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對于顧客的「殺價」行為,銷售人員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在議價過程中,了解買方的心態有助于談判,否則你只能任人宰割。
編者按: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銷售人員的工作只靠一張嘴,殊不知,銷售是一項專業程度非常高的工作。而怎樣才算是一個成功的銷售人員?在議價過程中,銷售人員又該如何掌握買方的心態,從而做出更正確的判斷?不管你是否從事銷售,這篇文章都值得細細品讀。
讀完本文后,如有任何感悟和問題,歡迎留言給我們,給 Terry。也歡迎你預約他的對話時間。
在我寫了《排序、交換與平衡:談判的贏家是懂得先輸的人》一文之后,接到許多朋友的提問,他們對于在議價場合的談判技巧非常感興趣;因此,我接著談談如何議價。
在談到如何「議價」之前,我必須先從「銷售」談起。早期臺灣人對于做「業務」、也就是「銷售」的普遍看法和心態,都是非常負面的。
業務工作的終極目的在「影響顧客」
在 80 年代的臺灣,大學主修電子、電機或電腦專業,并且在外商公司上班的年輕人,都比較喜歡擔任軟件系統工程師或是硬件維修工程師;對于擔任銷售工作,普遍都有一點抗拒的心理,家人往往也抱持反對的態度。
當時大部分人的理解,銷售就是靠一張嘴,說得天花亂墜,目的就是推銷產品;擔任軟件或硬件工程師,才算是個真正的「工程師」,比較受人尊敬。
在大陸高科技圈子打出響亮名號的孫振耀,和鴻海集團副總裁暨亞太電信董事長的呂芳銘,都是我在惠普臺灣時的同事;剛開始加入惠普時,他們都擔任軟件系統工程師。他們后來在轉為銷售工程師的時候,也都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和說服家人的過程。
在最近老友相聚時,他們紛紛表示,當時轉為銷售工作,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銷售工作不僅提升了他們的高度、擴大了他們的視野,而且銷售真的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
除了需要有銷售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之外,一個成功銷售人員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影響別人的能力」;而這也是一個成功領導人所必須擁有的基礎能力。
業務是「傳達價值」的工作
一個成功的銷售人員,必須把自己公司和產品的「價值」傳達給客戶;同樣一個產品,對于不同需求程度的客戶,就會產生大小不同的價值。
例如一瓶價錢上萬的法國波爾多紅酒,對于滴酒不沾的人來講,是沒有價值的;張大千的仕女畫對于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來說,可能價值幾百萬,但是對于不懂又不喜歡國畫的人來說,也是沒有價值的。
因此,一個銷售人員要把公司和產品的價值傳達給客戶,除了對自己公司和產品有充分的了解之外,還要非常了解客戶的行業和客戶的需求,才能夠真正打動客戶的心,創造產品最大的價值。
銷售人員努力工作的成果,最后都體現在和客戶簽約成交的一刻;而在簽約成交之前,必定會經過的一個階段,就是議價。
假設今天議價的對手就是客戶的采購部門,他們不跟你談別的交易條件,就只跟你談價格,那么根據我前面文章所寫的,只談價格的時候就是一個「零和游戲」,很難達到雙贏的結果。
在這種情況之下,該怎么談判?該怎么議價?
考驗業務人員的瞬間
這一刻,就是檢驗銷售人員前期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時候了。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在議價之前,其實客戶已經決定了要買你的產品、或是買你的競爭對手的產品。議價只是走一個形式而已。
我從來不相信,買任何對于公司未來影響很大的產品,完全是依靠價格而來決定;如果真的是這種情況,那么跟在傳統菜市場買白菜有什么兩樣呢?
如果完全靠價格來決定跟誰買,這只說明了要買的這個產品對公司來講價值并不高、而且是一個沒有差異化的商品,所以跟任何一個供應商買都一樣。
通常造成這種情況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銷售人員沒有做好工作、沒有把公司和產品的真正價值傳達給客戶。
接下來我們進入今天的主題,議價。
議價避免吃虧
議價時,買方只有兩種心態。第一種就是,已經決定要跟你買了,但是還是要殺價。這種情況下殺價的目的就是「不吃虧」。
因為,你的產品肯定不是只賣他們,你同時也會賣給他們的競爭對手。但是你賣給他們競爭對手什么價格,他們不知道。
如果買的比競爭對手價格高,那么他們就會承擔了高成本的競爭劣勢;他們可能會問你賣給競爭對手什么價格,你基于保密協議肯定不能說,即使你真的告訴了他們,他們也不會相信。
這種情況,買方心里沒有底價,因為殺價殺多了怕你跑掉就買不成。殺少了,又怕買的比別人貴。所以第一種議價的心態,就是「避免吃虧」。
議價撿便宜
第二種議價的情況是,買方已經決定買你的競爭對手的產品,不買你的產品了。但是他們為什么還要跟你議價呢?
