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無人機在行駛車輛中起飛?大疆聯手福特開啟無人機救援挑戰賽

德國:去掉起落架的無人機能降落在行駛的車輛上
在未來,這種互動方式可以在自動駕駛汽車和無人機中實現。此次試驗的技術可以應用到其他無人機身上,配備這種技術的無人機在降落中不用再受天氣影響。
前段時間,我們看到過大疆聯合福特打造的無人機救援挑戰賽中,無人機在行駛車輛中起飛和降落的一個過程。而在近期,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一個研究團隊做了一個無人機降落在行駛車輛中的試驗。為了讓無人機的飛行范圍更廣、距離更長,研究團隊企圖用各種方法來減輕無人駕駛飛機的負重。起落架雖然不會讓飛機承載過多重量,但它或多或少會影響無人機的飛行時長,起落架是一個很明顯能去掉的部件。但問題來了:把起落架去掉之后,無人機該怎么降落?他們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改變了此前無人機慣用的降落方式:在汽車頂上安裝視覺追蹤 QR 標記和帶彈性的大網,讓無人機著落在上面。
這個德國研究團隊對太陽能無人機特別感興趣,太陽能無人機可用于平流層的觀察任務中,在這種環境下,每多攜帶一磅都會成為巨大的挑戰。不配備起落架的飛機能夠攜帶更多的科學儀器和通信設備,在空中停留更長時間的同時能夠執行更多任務。
這個試驗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機場進行,研究團隊試圖讓一個重達 20 公斤,翼長達 3 米的無人機自動降落在以 75km/h 速度行駛的汽車頂部,汽車頂部上布局了一塊具有彈性的大網,是為了防止無人機在降落時對汽車和自身的沖擊力所造成的損害。

車頂放置了視覺追蹤標記,無人機可以通過追蹤系統追蹤到汽車所在的位置并且以相同的速度同步汽車飛行。無人機以 50cm 的精度被導航到降落地點。當飛機達到與汽車行駛的一致速度時,就會降落到汽車頂部的網上。這整個降落過程靠復雜的算法電腦控制。
這次試驗的汽車由計算機提供指令,有一名駕駛員在車上負責控制,在未來,這種互動方式可以在自動駕駛汽車和無人機中實現。此次試驗的技術可以應用到其他無人機身上,配備這種技術的無人機在降落中不用再受天氣影響。
下面讓大家目睹一下這個試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