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世界太陽能汽車挑戰賽丨這個密歇根學生團隊向世人展示了未來汽車的臺前幕后
密歇根大學的一個 17 名學生團隊通過英特爾物聯網技術打造了一輛作為動力的未來汽車,不僅僅能利用太陽能能源,還能利用陽光讓一切變得智能......
密歇根大學的一個 17 名學生團隊通過英特爾物聯網技術打造了一輛以太陽能作為動力的未來汽車,不僅僅能利用太陽能能源,還能利用陽光讓一切變得智能......
在一次從 1987 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場的普利司通世界太陽能汽車挑戰賽(Bridgestone World Solar Car Challenge)中,這個由 17 名學生組成的明星汽車團隊加入到了角逐中,經過 5 天漫長又酷熱的賽事,向大家展示了一項由團隊協作和技術研發結合的完美壯舉。這是一場全靠創造力和陽光的汽車拉力賽,來自全世界的高能效汽車將一同展開全程約 1900 公里的角逐,突破太陽能汽車創新的極限。
2015 年,在這場堪稱太陽能汽車界的世界杯賽事上,密歇根大學是一級團隊,該隊位列全球 42 支參賽隊伍中的第 4 名。
密歇根大學工業與運營工程專業學生 Pavan Naik 任團隊經理,主要負責處理預算、人員、供給以及把太陽能汽車運往澳大利亞等事宜,他表示:「很興奮有機會和來自全世界的工程師們一起參加如此盛大的比賽。」
Nail 團隊給他們的車命名為 Aurum,在比賽中最終獲得了第三名,僅次于來自荷蘭和日本的團隊,Nail 說道:「我們開發了一輛比密歇根大學其他任何團隊速度都快的汽車。」以最終結果來看,未來太陽能汽車以及能處促進高能效車輛的研究工作都能有很好的前景。

太陽能汽車Aurum
Nail 還表示:「我們在開發太陽能汽車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新技術,不僅突破了當前太陽能技術的極限,而且還提高了整車效率,我認為,未來汽車無論是外觀、還是運行方式,都與我們今天所習慣的汽車大相徑庭。」
為了開發太陽能汽車并將其投入到比賽中,由密歇根大學 70 名學生組成的團隊花了兩年時間并且長時間工作。這些學生來自不同專業領域,其中包括計算機科學、商業、營銷,以及航空航天、機械和電子工程等學科。

世界太陽能汽車挑戰賽線路圖
這輛流線型、輕便的太陽能汽車采用加大馬力的計算機和數字追蹤技術,時速最高可達100 英里每小時。車輪的每次轉動都會實時生成大量數據,供團隊做出有效率的決策,并將之傳達給駕駛員。
比賽期間,伴隨著 Aurum 一起上路的有六臺協助車輛,以及一輛半掛車。搭載著氣象學家及設備的氣象車比 Aurum 及其它團隊的車輛提前一小時出發,這樣它就能測量風向、風速、云層等數據。跟在氣象車后面的偵查團隊則負責清理路上的動物尸體和殘骸。

巨大的半掛車,里面裝滿了工具、設備、食物和扎營裝備
一輛協助車載著媒體工作人員,而負責應對路邊維修工作的工程師則搭乘另外一輛協助車。車隊押后的是一輛巨大的半掛車,里面裝滿了工具、設備、食物和扎營裝備。
駕駛員擠在太陽能汽車小而舒適的駕駛艙中,每隔幾個小時就和另外一名駕駛員換一次班。

太陽能汽車領航員正在調試太陽能汽車
駕駛員 Clayton Dailey 表示:「駕駛太陽能汽車就像駕駛一輛保時捷跑車,它的體積非常小、自重非常輕、并且十分敏捷。」
駕駛任務非常艱巨,因為汽車必須以在高速公路的速度跑起來,而提供動力的只有陽光。
緊跟在太陽能汽車后面的是尾隨車,它負責采集并處理來自太陽能汽車的傳感器數據。在這里,高科技得以做出可以節省大量時間的實時決策。

為太陽能汽車提供維護的技術車
團隊首席戰略師、計算機科學工程系學生 Leda Daehler 表示:「所有決策都是在尾隨車中做出的,你可能有一輛非常出色的太陽能汽車,但是我們在尾隨車上所做的工作才是真正決定輸贏的因素。」
尾隨車配備了英特爾服務器,可幫助團隊處理各種數據——從太陽能汽車需要多少動力才能穿過山路或者曲折地形,一直到多大的風速將會影響動力。
這是一次艱苦的跋涉,團隊必須為變化不斷的自然條件做好準備。貧瘠的澳大利亞內陸晝夜溫差極大,白天酷熱,夜晚寒涼,這里沒有手機信號、更沒有互聯網。
「我們必須保證在整個車隊之間有可靠的網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好像隨身攜帶自己的物聯網。」負責尾隨車的旅行無線網絡的 Daehler 說道。

尾隨車緊跟太陽能汽車
英特爾澳大利亞區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監 David Mellers 表示:「在密歇根大學與英特爾合作的過程中,其中最能讓人感興趣的一點就是:英特爾能夠在普適計算和連接技術方面做出多大貢獻。」

Aurum 的太陽板吸收日漸微弱的日光
每天下午五點,當天的比賽都會結束。團隊通過調整太陽能汽車上太陽能板的角度來吸收落日的余光,給汽車電池充電,以便在第二天能夠為汽車跑起來之前提供一些微薄的能量。
團隊就睡在帳篷里,并且一直工作到深夜,他們制定戰略、調整汽車并為第二天的比賽做準備。每天只能睡一小會兒,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這使得團隊和技術都受到了限制。

比賽之余,工作人員在準備一頓簡單的晚餐
「要想達成目標,并沒有捷徑可走,你要不斷對技術進行改進,讓自己能領先于其它團隊。」Daehler 如是說。
但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2015 年,在比賽將近結束時,團隊的太陽能汽車出現了動力問題并遇到大片云層,致使車速大大降低,簡直到了讓人絕望的地步。
「我們的一個發動機在最后一天壞了。這意味著太陽能汽車要消耗更多電力,汽車在陽光充裕的條件下,可以生成 1,100 W 的電力,但是在烏云密布的情況下,電力會驟降到 300 W。」Daehler 進一步說道,「即使出現了那樣的意外,大家也都能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
在從密歇根大學畢業前,學校高年級的學生將幫助低年級學生準備 2017 年普利司通世界太陽能汽車挑戰賽。Daehler 和 Naik 都得到了在福特公司暑期實習的機會,對他們來說,參加太陽能汽車拉力賽只是他們致力于高能效和無人駕駛汽車研發工作的開始。
英特爾公司的 Mellers 表示:「一直以來,學術界在這些技術研發中起著重要作用,這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將改變全世界許多人的生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