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Beeline 不想對你太好,找路認路還得靠自己
一臺沒打算好好指路的「自行車導航儀」
很多現代人幾乎已經無法想象,在不久的過去,沒有手機地圖的時代,人們到底是怎么去陌生的城市旅行的?
幾款主流的地圖和導航軟件功能已經強大到令人嘆為觀止,它們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催生了更多的「路癡」:原本連貫的路線以及對周圍環境的認知,在導航軟件面前被打散和抽象化,人們只需要跟著志玲阿姨的性感聲線左轉右轉就能夠到達目的地,當然懶得再自己去認路記路,以至于許多人除了自己家和工作單位之外,對居住多年的城市的其他區域幾乎一無所知——盡管其中的一些地方自己可能已經路過了許多次。
最近剛剛完成眾籌發貨,開始正式銷售的 Beeline 就是一款使用粗暴方式「治療」路癡的產品,它雖然是一款設計十分炫酷的自行車導航儀,但并不打算讓你毫不費力地到達目的地。
我們早就知道,用手機支架之類的把手機綁到自行車把上并不是個好主意,固定不牢手機隨時撲街暫且不說,手機屏幕復雜的顯示內容還會分散騎行時的注意力,在交通狀況復雜的街道上給騎行者帶來額外的危險。于是各類騎行導航設備選擇把導航信息簡化為簡單的左轉右轉指示,比如箭頭或者燈光,讓騎行者瞥一眼就知道該怎么走。

而 Beeline 做得更絕——圓形的 E-ink 顯示屏上自始至終都只有一個箭頭,以及距目的地的距離,箭頭像「指南針」一樣始終指向目的地,告訴你要去的地方在哪個方向,至于怎么去那兒,不好意思,自己找路。
「有些事能給人們帶來幫助,但還沒有人做。」Beeline 的聯合創始人 Tom Putnam 表示,「這里面沒什么跨時代的創新,很多人也告訴我他們也曾有類似的想法,但我們把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
確實,按照慣常的功能性思維,Beeline 的想法確實不是什么好主意,低效,而且高度不可靠——把一只路癡丟在道路錯綜復雜的城市中央,哪怕手持指南針也多半會迷路。但顯然 Beeline 團隊以及它在 Kickstarter 上的 5000 名支持者所看重的,并不是快速達成目的功能,而是這個過程中的各種能夠經歷的各種偶然和可能。
能把人快速帶到目的地的產品已經太多太多,而能讓你去往目的地的路上注意周圍的一切、更多地了解這座城市的產品,恐怕還只有 Beeline。當你在周一擁堵的早晨需要盡快趕到城市另一端的客戶辦公室時,Beeline 肯定不是個理想的領航員,不過,如果你在周末心血來潮,想騎車去一個從沒去過的街邊公園看看,Beeline 會是個不錯的騎行伴侶。

Beeline 內置了加速計、陀螺儀,并通過藍牙連接手機使用手機 GPS 進行定位,在開始行程之前,用戶只需用手機 App 設置目的地,之后就可以把手機扔進背包,跟著那個小指針開啟城市迷航了。Putnam 表示,Beeline 能在「任何看得見天空」的地方使用,但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神奇原因,暫時還不支持中國地區的 Android 設備。Beeline 團隊目前正在收集來自英國用戶的使用信息和反饋,在優化體驗的同時,考慮如何將產品更好的推向全世界。

最后要說的是,即使在某些交通復雜的城市中,使用 Beeline 進行導航也不像看起來那么困難。類似的指南針導航方式,筆者在一款同樣因為神奇的原因導致地圖不可用的 LBS 游戲中體驗過,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之后指南針導航還是很靠譜的,比如提前搞清楚目的地大概長什么樣子,避免已經站在目的地門口了還摸不著頭腦;比如有路的話沿著路走多半是沒錯的,不要自作聰明地抄近道;再比如,要相信在城市中,兩點之間不一定總是直線最短……(作者:陳凱文@深圳灣)
比起簡單粗暴的app導航,用beeline導航似乎能給我們多點樂趣,這又可以作為另一種可選擇的旅游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