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我們跟深圳這家做意念控制的公司聊了聊,從此不再是小白!
去年 4 月份,我在深圳蛇口舉辦的 Maker Faire 上,體驗了一把用意念控制無人機:只要集中注意力,無人機就會飛起來。不過就只能控制升降,不能控制方向。
近期我們接觸到深圳一家做意念控制的公司,他們的產品 EEGSmart Touch 正準備上眾籌。這是一款可以用意念控制無人機上下左右飛行的頭戴式設備,抱著強烈的好奇心,我們拜訪了這家公司,看看他們的技術到底是怎么實現的。
科研成果轉換成商業產品
EEGSmart 的創始人賀超曾經是深圳中科創達負責人,有豐富的芯片技術研發和技術管理經驗。后來去了新西蘭 OTAGO 大學讀博士,主攻腦電領域的人工智能,做了很多腦電和心理學應用方面的研究,后來就將科研成果轉換成意念控制產品。
EEGSmart 的實驗室也設在 OTAGO 大學,算法則是和大學聯合開發。國內辦公室則設在深圳,主要做工業設計、嵌入式開發、生產制造和市場營銷。
意念控制早已被論證
EEGSmart 聯合創始人陳超介紹說,其實意念控制并不玄乎。腦電波按頻率劃分,主要分為 4 種波段:δ 波、θ 波、α 波、β 波。注意力高的時候 β 波更強,所以,如果想通過集中注意力控制無人機起降,檢測 β 波的強弱,再排除干擾項(眼電、心電),單通道檢測就可以實現。
如果要控制無人機的前后左右飛行,就需要多通道檢測。EEGSmart Touch 有 8 通道,FP1、FP2、C3、C4、O1、O2、A1、A2,前 6 個是信號采集電極,后 2 個是參考電極。FP 檢測的是專注度,C 是操控區,O 是情感區,通過多個腦區電波的綜合計算,就可以識別出人的肢體工作。

EEGSmart 共有 8 個通道,上圖右下方兩個黑點是兩個參考電極
說到這里,好像意念控制真的挺簡單似的..... 其實也不是那么容易。
腦電波的分析是基于龐大的數據基礎的,一個人的數據不具代表性,得采集到成千上萬人的數據,才能構建一個「抬手腦電模型」。EEGSmart 把實驗室設置在大學里面,也是為了方便采集數據。
讀取腦電數據的時候,我們可不愿意頭上戴著一頂密集恐懼的帽子(對,就是那種),或者是把貼片貼在頭發下面,如果和大腦皮層接觸不良,也會影響數據采集。所以,意念控制技術產品化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困難。
為了提高精度的努力
先打破一個幻想,現在意念控制能做的,可不是心里默念就可以了。
當我們心理默念,讓一架無人機向左飛的時候,那個腦電波實際上是很微弱的。而且,有些人可能想著讓無人機向左飛,不輔以動作的話,可能大腦真正想的是無人機向右飛(奇怪的人類)。大腦下達抬手指令的時候,會產生腦電波,手臂抬起來的時候,也會產生腦電波,相對于心里默念,一個動作產生的腦電波會強幾千倍。
EEGSmart Touch 雖說是可以用意念控制,但也要有動作輔助。也就是說,這種意念控制實際上是通過識別控制肢體運動的腦電波來實現的。通過自定義設置后,手臂向上抬,無人機向上飛,手臂向左揮,無人機可以向左飛。因為是自定義的,只要系統支持,你也可以設置成眨眼、抬腳這些動作,嗯。

用 EEGSmart Touch 控制無人機(概念圖)
至于動作幅度和無人機移動幅度之間的關系,陳賀坦誠說,這方面他們還要進行很長一段時間的研究,可能需要和種子用戶們一起來討論,或者和產品合作方聯合開發,慢慢改進這些用戶體驗。
為了適應盡可能多人的頭型,EEGSmart 還在尋找一種恰當的頭戴式設計,讓探頭能盡量貼近人的大腦皮膚。現在 Touch 上有一個「刷子」結構設計,觸點能穿過頭發接觸到大腦皮膚表面。接下來 Touch 的轉軸、材料等方面應該會不斷優化。
心里默念產品快點出來
陳超說,EEGSmart 公司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個工具提供商,專注于腦機控制平臺的研發,對外的合作模式主要是技術授權、腦電模組售賣、聯合開發這三種。EEGSmart 公司現在有 17 位成員,創業初期靠的是自籌的資金,中間拿了一筆天使,現在在準備 Pre-A 輪的融資。
Touch 下周二上 indiegogo 眾籌,有三個檔位:
開發者套裝:一個 Touch 腦機,含兩個好玩的 app(操控 app 和測謊 app);
無人機套裝:一個 Touch 腦機和適配好的一架 Parrot Minidrone,對,就是我們一直在說的用意念控制無人機上下左右飛行;
光劍套裝:一個 Touch 腦機和一把定制光劍,對,就是星球大戰中的那一把!
好消息是,開發者/創客可以免費下載 EEGSmart 的 SDK 和 API 來開發更多更好玩的產品。壞消息是,他們要明年 6 月份才發貨。
不過,與用意念控制無人機和光劍相比,有些人可能更期待的是,用意念控制體重。
題圖系電影『X 戰警:第一戰』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