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最新動態
|
2016-09-14
機器仿生心臟可移植在患者體內,但未來發展之路依舊坎坷
科技發展帶來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造心臟領域卻是急需攻克的一個難關。
心臟衰竭,幾乎有一半的病人會在住院后的一年死去,拯救心臟病晚期患者唯一方法就是心臟移植。每年只有不到 4000 個器官捐助者,在龐大患者需求面前,顯然只是杯水車薪。在人造心臟領域里,也有眾多科學家和醫生正在攻克的一個難關。
法國公司 Carmat 專注人造心臟領域已達 15 年,其研發的機器心臟能夠完全代替人體心臟工作,最近,公司旨在通過歐洲權威部門的認證許可,準備將永久性人工心臟移植手術擴大到 25 個病例,完成第二批臨床試驗,普及移植經驗。
與其他人造心臟不同的是,Carmat 打造的是永久性的機器心臟,用來拯救那些心臟病晚期患者,以及壽命所剩無幾的病人,能直接代替已經心力衰竭的心臟,而不是作為一種心臟搭橋設備,只是用來協助病人接下來的心臟移植。

Carmat 機器心臟可以「定居」在病人體內,為心臟提供動力的電池則在體外。機器心臟由生物材料研發而成,使該裝置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需要移植者服用免疫抑制藥物。

Carmat 機器心臟的兩個腔室里的血液被一張膜隔開,類似人心臟的瓣膜,只能單向開放,保證血液朝單一方向流動。構成機器心臟的瓣膜是由奶牛的心臟組織和傳感器制成的,可以用來監測血壓的變化,傳感器能夠將信息發送到內部控制系統中,能夠調整血液流速。
迄今為止,Carmat 機器心臟已經進行了四次可行性手術移植,在人體內替代人的心臟正常工作維持患者的性命。但是前兩位病人因為機器心臟的電子引擎控制出現了混亂而離世,第三位在術后九個月去世,病人死后機器心臟仍然在跳動,第四位病人死于術前和術后的內科病發癥。
如果常人到了 80 歲,再換一個心臟會不會再多活幾十年?
目前臨床實驗中,還沒有可以達到多活幾十年情況,未來發展還依舊坎坷。
目前臨床實驗中,還沒有可以達到多活幾十年情況,未來發展還依舊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