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創業的延續」,那位打太極下圍棋的程序員投資人這一次瞄上了AI
極客幫創投創始合伙人蔣濤:IDC 法則,走出硬件死亡谷
在 2016 年 4 月16 深圳灣在深圳主辦的 「WARE 2016 新硬件生態大會」上, 極客幫創投創始合伙人蔣濤與卓翼科技董事長夏傳武、黑客網紅厲旸,一起對話《新硬件生態下的軟硬結合》。
硬件創業死亡谷:硬件,原型到量產是小概率事件
硬件創業死亡谷在前端比較容易發生,需要的資金量比較大。原來講軟件 3.0,軟件做到 3.0 才可以,所以微軟到 Windows 3.0才成功。硬件要做到 3.0 不是要消耗人力,是消耗資金量很大。
硬件創業早期階段很多靠腦力,做硬件得把模具和首版做出來,然后要做小批量,做完小批量還要看反饋。一個軟件的錯誤設計可以改善,原來軟件錯了沒有關系,但是硬件就很難。
現在硬件創業分兩類,各有利弊,一類是硬件行業做了很多年的,對產業鏈很熟悉,創業拿到資金后學習跟互聯網相關的東西;一類是有互聯網基因,偏軟件,對用戶交互和跨行業的需求理解能力比較強,但在行業里與硬件相關的資源偏弱。
硬件上花錢很多,從原型圖設計到驗證,到最后的可靠性,這樣下來可能三個月過去了。硬件公司錢不多,有一些idea需要趕時間,結果就發現東西沒有做出來,錢全給耗在前期的環節。
IDC法則,走出硬件死亡谷
90% 的硬件項目都不能如期交貨,Kickstarter 上眾籌率最成功的 50 個項目有 84% 跳票。如何走出硬件死亡谷,蔣濤提出了硬件創業的「IDC 法則」。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跟硬件相關,一個是跟軟件相關。

硬件 ID C法則:I,Interface,也就是顏值。新一代硬件和老一代硬件的外形有巨大差異,所以nest出來風靡全球是有原因的,首先外形很好,顏值也是生產力。

D,DFM,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面向制造的設計,首版做得好不代表就可以量產。土曼手表曾憑著三張設計圖刷爆朋友圈,籌集了 1000 萬人民幣,在沒有眾籌平臺時就創下歷史記錄,結果卻因忽略了新材料、新工藝從設計到最后量產的困難度,而最終跳票。
C,Channel,營銷渠道,營銷的方式和渠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小米發明的訂購式方式和饑餓營銷,解決了庫存和銷量的問題。
第一個IDC是生命線,做好一個硬件必須有很好的設計;必須具備量產和制造設計的能力;必須能銷售出去。
第二個IDC是必須有助推器,即軟件IDC法則。
I,Intelligence,智能化。新硬件和老硬件不同,它有更多的軟件能力,有了深度學習后,人工智能在這幾年有了巨大發展,可能Alpha Go這樣的算法,在兩三年內就能植入進硬件。人工智能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這是清晰的趨勢,只是路徑還不太清楚。
D,Data,數據留存。之前的智能硬件賣完之后數據留在用戶手里,沒有回到硬件公司,沒有做硬件交互。新硬件的數據非常有價值。Nest把所有用戶數據獲取過來,分析用戶的使用情況,之后一份留給用戶自己,一份給到美國發電廠,發電廠拿到數據后可以在發電服務上做調整。最近美國中部有兩家發電廠因為Nest給的數據,關閉了原本不需要加電站的服務,節省了幾百萬美金。
C,Community,社群經濟。即如何跟用戶連接起來,讓用戶口碑成為唯一的 KPI。
孵化器1.0,僅提供注冊方面的支持;孵化器2.0是提供培訓和辦公場地;孵化器3.0,會提供一些行業資源。
圍繞全球的新硬件浪潮,極客幫創投與卓翼科技共同發起一個新的硬件孵化器——深創谷投資孵化器,圍繞設計、制造、生產、智能、數據、社區,將這些能力打包做成服務,提供給創業者,即孵化器 4.0。
深創谷投資孵化器有30多個專職硬件設計工程師,提供基于制造的設計能力,后臺還有卓翼1000個多名工程師,專門支持硬件創業團隊發展。目前在硅谷核心地帶設立辦公室,深圳的辦公室也會馬上開設起來。
卓翼科技過往擁有豐富服務大客戶團隊的經驗,把工程師的能力,通過成立一個技術服務公司+創業基金的方式,可以讓創業者在最短的時間跨過硬件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實現量產。孵化器4.0,實際上是把工程師的能力轉化成項目的深度參與,變成小股份的模式。
注: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極客幫創投」
#WARE 2016# 大會嘉賓相關報道
軟硬結合有看頭
IDC 總結的不錯,IDC 的軟能力和硬能力都非常重要!期待軟硬的融合
idc法則有很大的啟發
認同。也期待你談談給你的啟發
認同。也期待你談談給你的啟發
Nest 並不是很實用,及成功的產品。它只是好看,並沒有實用的AI 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