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雅虎 440 萬美元投資軟銀旗下 SB Drive,公共交通或成為自動駕駛落地的先行者
相比特斯拉、Uber 的自動駕駛轎車,自動駕駛巴士或許會更早到來。
近日,軟銀旗下自動駕駛公司 SB Drive 正式宣布獲得雅虎日本 4.9 億日元(約合 440 萬美元)的投資。SB Drive 由軟銀聯合東京大學 ITS 中心分支機構 ASM(Advanced Smart Mobility)于 2016 年 4 月成立。軟銀此次追加 1.9 億日元( 約合 170 萬美元),加上成立之初的投資,軟銀已為 SB Drive 注資共計 5.1 億日元(460 萬億美元)。
在獲得雅虎日本和軟銀的此輪投資后,SB Drive 公司的股權分配也發生了新的變化:軟銀仍然是最大股東,持有 51.1% 股份,雅虎日本持股 48.6%,ASW 則持股 0.3%。
SB Drive 成立初衷:緩解老齡化帶來的政府財政壓力,將巴士運營費降到原來的一半
目前,SB Drive 的主要任務是自動駕駛巴士的研發,旨在利用自動駕駛技術推動智能運輸服務并實現商業化。軟銀之所以將目標瞄準巴士這個公共交通領域,這與日本國情密切相關:隨著巴士人群的不斷減少,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不少巴士運營公司因此入不敷出,但在日本這樣一個高度老齡化的國家,公共交通也是老人主要依賴的出行工具。因此,政府不得不花費大量的補貼以維持公共交通的運行。
為減輕政府以及巴士運營公司在財政上的壓力,自動駕駛則成為削減司機人力成本的重要解決方案,這也正是 SB Drive 迎來的契機。SB Drive 表示,希望他們的自動駕駛巴士最早能在 2019 年上路,2020 年實現商用。并且,他們方案能夠阿將巴士的整體運營費用降到原來的一半。
依靠東京大學 ASW 內部多來自豐田汽車的骨干成員以及高校多年來的研究成果,SB Drive 的發展速度也非常的快,在成立后幾個月的時間里,公司便陸續與日本的四個城鎮簽署了在該地進行實地測試的協議。目前,SB Drive 已經在封閉道路上推出了固定線路的巴士服務以及貨運服務。

雅虎入局自動駕駛,SB Drive 的支持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
無論是在物聯網還是人工智能上,軟銀都能夠成為 SB Drive 堅強的后盾(軟銀已先后收購了數家物聯網公司,特別是在去年 7 月份收購了芯片巨頭 ARM,其目前也正在加緊布局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而 SB Drive 也是軟銀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布局中的重要一部分。
雅虎日本是軟銀與雅虎在日本合資成立的公司,靠這層關系參與 SB Drive 的投資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對于雅虎自身而言,此次投資成為了其進軍自動駕駛領域的一大標志。
對于 SB Drive 而言,將自動駕駛技術與區域性的交通地圖(Yahoo! Maps)與服務數據(路線、天氣、車輛擁堵等信息)相結合,再有雅虎在本地服務和大數據方面的挖掘和分析能力,SB Drive 在自動駕駛商業化道路上則得到了更多在運維和技術上加持。兩者在資源互通的同時也使得自身資本能夠隨之增值。
另外,深圳灣(公眾號 ID:shenzhenware)從 SB Drive 的官網中了解到,他們已基本描繪出了推進其自動駕駛業務的支持網絡,包括大公司(軟銀、雅虎日本)、高校、研究院(ITS)、供應商、政府等。除此之外,SB Drive 也正在積極尋找符合條件的合作伙伴,以完善其支持鏈。

相對于轎車,公共交通在自動駕駛的落地上或更早實現
事實上,除了日本,其他國家或部分汽車廠商也都在積極推動自動駕駛巴士的落地,如迪拜委托了荷蘭自動駕駛系統科技公司 2getthere 來承接其通勤系統項目,福特與 MIT 合力打造校內自動駕駛穿梭巴士,奔馳的 Future Bus(未來巴士)也正處在路試階段。

奔馳的 Future Bus(未來巴士)
相較于特斯拉、Uber 等打造的自動駕駛轎車,類似巴士這樣的自動駕駛公共交通工具,在實現上就顯得容易些。一方面,自動駕駛巴士一般在固定區域、固定路線上運行,速度也相對較慢和穩定,研發工作的復雜系數也因此低一些,且針對性也更強;另一方面,同樣是脫離方向盤,因公共車輛行為的可預見程度更高,監管員作為其中一道安全防線,在車輛控制和服務上也更易于把握;再者,在公共交通與政府財政綁定的情況下,政府也更容易傾向于支持的態度,在政策上的支持也更能到位。
就目前來說,不管是自動駕駛轎車、卡車,還是自動駕駛巴士,它們擁有的自動駕駛技術都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到了后面,公共交通領域內的自動駕駛或許會走得更快些。(本文作者:Jes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