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拋即飛!Parrot 發布了一款「傻瓜級操作」的固定翼無人機

深耕 15 年的無人機公司 Yuneec,在 CES 上一躍成為比大疆還耀眼的明星
今年 CES 上的無人機廠商不負眾望地推出了各自的最新產品,大疆推出了 4K 版的 Phantom 3 和黑色版的 Inspire 1 Pro,零度智控將和騰訊共同發布一款無人機產品,億航的載人無人機「億航 184」首次亮相,更是刷新了無數人對無人機的用途認知。在廠商們拉開了未來無人機使用場景的時候,我們注意到了一家實力超強,卻鮮有人討論的公司——Yuneec(昊翔)。
英特爾 CEO 科再奇(Brian Krzanich)在 CES 開幕主題演講中,演示了 Yuneec 最新無人機 Typhoon H 的自動避障功能。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無人機能如此自如地在復雜的環境中飛行!

Typhoon H 是一架可折疊的六軸無人機,飛行時腳架會自動收起,配備可以 360° 拍攝的 4K 攝像頭,遙控和圖傳集成為一個一體化的手柄,工業設計也非常成熟。全球范圍內能做出這種產品的無人機公司屈指可數,Typhoon H 背后的公司 Yuneec,實際上是一家在無人機領域深耕了 15 年的元老級公司。
Intel & Yuneec
英特爾是 PC 芯片的霸主,但是在移動芯片時代,英特爾幾乎沒有找到存在感。美國高通公司已經開始為無人機優化芯片產品,英特爾也不能閑著,開始在無人機、物聯網等新領域布局,防止重蹈覆轍。
在投資了 Airware 和 PrecisionHawk 兩家無人機公司之后,今年 8 月 27 日,英特爾向 Yuneec 投資超過 6000 萬美元,把 Yuneec 納入到自己的無人機戰略版圖中。

「在英特爾,我們堅信一個智能而互聯的世界。而將智能而互聯世界帶給所有人、所有地點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通過無人機。無人機位于我們的發展路線圖上,這將真正改變世界,并推動無人機產業的變革。」英特爾 CEO 科再奇在一段視頻中宣布了英特爾資本的這筆投資。
英特爾之前也有考察過大疆,但最后還是選擇了 Yuneec。Yuneec 集團副總裁、首席市場官顏安在接受媒體采訪中解釋了英特爾的考量:「英特爾更看重的是將無人機科技從上游到下游的融會貫通。」
從載人電動飛機起家
Yuneec 公司成立于 1999 年,從遙控模型飛機起步,推出的「火鳥」固定翼航模飛機,曾經達到百萬架的銷量。2005 年,Yuneec 推出單旋翼類產品,其中手掌大小的遙控直升機銷量巨大。從那以后,走上了規模化發展之路。2007 年,位于江蘇昆山錦溪的工廠開工建設,兩年以后投入使用,工廠占地 100 畝,廠房面積 6 萬平方米。
Yuneec 的產品線很廣(這可能也是英特爾認為 Yuneec 能夠貫通無人機上下游的原因),涉及電動載人飛機、小型航拍無人機、運動相機,甚至是個人電力推進設備——E-GO 電動滑板。值得一提的是電動載人飛機,有兩個型號:E-Spyder(單座)、E430(雙座),兩個型號的電動載人飛機均在德國取得適航證,E430 還獲得過英國博物館授予的最佳運輸設計獎及美國林伯格兩大獎項。

2013 年,多旋翼無人機市場開始爆發,Yuneec 也順勢推出了自家的消費級無人機產品。從不開發布會的他們,也在今年 10 月 26 號開了第一場發布會,誠意十足地推出了三款產品:Typhoon Q500、Typhoon Wizard 和 Tornado H920,直逼大疆的產品線。
這場發布會的時間剛好是在獲得英特爾投資之后兩個月,看來 Yuneec 準備開始大干一場了。
「原來我們的研發團隊只有 100 多人,應付固定翼飛機和單旋翼飛機已經足夠,甚至可以分成許多小組,從二戰、科幻到微型系列,每個組配幾個人。現在 300 多人的研發團隊都不夠用了,至少 200 人聚焦多旋翼飛機的研發改進。我們需要軟件、硬件、結構、空氣動力、通訊傳輸等方面的工程師,每個模塊都少不了人。」顏安在接受采訪時說。
Yuneec 目前員工人數接近 2,000 人,其中研發人員 300 多人,研發和生產基地主要在上海和江蘇,在美國和德國設有分公司。
完善的航拍產品線
Typhoon Q500 是一款面向普通玩家的航拍無人機,配備了一個三軸云臺,4K 攝像頭,可拍攝 1080/50p 全高清視頻。一體式的遙控器集成了屏幕,內置了 Android 操作系統,在遙控器上就能解決很多問題,比如新手模式的解禁,美國式/日本手的切換等等,還有 Fllow me、Orbit mode(定點環繞)、Journey mode(路線規劃)等功能,可以說十分強大。
有趣的是,Typhoon Q500 套裝還配了一個手持穩定器手柄,可以把 Q500 上面的云臺和相機直接裝上去,之后的使用方式跟大疆的 Osmo 手持相機非常相似。大疆 Osmo 的發布時間僅比 Q500 的發布提前了兩個星期。不過 Osmo 的相機是獨立的,不能和無人機聯動使用。

