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專做顯卡 30 年的英偉達,居然造出了一臺車載超級計算機,是優勢利用還是舊業務衰落?
是優勢利用,還是舊業務衰落
以往的 CES 大會會場擠滿了電視、冰箱和洗衣機,而今年的 CES 更像是一場高科技的夢幻車展,各種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汽車、以及一些難以置信的高性能概念車層出不窮。
而英偉達(Nvidia)給這場高科技的夢幻車增添另一番風味。這家本來一直專注游戲顯卡三十年的公司,居然造出了一臺為自動駕駛 / 無人駕駛專門開發的車載超級計算機:Nvidia Drive PX 2。


在發布會上,黃仁勛(英偉達創始人)表示,Drive PX 2 是去年發布的 Drive PX 的進化版,在計算性能上獲得了顯著的提升,將在未來實現人們對于無人駕駛的構想。
可能大家還不太理解什么是無人駕駛,我們常說的特斯拉,它其實是自動駕駛,而無人駕駛是一種更高級的自動駕駛,意味著交通工具可能沒有儀表盤、方向盤、油門剎車與檔位,也不會提供給駕駛員與交通工具進行直接交互的「用戶界面」。車輛的所有行為,包括起步、加減速、變換道路、轉彎和緊急交通狀況處理都由車輛自行決定。

這樣一系列的動作背后,顯然是要依賴大量的傳感器、比如攝像頭、距離傳感器和 GPS 等等,以及一顆能夠運算處理這些視覺和傳感數據的計算機大腦。
據悉,Drive PX 2 擁有十二顆 CPU 核心,搭載了英偉達專門為自動駕駛而研發的深度學習架構 Pascal GPU(16 納米 FinFET 工藝,32 GB),采用水冷;它的計算效能高達 8 TFLOPS。這一堆數據可能大家不太理解,發布會上,黃仁勛解釋道,其實約等于 150 臺 MacBook Pro,但卻只有一個午餐盒的大小,可以放在你的車后備箱里。

而對于大家關心的「感知」能力,黃仁勛表示,Drive PX 2 結合車載傳感器,在感知交通情況的細微程度上已經超過了人類駕駛員,有效的降低車輛行駛中的危險。研究人員從 ImageNet 圖像識別庫中的數據入手,錄入了超過百萬種車輛、行人、道路設施的圖像數據,用于訓練 Drive PX 2 所依賴的深度學習系統。

此外,黃仁勛還表示,后期,還會讓 Drive PX 2 提高學習的效率,更加了解車型,比如遇到校車和救護車應該減速慢行甚至讓道等。
在知乎上,一位在校圖像處理博士對該產品說道,還是比較看好英偉達造的這臺車載超級計算機,畢竟,英偉達一直是 GPU 行業的領軍企業,并擁有最多的 GPU 加速計算開發資源,而車載超級計算機,其中最重要一項技術也是圖像的處理。也有部分網友吐槽,雖然英偉達專注顯卡 30 年,但其技術并不好,其顯卡的渲染能力一直很低,眼看顯卡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才轉做車載超級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