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40 天 12 億資本」盛況不再,共享充電寶行業馬太效應已現
大場景入口被占,小玩家很難入局。
今年上半年,不少玩家瘋狂入局共享充電寶行業,融資盛況空前,甚至出現了「40 天 12 億資本入局」的情況,其中,入局共享充電寶行業的投資機構里,不乏 IDG、紅杉中國、騰訊投資、順為等著名資本的身影。
不過,在今年下半年,共享充電寶行情大局越來越固定,馬太效應初顯。
首家共享充電寶品牌樂電宣布停止運營,Hi 電花式裁員全面收縮線下團隊,不少紅極一時的充電寶團隊被淘汰出局,而像河馬充電、泡泡充電、和小寶充電等小企業則是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歷史的浪潮中。
同時,頭部的共享充電寶品牌正加快向前推進的步伐。近日,來電科技宣布與 8 只小豬達成戰略合作,將借助其海外業務布局日本、法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海外市場,同時,來電充電寶已經駐入四川綿陽、四川德陽、蘇州、武漢、昆明、昆山等十余個火車站和高鐵站以及 20 多個機場,迅速搶占人口密集的大場景入口。
來電科技 CMO 任牧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的采訪時表示:
目前行業發展情況符合我們的預期,優勝劣汰是任何行業的自然規律,之后這種兩極分化的格局會越來越明顯。
有業內人士認為,充電寶是重資產的行業,現在來電、街電、小電把一些大流量的線下場景都搶占了,其他玩家很難再進來,留給后來者的優質線下資源也有限。

技術壁壘的建立也加速了行業間優勝劣汰的步伐。據數據顯示,截止 9 月底,與共享充電寶相關的知識產權訴訟已經發生了 45 起,其中以深圳來電科技為起訴方的案例最為典型,包括云充吧、友電科技等在內的競爭對手均相繼被告。
另外,目前共享充電寶的腳步太快,在使用頻率、投放場景、產品安全等方面沒有做好調整,也一直沒有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一些早期看好并進入共享充電寶的資本也逐漸回歸理性,甚至退出,投資人表示,這個行業最致命的一點就是門檻太低,過剩嚴重。
盡管外界一直有質疑的聲音,但我們仍然能不時地看見有新的玩家入局,而較早入局并存活下來的企業也絲毫沒有放慢腳步的意思。任牧認為,現在整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有四個維度,一是核心專利和核心技術,二是供應鏈的支持,三是渠道的鋪設速度和線下的運營能力,四是融資和其他資源的獲取能力。
現在行業處于『浪淘沙』的階段,考驗各位玩家的綜合能力,第四季度到明年之前競爭會更加激烈,但是這個時候很多小玩家可能已經沒有機會參與了。
可以看出的是,目前的共享充電寶仍嚴重依賴于資本,「戰爭」還將持續下去,相關企業的盈利前景也不明朗。不過,未來共享充電寶可有能會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