這架無人機含一塊電池的套裝售價 7,699 元,含兩塊電池的套裝售價 8,299 元,走的是跟 Phantom 3 系列稍微有點差異路線,使用過的人的一般評價是「用起來比 Phantom 簡單,續航也更久一點,但操控的靈活性、4K 畫質就略遜于 Phantom」。
另外 Yuneec 還有一款面向專業航拍領域的產品——Tornado H920。這是一架 6 軸無人機,掛載的相機種類更多樣化。首先是可以實現 18 倍變焦的 V18 攝像頭,通過地面站上的控件就能實現遠程變焦。其次是與松下合作的一款針對無人機航拍的 4K 相機——將松下 GH4 相機機芯,3 倍光學變焦鏡頭和 5.8 GHz 實時圖傳模塊集成在相機外罩中,不僅可以在 H920 上使用,也可以在手持支架上使用。


自動避障技術之爭
不可否認的是,消費級多旋翼無人機的規模化是大疆帶起來的。目前看來,Yuneec 和大疆的航拍無人機技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下一個無人機技術爭奪的戰場,是自動避障。
零度智控的 Explorer 2 無人機上已經搭載了一個自動避障模塊,零度的做法是使用一個快速旋轉的「掃描儀」來實時監控四周的環境,把這個模塊安裝在無人機的頂部,像一個……小蘑菇。
大疆在今年 6 月初推出自動避障方案——「Guidance」,除了常規的超聲波模塊以外,前、后、左、右、下,5 個方向上還專門放置了攝像頭用于獲取視覺圖像,然后直接傳輸到機載的英特爾凌動 Bay Trail 處理器進行計算處理。不過這個方案目前還沒有應用在消費級產品中,而是需要配套一個無人機開發者平臺「經緯」系列(Matrice 100)使用。也就是說,大疆的無人機產品上還不具備自動避障功能,給 Yuneec 留下了一個市場機會。

Yuneec Typhoon H 無人機使用的避障方案來自英特爾的實感技術(REALSENSE)。實感技術先打出一束紅外光,然后以左紅外傳感器和右紅外傳感器追蹤光的位置,用三角定位原理來計算出 3D 圖像中的「深度」信息,也就是「距離」信息,從而判斷障礙物的存在。

不過,我們在 Typhoon H 上只看到了一組避障鏡頭,應該只能感應前方的障礙,比 Guidance 簡單很多。

去年的 CES 開幕主題演講上,科再奇就演示了帶有避障功能的 Ascending Technologies 公司的無人機(現在這家公司已被英特爾收購),經過一年時間,這項技術終于通過 Typhoon H 完整地呈現在大家面前。
云臺、相機、續航、遙控距離,當這些技術不停地向大疆靠近后,Yuneec 在自動避障這個剛需功能上領先了大疆一步。15 年的技術渠道積累,新材料、新技術方面的創新研發實力,加上英特爾的技術和資金支撐,很多人認為,Yuneec 在未來會是大疆最大的競爭對手。
回歸
「公司已經在歐洲和美洲建立了售后服務中心,亞太地區是最后一個開發的區域,中國售后服務中心已于近期成立。」顏安在采訪時說。
Yuneec 中文網站 11 月 5 日已經上線,天貓和京東的旗艦店即將上線,國內售后服務中心電話已經開通,2016 年將全面實施國內市場的拓展任務。完成了一次驚艷亮相后,Yuneec 終于要發力國內市場了!
很高興又看到一家公司可以跟大疆競爭!因為一般競爭的結果是......我們可以買到更好更便宜的無人機啦!
本文部分圖片、資料來自:Yuneec、福布斯中文網、PChome、雷鋒網
酷!很高興又看到一家公司可以跟大疆競爭!因為一般競爭的結果是......我們可以買到更好更便宜的無人機!
最后一句,小編太調皮了!
億航的載人無人機「億航 184」首次亮相,更是刷新了無數人對無人機的用途認知。// 黑的好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