創業之都,大量阿里系的人才會很容易就拿著相當可觀的天使投資出來創業。
6. 智能硬件顯然下半年比上半年要更加紅火,從內部看(合伙人花在硬件的時間在下半年很明顯的增多了),但國內除了小米以及小米生態鏈的廠家,獨立硬件公司暫時沒有看到出現融資額巨大的情況,大多處于 A 輪融資的狀況。例外的只有在無人機領域,國內具備領先國外的產品能力(比如大疆和億航)。同時,小米和京東成為了智能硬件領域最大的兩個玩家,京東具備電商直達消費者的入口,而小米則具備小米用戶以及強大的供應鏈的整合設計,生產和制造的能力。深圳突然之間成為了創客的天堂,并有從 Manufactured in Shenzhen 向 Designed in Shenzhen 的轉變。
7. 陌陌上市了,2011 年 3 月成立的公司,憑借約炮神器的陌生人社交,借著智能手機增長紅利迅速發展,4 年之后塵埃落定,移動社交(包括 messaging )只有陌陌和微信,大局已定。而這個移動社交領域也塵埃落定,難出更大的公司了。
8. 2014 年是 VC 投資瘋狂的一年,各個投資機構投資的數量是 2013 年的 2~3 倍,而且越來越趨向早期投資,因為越往后就越難進。同時,各種孵化器,天使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依靠地區優勢以及互聯網大公司系統,以極快的速度搶注創業團隊,并在 3~6 個月后抬價融資,而 VC 機構還搶得頭破血流。
9. APP 的數量無論是在蘋果 APP Store 還是在 Android Market 都已經超過 150 萬,每天幾乎以 800 個 APP 的量在增長,用戶手機已經堆滿了各種 APP,新的 APP 想吸引用戶下載并留在用戶難上加難,手機的增長也趨緩,這一切都不利于新的 APP 進入者。但基于微信的 Html5 卻迎來最好的發展,各種 Html5 的游戲,微電商,各種 Html5 頁面在朋友圈刷爆了。2015 年繼續看好 Html5 的發展。
10. 要成就大的平臺級機會已渺茫,只能不斷細分垂直人群。于是 2014 年我們看到同志人群社交,美柚/大姨嗎的垂直女性社區(工具轉社區)繼續高歌猛進,咱們可以再不斷細分看看哪些垂直人群沒有被覆蓋到,也許就存在創業的機會。
補充:90 后創業者在 2014 年迅速崛起,不斷刷新大眾對 90 后的認識。90 后最年長也來到 25 歲,逐步進入主流社會,從消費習慣,多元文化,互聯網原住民等各種方式沖擊著傳統模式,而這一群90 后創業創造的產品贏得眾多同輩 90 后的消費者。如果錯過了 90 后的新的生活方式布局,也許就 Miss 掉這一批群體在吃住行娛樂消費所能夠產生的新機會。IDG 屬于在 90 后創業者布局較早的機構,這一投資主題會延續下去。
2014 年注定是屬于創業者的!
@Alex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