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我隨便畫了條線,Google 的 AI 小程序說我畫的是天鵝
請問「動物遷徙」怎么畫?
朋友圈的風向標總是轉得像陀螺一樣快,之前一波刷屏沒跟上節奏頂多是不知道大家在聊什么,現在如果你是剛剛打開朋友圈,可能已經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了。

這些涂鴉出自 Google 剛發布的微信小程序「猜畫小歌」,簡單來說就是一款你畫我猜小游戲,只不過負責被你的靈魂繪畫刁難的不再是圍坐在餐桌旁打發上菜前無聊時間的閨蜜基友,而是來自 Google 的圖像識別 AI——沒錯,這可以一款 PVE 版的你畫我猜!

打開小程序點擊「開始作畫」就可以直接開始放飛自我,每個詞限時 20 秒,在繪畫的過程中 AI 會不停地給出可能的猜測,只要猜中就算過關——所以常常出現連自己都還看不懂自己畫的是什么,AI 就已經搶答并給出準確答案的情況,讓我一度懷疑這家伙在作弊。
雖然 AI 的實力看上去比損友們強悍得多,但平時在這類游戲里常用的小伎倆 AI 就完全搞不懂了,比如要猜「牙齒」,畫個人臉再用箭頭指向咧開的嘴巴這種操作是完全行不通的。

不過,面對下限深不見底的人類繪畫能力,再強悍的 AI 也有翻車的時候,這時候,AI 竟然會吐槽「你畫的啥玩意兒?」「我真的看不懂。」或干脆打出「……」表示無語。就算知道是設計臺詞也會覺得很挑釁好么,你只是個 AI 而已,請擺正自己的位置!

在小程序的首頁,除了標配的排行榜之外,還有一個「我的畫作」入口,在這里可以回顧自己畫過的詞語,AI 猜對的詞語會顯示為解鎖狀態,點進每個詞語還可以看到其他玩家的大作。我粗略數了一下,目前大約一共有 335 個詞語,也就是說,AI 只是在這 300 多個「題庫」里面猜,加上 AI 每回合都有多次機會,所以「蒙對」的幾率還是不小的。

Google 表示,「猜畫小歌」由 Google AI 的神經網絡驅動,該網絡源自全世界最大的、囊括超過 5000 萬個手繪素描的數據群。對 Google 來說,除了在國內進一步刷高好感度之外,這款小程序也可以讓 Google 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標注數據,用于圖像識別算法的閉環訓練。和忠實還原現實的照片不同,人的畫作在描述同一個概念時會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反映著每個人認識事物的角度,訓練 AI 聰明地識別手繪作品,一手數據不可或缺。
不過,畢竟朋友圈畫手們的水平參差不齊,來自小程序的圖像數據要用于算法訓練,估計還要進行一輪人工的數據清洗。如果把這些不明所以的靈魂畫作直接喂給學習算法的話,估計沒多久這位「小歌」就會被帶跑偏了。
嗯,我的畫可能會被 Google 的 AI 工程師評頭論足一番,想想還有點小羞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