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為了讓腿腳不便者重獲行走的自由, MIT 女科學家 Daniela Rus 開發了一款自動駕駛輪椅
緣起自新加坡的自動駕駛輪椅。
研究自動駕駛技術,不僅對改善交通狀況,減少交通事故有重要意義,同時還能讓年邁者和殘障人士重新獲得行動的自由。MIT 的研究者們將輪椅與自動駕駛結合,研發出可以自動導航和自主行駛的輪椅。
該輪椅配備了三個 LiDAR 傳感器,通過 LiDAR 傳感器構建行駛區域的地圖,詳細測出走廊的寬度以及障礙物所在位置,用戶只要在屏幕上設置目的地,輪椅便可自行移動。
「我希望這項技術能夠幫助那些行動不便的人」,MIT 研究員 Daniela Rus 說到。Daniela Rus 是該項目的負責人,同時也是 MIT 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著名人工智能女性科學家,她在對自動駕駛載具的研究已經有數年之久,「我們最初的想法是提供一個統一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將乘客從初始地移動到目的地。」
Daniela Rus 說,她對自動駕駛的研究源自于新加坡的一次旅行。
2010 年夏天,在新加坡的一個老年退休中心里, Daniela Rus 看到一群老頭老太在沒有空調的活動中心用卡拉 OK 填充著他們的養老生活。當地的官員說,他們沒有太多的資源能幫助這些老人走親訪友,或者出門購物,所以這些老人只能集中在這個悶熱的房子中進行娛樂活動。

「如果有可自動駕駛的載人工具,就能可以十分容易地滿足這些人的出行需求。」Daniela Rus 感慨。
之后,經過數年的研發,Daniela Rus 的團隊在新加坡陸路交通局的幫助下,在裕華園布置了可自動駕駛的高爾夫球車進行測試,公眾可通過預定的方式乘坐該高爾夫球車,相當于自動駕駛版的 Uber。在測試的一星期里,總共有 500 名用戶使用自動駕駛高爾夫球車從家里移動到裕華園游玩。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Daniela Rus 參與了多項城市交通項目,并推出了多項自動駕駛載具。對于所做的研究工作,Daniela Rus 是這樣理解的:「我們的研究目標就是要讓自動駕駛汽車像智能手機那樣普遍。」
去年四月,Daniela Rus 和她的團隊在 MIT 校園內對新開發的自動駕駛輪椅進行測試。這一輪測試允許用戶在室內或者室外使用相同的自動駕駛系統,本次測試最大的挑戰是空間定位,準確的說就是判斷車輛在行駛區域以及障礙物的具體位置。
本次測試包括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載具通過線性驅動的方式,直接由計算機控制載具的加速、剎車、轉向等操作;第二階段,載具沿著系統設定好的路徑行駛,并通過傳感器檢測繪制地圖;第三階段,用戶在地圖上選擇目的地,計算機計算出行駛路徑,并自動移動至目的地,同時避開路面上的車輛和行人。最終的結果證明,此自動駕駛系統在室內室外環境中都能良好運作。

顯然,Daniela Rus 并不希望她的自動駕駛輪椅只是一個代步工具那樣簡單,它應該承載更多的社會意義,所以,醫療看護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就如同上文所述,讓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殘障人士重新享受自由移動帶來的暢快。而且值得一提的是,Daniela 已經與波士頓和新加坡的醫院接觸,討論該設備在醫療看護上的可行性。
另外,除了載人,該自動駕駛輪椅還能扮演快遞小哥的角色,比如,用戶在網上購買了商品,只要在自動駕駛輪椅上設定好目的地,就能讓其自動前去取貨。「我希望能夠擴展這款自動駕駛輪椅的能力,并定義未來的機器人」Daniela Rus 如是說。
盡管之前在室內和室外做過測試,但實驗的場地只限于 MIT 校園里著名的「無盡長廊」附近,校園的交通環境相對來說比較平穩,車流量小,行人行走速度慢,所以該自動駕駛輪椅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對路況做出反映。如果是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龜速」行駛的輪椅能否快速對更加復雜的路況做出反應,這就要打個問號了。

另外,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或者殘疾人,自動駕駛輪椅所要擔負的責任不僅僅是將他們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那么簡單。他們如何從床上和凳子上移到輪椅上?如何從輪椅上換乘其他的交通工具?輪椅如何爬樓梯?這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當然,如果椅子賣得太貴,那么將有大部分目標用戶無法享受到這款產品帶給他們的方便。
正如豐田研究所自動駕駛負責人 Gill Pratt 所說:「自動駕駛是一個美好的幻想,但是不管在汽車界還是在 IT 界,沒有哪家公司能夠達到完全自動駕駛的級別,現實跟演示視頻完全不一樣。」「自動駕駛」這個詞太寬泛,真正實現起來就能發現有諸多的限制,比如車流、天氣、白天和夜晚等。
目前,這款自動駕駛輪椅仍沒有進行商用,它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研發人員正在擴展相關的技術。不過,Daniela Rus 似乎充滿了自信:「這輪椅已經非常接近實用,《機器人總動員》里所呈現的世界很快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