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深耕垂直領域為 AGV 提供移動解決方案:工業需要的是能省錢、解決實際問題的產品

Seer Robotics:創業后再次重返 RoboCup 戰場,移動機器人行業就如這個賽事般「道阻且長」
整個行業就如一場馬拉松賽跑。
前不久,一年一度的機器人世界杯(RoboCup)在日本名古屋圓滿落下帷幕。作為世界最有影響力之一的機器人賽事,每屆 RoboCup 都會迎來來自世界各地高校、社會的參賽團體,這些團體將自己潛心研究的機器人視覺、移動等相關算法應用到參與足球比賽的機器人中,希望通過一輪又一輪的對決賽來展示和檢驗自己的實力。

自 1992 年被提出以來,RoboCup 的終極目標就被設定為,在 2050 年之前實現仿人足球機器人隊伍與人類世界杯冠軍球隊正面對峙。
目前,依據不同形態的機器人以及規則,比賽分別在小型組、中型組、類人組等組別中進行,這些組別分別采用輪式、雙足、類人形機器人,考察目標也因此包括機器人協同、調度、步態、視覺處理等不同維度。
在這一屆比賽中,國內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 SRC 隊突出重圍,在最后決賽中以 2:1 的成績戰勝德國 Er-force 隊,成功問鼎 RoboCup 2017 小型組足球機器人世界杯冠軍。
據悉,SRC 隊的機器人移動、調度等底層技術、隊員訓練均由上海仙知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Seer Robotics)負責和協助。

昔日參賽者回歸 RoboCup,與高校合作取得共贏
成立于 2015 年的 Seer Robotics 致力于多功能(背負式、潛伏式、牽引式等)移動機器人(AGV)的技術研發以及生產。目前,Seer Robotics 內部全職員工有 20 人左右,其核心成員多來自浙江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同時,他們還是 2013、2014 年 RoboCup 機器人世界杯小型足球機器人組冠軍團隊的主力成員。
此次比賽,Seer Robotics 派出了 3 名成員全程參與,Seer Robotics CEO 趙越擔任帶隊隊長。在接受深圳灣(公眾號 ID:shenzhenaware)采訪時,趙越透露此次與上海交通大學的合作是件順理成章、雙方共贏的事情。
一方面,Seer Robotics 在物流移動機器人方面的技術與足球機器人的應用是相輔相成的,基于這套技術,他們幫助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試,爭取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學校也因此能獲得榮譽;另一方面,在合作的過程中,Seer Robotics 能對一批有學科基礎能力學生進行培養,也是在為公司招攬人才做準備。
最終,SRC 在這屆 RoboCup 的卓越表現也促成了雙方的下一步合作,Seer Robotics 與上海交通大學正洽談在校內成立聯合實驗室事宜,旨在促進產、學、研之間的相互轉化。
「近幾年內,機器人行業正處于起步階段,行業人才匱乏,不少企業因此面臨招人難的問題,而垂直應用領域的人才培養,從入行到上手的培育時間更是需要長達 2-3 年的時間,產業與教學合作則能夠很好的彌合這個間隙。」趙越表示,由于 Seer Robotics 與部分高校一直以來的緊密合作,已有不少學生在假期期間參與到公司的項目實習中。
比賽取勝的關鍵——讓機器人自主分析賽況
從 2013、2014 年參賽到今年,時隔 3 年時間,趙越再次帶領團隊重回 RoboCup 的戰場,身份也由當年的學生向一家公司的 CEO 發生轉變。
趙越也在持續觀察 RoboCup 賽事的變化,包括每個參賽隊伍的機器人數量越來越多,比賽場地也正逐年擴大。這些改變均是迎合 RoboCup 比賽宗旨的結果,也就是比賽規則、場地設置的逐步擬人化。
也正因為如此,RoboCup 比賽考核的重點由單個機器人的進攻、帶球能力轉向多個機器人之間的協同作業能力。由于場地擴大、每個機器人速度相比以往的有所下降,存在一定距離之間的機器人隊員之間傳球、防守到位則顯得尤為重要。

此次與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合作參賽,趙越根據自己此前在比賽中對對手的觀察,帶領團隊為機器人創建了自動分析工具,這套算法基于往屆大量的足球機器人比賽場景模型和數據。
這樣一來,在比賽過程中完全脫離人為控制的情況下,憑借這套自動分析工具的智能算法,機器人能根據機器視覺所捕捉到的對手跑位等信息,及時調整調度策略。

據趙越表示,隨著參賽機器人隊員數量的增加,人工也無法分出足夠的精力為機器人做人工分析,自動分析工具能大大減少人工收集信息的工作量,相當于每個參賽機器人身邊的「電子教練」。而這套自動分析工具也成為 SRC 獲得此次比賽勝利的關鍵。
「打敗人類世界杯冠軍」雖聽起來不現實,RoboCup 對機器人行業的推動卻功不可沒
對不少人來說,RoboCup 的「實現機器人球員在 2050 年前戰勝人類世界杯冠軍團隊」這個目標聽起來似乎不太現實。
作為機器人從業者以及曾經的 RoboCup 參賽人員,趙越認為,RoboCup 將原本局限于實驗研究的機器人項目釋放到現實生活當中,對機器人創業的影響卻不可小覷,特別是近幾年來,不少曾在學校期間熱愛機器人并參與比賽的學生,畢業后都順勢選擇了投身到機器人這個行業當中。另外,RoboCup 選擇每年在世界不同國家、地區舉行賽事,對機器人文化的傳播也起著重要作用。
除了結合高校人才優勢保持公司技術的創新性及其在行業內的先進性,Seer Robotics 還須積極推進技術的產業化落地。
目前,Seer Robotics 與 ABB、大族電機、臺達等工業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為倉庫機器人提供激光無軌移動、多機器人協同調度等解決方案,以及搬運機械臂的自主移動技術。此外,Seer Robotics 還涉及巡檢機器人(應用到公園等公共場所)業務。
「就目前情況來看,移動機器人的市場還相對狹小,就拿 AGV 來說,全國需求數量還不到 1 萬臺,普遍應用在工業、倉儲、銀行、石油化工等行業,另外還有特種消防這類屬于單價高、需求數量少的移動機器人應用,整個行業還處于跑馬拉松的狀態。」趙越說道。
Seer Robotics 于 2016 年 7 月獲得由游族網絡投資的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現已經展開 preA 輪的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