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開通 5G 試驗網,聯合華為、中興多企業發起 5G 應用創新聯盟

未來已至,中國工信部正式發放 5G 商用牌照
中國 5G 時代正式到來了
2019 年 6 月 6 日,據央視報道,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第五代移動通信業務牌照「即 5G 商用牌照」。標志中國電信產業正式進入 5G 時代。
此前,工信部早在《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就明確提出 2020 年要啟動 5G 的商用服務。而今日早間,《人民日報》再次確認了 5G 牌照將于今日發放的消息。

5G 網絡推行的意義
5G 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 網絡的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 8 秒 1G,比 4G 網絡的傳輸速度快 100 倍以上。
隨著 5G 技術的逐步推進,更高的速率、更寬的帶寬、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時延等優勢將全面領先已經推行了將近 6 年的 4G 網絡。并且,未來在 VR/AR、超高清視頻、智能制造、自動駕駛等新興科技領域將發揮巨大的推進作用。
面對 5G 時代,運營商們早已深度布局
移動:
5月22日,在中國移動年度股東大會上,董事長楊杰表示中國移動 2019 年將建設 3 萬- 5 萬個 5G 基站。中國移動正在 17 個城市啟動 5G 規模試驗和示范工程,包括在杭州、上海、廣州、蘇州、武漢 5 個城市開展規模試驗,以及在北京、成都、深圳等 12 個城市的開展應用示范,最終推進以獨立組網為基礎的目標網。
聯通:
中國聯通今年在 5G 投資預算充足為 60 到 80 億元,同時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以及雄安這幾個地區正式開通了 5G 試驗網。中國聯通計劃在今年完成 16 個城市的 5G網絡的搭建,以及 5G 終端非獨立組網(NSA)試商用。
電信:
5 月 29 日,在中國電信股東大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預計今年中國電信用于 5G 的投資為 90 億元人民幣,并強調“中國電信正在建立跨域 SA(獨立組網)和 NSA(非獨立組網)混合組網”。中國電信也已經在全國 6 個試點城市開始實現 4G/5G 的網絡協同。
除運營商以外,廣電系統也拿到了一張寶貴的 5G 牌照,也將參與 5G。
目前來看,中國移動的布局速度會相對更加迅速一些,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緊跟其后。不過三大運營商對于 5G 方面的商用步伐倒是一致,都是 2019 年進行預商用, 2020 年正式商用。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對 5G 也是不余遺力地進行布局,官方表示憑借端到端的全面了領先的 5G 能力全力支持中國運營商建設 5G 網絡。
目前華為已經在中國 40 多個城市與中國三大運營商開展了 5G 規模商用試驗,包括城區、室內、高速公路、地鐵等多場景實測,均已達到商用標準。華為已在全球 30 個國家獲得了46 個 5G 商用合同,5G 基站發貨量超過 10 萬個,居全球首位。
那么,5G 商用牌照的發放對手機消費者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這充分標志著 5G 在中國正式進入商用時代,一系列關于 5G 的商業計劃都將逐漸提上日程。
對于消費者而言,5G 商用牌照發放之后,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也能正式推出商業化的 5G 套餐和開展各種相關商業活動。接下來也將會有一大波以 5G 作為賣點的手機即將面世,對于手機及其他終端行業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目前現有手機并不支持 5G 網絡,消費者想要使用 5G 網絡就必須換成支持 5G 網絡的終端設備,不過之前運營商有表示,消費者使用 5G 高速上網以及語音業務并不需要換號及換網。
目前來看,支持 5G 的終端手機設備的門檻還是相對較高的。華為、OPPO、vivo、小米等廠商都紛紛推出了支持 5G 網絡的手機,可設備價格都幾乎在萬元左右。不過,等到 5G設備 正式商用并廣泛覆蓋之后,相信 5G 設備終端的價格會恢復至正常的標準。
此外,5G 的套餐資費問題還是一個未知數,不過據分析師認為 5G 資費套餐的價格不會高于目前的 4G 資費套餐,但是我認為目前還不是購入 5G 手機的最佳時機,相信到明年,5G 手機正式大規模推廣及應用之后,價格會更加合理一些。
面對 5G 時代未來的展望
有了 5G 基礎作為積淀,未來的科技生態將會給消費者帶來整個生活方式的顛覆,中國也成為5G商用的第一集團軍,隨著中國 5G 牌照的正式發放和 5G 網絡布局與建設,消費者會很快享受到 5G 所帶來的革命性技術體驗,社會新型行業如智慧城市、物聯網等也會更佳蓬勃發展。
實習編輯:陳鑫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