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百億級語音購物市場,Alexa 助力貝索斯當上「歷史上最富有的人」

報告丨美國每五個人就有一臺智能音箱,高收入者更愛 Echo
而不買智能音箱的多半是…?
近日,美國專注于語音智能的在線媒體 Voicebot.ai 發布了一份《2018 年美國智能音箱用戶調研報告》(該報告調研時間截至今年 3 月份)。報告指出,目前的美國智能音箱用戶有 4730 萬人(成年人),占比 19.7%,相當于每 5 個人就有 1 人擁有智能音箱設備。相比年初 NRP 和 Edison Research 發布的報告數據,這個數字增長了 21.3%(年初美國智能音箱用戶 3900 萬,占比 1/6)。

另外,該報告就用戶畫像、使用場景、語音技能、語音電商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相關的統計和分析。
用戶畫像
在這 4730 萬的智能音箱成年用戶中,其中男性占近 58%,平均每個消費者擁有 1.8 個智能音箱。以家庭單位計算,大約 2/3 的家庭只擁有一個設備,1/5 的家庭擁有兩臺設備,有 15% 的家庭擁有三臺或更多。其中,這些使用多臺設備的家庭更傾向于采用低價智能音箱(如 Echo Dot、Home Mimi)作為后補音箱。

就各品牌智能音箱市場占有率方面,亞馬遜 Echo 憑借先發優勢依舊遙遙領先,市場占比為 71.9%,Google 自問世以來因為 Home Mini 帶來銷量上爆發,市場占將近 19%。其他品牌設備的市場份額方面,Sonos One 占 2.6%,微軟與哈曼卡頓聯手打造的 Invoke 占 0.6%。這一市場調研結果與 CIRP 前不久的報告有些出入(亞馬遜 Echo 占 70%,Google Home 為 24%,蘋果HomePod 占 6%),但除了新產品之外,總體市場情況(主要是亞馬遜和 Google 兩家)相較于去年沒有太大變化。

在智能音箱品牌選擇和對應用戶階層上,該報告提出了這么一個有趣的結論:高收入家庭/用戶傾向于購買亞馬遜 Echo 系列,不那么富裕的家庭/個人則使用 Google Home 居多。總體上看,iPhone 用戶購買智能音箱的占比會更高。

對此,報告給出的解釋是,這類似于當初 iPhone 用戶和 Android 用戶的收入分化現象,延伸到智能音箱領域,原有的 Android 用戶也會更傾向于再次購買與 Google 同一軟件生態系統下的硬件設備。而至于 Echo 用戶,很大程度上從 Prime 會員演變而來,他們在這一基礎上能比普通用戶享用更高折扣是購買 Echo 的重要動力。
使用空間
使用空間方面,客廳、廚房依舊是智能音箱在家庭的主要應用空間,分別占比 45.9% 和 41.4%,臥室排名第三位(36.8%)。
其他除家庭以外的特殊場景如辦公區,占比僅為 2.7%。鑒于智能音箱主要針對家庭場景打造,廠商可在功能上對這一細分領域加以重視,來挖掘具有上升空間的辦公場景。比如去年亞馬遜就宣布 Echo 進軍辦公場景的計劃,現已經啟用「Alexa for business」項目。

技能使用
標配功能:
智能音箱功能應用方面,百科問答、音樂播放、天氣查詢、設鬧鐘等依舊是智能音箱用戶使用占比、頻率排名靠前的功能。
至于智能音箱標榜的家居控制功能,目前僅有 38% 的用戶有調用過該功能,不過其中有超過一半的用戶表示他們每天都會用語音控制家庭設備。

通話、發消息:
至于廠商去年才陸續添加的通話和發消息功能,有 40% 用戶表示已嘗試過該功能,其中 10.3% 的用戶表示他們每天都會用這些設備給他人打電話或發信息。這表明用戶正逐漸培養這一使用習慣。另外,在今后,具備視頻通話功能的帶屏智能音箱或許會促進這一數字的增長。
第三方技能:
除了智能音箱的標配功能之外,開發者為平臺開發的第三方技能也伴隨語音智能市場成熟而被逐漸重視起來。用戶對這些技能不如原生技能那樣感到熟悉,不同于手機上的 APP,這些技能的推廣方式會受到一定限制。
據報告顯示,大約 48% 的用戶曾嘗試使用過這些第三方技能,其中 30% 的用戶會保持每月訪問第三方技能的習慣,11% 的用戶會在應用頁面底下寫評論。
至于得知技能的途徑,有 22.5% 用戶(也就是絕大多數用戶)表示是來自「朋友推薦」,其他途徑包括社交媒體、郵件、手機 APP 應用技能商店頁面等。看來口碑傳播才是主要途徑,開發者為獲得更多用戶,需要多加注意產品新意、體驗。

智能音箱購物
語音購物作為智能音箱最直接的商業價值體現,也是業界重視的一個方向。報告顯示,僅有 26% 的用戶使用過智能音箱購物,11.5% 的用戶會每月進行語音購物。
作為購物音箱的鼻祖,亞馬遜 Echo 承包了 63.6% 的語音購物交易(約占據 2/3),另外有 32.7% 的購物發生在 Google Home 上。但出人意料的是,Google Home 用戶使用音箱購物的頻率比 Echo 用戶的高,兩者用戶的購物頻率分別為 36.8% 和 23.3%。

在之前的報道中,我們有提到,受到用戶信任、習慣養成等音箱,智能音箱購物發展還面臨一些阻礙。但隨著廠商在這方面逐漸建立起更完善的購物和安全體系等,市場也正在往良好的勢態發展。另外,并不局限于智能音箱語音購物,用戶語音購物的對象和媒介還包括音樂、視頻內容以及電視、車載等。
不買智能音箱的人在想什么?
至于剩下的那 2/5 非智能音箱用戶,其中有三成以上人對智能音箱「不感興趣」,21.4% 人認為智能手機上的語音助手足以替代這些設備,16% 出于隱私問題的考慮而不購買,有 8.8% 用戶認為這些設備價格過高(一直燒錢補貼的亞馬遜表示不同意),還有小部分人有購買第一臺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