銷售工作其實就是一種服務,客戶在做采購決定前,都會要求所有供應商提建議書、提報價、提供樣品、參觀公司、產品展示等等。
在你做了種種工作、滿足了他們所提的要求之后,買方會覺得欠你一份人情;這時,即使他們已經決定不跟你買了,還是會給你一個機會,跟你議價。
在這種情況下議價,通常都是大刀一砍,根據你的報價砍個三成四成都是常有的事。理由很簡單,我們就這么多預算,如果你們真的想成交的話,那么就要降價到我們的預算目標。
我過去常碰到一些沒有經驗的銷售,他們工作沒有做好,也不知道客戶已經決定買競爭對手的產品,反而回來跟公司說:我已經成功銷售了,就看公司要不要這個生意;要這個生意的話,就必須接受他們砍價后的價格。
碰到這種砍價的方式,如果你知難而退的話,那么買方也算對你有一個交代;如果你存心虧損,忍痛接受買方要求的價格,那么可能有兩種情況出現。
第一種就是,買方又不斷的提出了價格以外的新要求,讓你無法接受;這時候你應該非常清楚買方送出了拒絕的信號。應該知難而退,生意不成情義在。
第二種可能性,就是買方同意簽約成交;這種議價的目的,我把它稱為「撿便宜」。雖然買方心中已經有了決定,但是如果你真的肯在價格上做這么大的讓步,那么就是撿到一個大便宜,跟你簽約成交,也是贏了。
對于「議價避免吃虧」的情況,你也不能夠就吃定了對方,在價格上毫不讓步。因為采購也有他們的 KPI,不能不讓他們有點績效和成就感。
這時候就可以提出其他的交易條件和價格一并談判;那么利用我前文分享的談判技巧和策略,應該可以很容易地達到雙贏。
對于「議價撿便宜」的情況,你要嘛就是怎么讓步都成交不了,要嘛就是準備犧牲價格做虧損的打算;銷售工作沒做好,再怎么好的談判策略和技巧都沒有用。
結語
以上我所提到的技巧,不僅僅是用在議價上。任何只談一個項目的談判,通常都會造成零和的局面;但是在上談判桌之前,必須要能夠掌握住對方的心態。
到底對方的心態是想要談成呢、或是根本準備談不成?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貿然進入談判室,你就只能夠任人宰割了。
● ● ●
以下是臉書網友王可言看完本文后的補充:
這同樣適用于銷售服務,服務講求的是價值共創,每一筆交易,都是定制化的。銷售者對顧客的痛點與能力一定要有足夠的了解,對己方的能力,優點與缺點也要有足夠的了解,才能夠提出好的專案計劃。事前以及規劃的過程中,與顧客方、提出服務的單位的互動非常重要。
因此,到了議價時,是有抱撿便宜心態的顧客有但是不多。更有可能的是想要拿你的價格去殺他心中已選中的對手的價格。
千萬不要抱破壞行情的心理去議價,這樣的最終結果是,顧客很容易變奧客,既損人又損己,對顧客也沒好處。
顧問服務業的談判,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兩利的平衡點。顧客有可能沒有足夠的經費,每一步談判進展,應都是基于價值與工作項目間的交換。在談判的過程中,要協助顧客聚焦到對他們最有價值的工作項目上。目前價值較低的項目可暫時去掉以降低總價到顧客可接受的范圍。這也為未來的服務下伏筆。
每一個 proposal 都需要執行單位參與并評估,這通常存在較高的規劃成本。因此選擇顧客也非常重要。也因此,服務的銷售人員經常被稱為 relationship manager。
許多采購者與服務業者把服務采購當產品采購處理,因此降低了服務的問題針對性和價值,導致 IT 服務市場不能持續健康發展。
深圳灣(微信公眾號 ID:shenzhenware)已開設程天縱先生的文章專欄,查看方式:前往「深圳灣」微信公眾號主頁-點擊主頁下方菜單欄「報道」-「Terry 專欄」
想與 Terry 老師互動交流,請點擊此處預約他的第 24 期(8.13~8.24)一對一、面對面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