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亲妺妺乱的性视频播放,9797WWW成人影片,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西方37大但人文艺术人山踪林

Uploads%2farticles%2f13564%2fairpods pro.001
|
2019-10-31

AirPods Pro 體驗:有競爭真無線降噪「機皇」的潛質

關鍵詞:佩戴舒適、主動降噪、高音質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們從音腔設計、麥克風、通氣系統這些結構入手,探討了蘋果 AirPods Pro 為了降噪性能所做的嘗試和突破。今天,我們從真機體驗入手,來聊聊 AirPods Pro 的「Pro」究竟能打幾分。

1. 上手:還是熟悉的質感,設計細節變動不少

對于長期使用 AirPods 用戶來說,AirPods Pro 拿到手上的感覺并不陌生,耳機盒由于耳機新造型采用矮扁的形狀,但還是同樣的材質、圓潤的手感。

△ AirPods Pro 包裝清單:耳機+充電盒、硅膠耳塞、USB-C 轉 Lightning 充電線、說明書

新款的 AirPods Pro 充電盒全線標配無線充電功能,不像二代 AirPods 能自主選擇乞丐版本。

△ 充電盒正面一枚小小的指示燈,用于顯示無線充電的狀態

因為耳機頭面積大吸附得也比較緊,取耳機的時候較之前稍微需要加點力度。

AirPods Pro 還是一如既往的容易臟。在手上把玩不到十幾秒的時間,白色耳機、耳機盒,尤其是硅膠耳塞部分就粘上了粉塵。如同如穿上剛新買小白鞋的那份心情,強迫癥會忍不住一遍又一遍擦拭。

因為要降噪,AirPods Pro 終究還是換上了入耳式的造型,避免半入耳式耳機漏音的先天缺陷 。對比 AirPods,硅膠耳塞忽略不計的情況下 AirPods Pro 耳機頭明顯要大一圈,但耳機柄也短了一小截。

仔細對比,耳機內其中一顆檢測佩戴的傳感器已經隱藏在麥克風孔內(另一顆在耳機頭邊緣下部),耳機外一側麥克風也隱藏在擴大的麥克風網狀聲孔下,底部麥克風孔縮小并隱匿在金屬圈一側,一體成型。

耳機柄處凹槽部分是新增的力度傳感器模塊,用按壓交互取代了過去的敲擊。有點類似 EarPods 上的物理按鈕模塊,在按壓的同時能感受得到物理反饋,交互更精準。

2. 佩戴:做不到無感,但比索尼要好不少

在佩戴舒適度方面,蘋果在對新功能應用上,一貫不以犧牲用戶體驗為前提的作風,也在 AirPods Pro 身上得到體驗。

AirPods Pro 由于個頭大、耳塞式形態的客觀原因,基本告別了 AirPods 曾經引以為傲的「無感佩戴」。對比競爭對手索尼 WF-1000XM3,AirPods Pro 的佩戴感實在好太多。這主要得益于耳機緊湊的音腔設計,以及通氣系統。

從體積、大小來看,AirPods Pro 單只耳機重量為 5.4g,比 AirPods 重了 1.4g。但對比 8.8g 的索尼 WF-1000XM3 已經占據絕對優勢。

此外,兩者在設計上也有很大的區別。AirPods Pro 整機重心集中在耳塞處,索尼 WF-1000XM3 不僅機身重,且重心在耳掛上,佩戴的時候并不像 AirPods Pro 穩穩的嵌在耳朵里,并且在耳外容易晃蕩。

△ 索尼 WF-1000XM3 不僅體積大,重心集中在耳外

在佩戴時,AirPods Pro 的兩顆入耳檢測傳感器發揮了另一層作用——佩戴貼合度檢測。打開「設置-藍牙-AirPods Pro」進入耳機的設置界面,佩戴耳機進行測試,耳機會播放一小段音樂輔助測試并呈現測試結果。良好的貼合能夠使低音下潛更深,有助于提高音頻質量,實現更安靜的降噪體驗。

對比 AirPods,AirPods Pro 耳機柄縮短,也調整了耳機角度,耳機柄向內傾斜,與臉部線條保持一致,整體佩戴效果更協調、更牢固,也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手掛到耳機腿使耳機掉落。

AirPods Pro 本身一共提供三副不同大小的硅膠耳塞,可適配不同大小的耳朵,擔心舒適度的用戶還是建議到實體店實地體驗。

3. 降噪:有競爭真無線降噪「機皇」的潛質

就降噪性能而言,AirPods Pro 可以說是跟索尼 WF-1000XM3 水平不相上下,甚至有「超越」的傾向。

物理降噪層面,從佩戴上的那一刻開始,AirPods Pro 就已經有明顯的隔音效果,拿下耳機也有同樣的感受。

主動降噪(ANC)層面,與大部分降噪耳機類似,蘋果利用內外兩顆麥克風收集噪音,通過反向聲波抵消。AirPods Pro 外向式麥克風部位加大麥克風網狀聲孔,更靈敏的捕捉環境音,對外界環境抵消的。同時,耳機內部通過額外的內向式麥克風抵消耳道內的余波。

我們嘗試在辦公室、咖啡廳、街道、地鐵等場景測試 AirPods Pro 的降噪效果。辦公環境下半徑 1m 范圍以外的人走動、談話內容、咖啡廳熙熙攘攘的中低頻噪音基本能屏蔽,人聲、敲擊鍵盤的聲音、偶爾尖銳的碰盤聲還是是能隱約感受得到,不過這都不影響注意力的集中。

AirPods Pro 對汽車鳴笛、地鐵車廂噪音有明顯削弱,但在跑動時聽診器效應難免還是會有一些,但對比某些降噪 TWS 也不算什么。

相比以往戴 AirPods 為了噪音而調大聲音損害聽力的行為,這體驗省心不少。

AirPods Pro 不具備分級降噪、智能降噪功能,但提供了非常實用的「通透模式」。AirPods Pro 開啟時默認降噪模式,長按耳機柄上的凹槽可切換至通透模式(或者在藍牙中設置),此時耳機關閉降噪、降低音樂聲,風噪比預想中的要小。適用于交談、馬路行走等場景。

為緩解入耳式耳塞封閉性結構的悶感,AirPods Pro 內部特別設計了一個通氣系統,舒緩耳壓。實際效果上,短時間佩戴對耳朵舒適度沒太大影響,而佩戴 3、4 小時以上,還是有些許悶、脹,打開通透模式能有所緩解。

從舒適度、便攜度考慮,AirPods Pro 完全可以取代大塊頭戴耳機,輕裝上陣應對通勤、辦公、咖啡廳場景。至于飛機場景下 AirPods Pro 的主動降噪是否夠用,由于時間、客觀條件限制,我們暫時未測試。

4. 音質:對比平平無奇的 AirPods 更立體、通透

AirPods 因穩定、無縫的連接體驗備受盛贊,但音質與有線的 EarPods 持平且算不上卓越,這次 AirPods Pro 終于要翻身。

具備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多少會對音質有所損害,對此,類似索尼等高端降噪耳機,AirPods Pro 也具備自適應均衡功能,能以每秒 200 次的頻率持續優化音頻,帶來更為沉浸的音樂體驗。

曾經參與過蘋果耳機設計的聲學專家向深圳灣透露,蘋果這一「每秒 200 次的頻率」水平目前在實驗室已經能達到,在實際落地到耳機產品中,蘋果是第一個,屬于行業領先。

△ 兩副 AirPods/AirPods Pro 可同時連接同一部 iPhone,這樣你就可以把舊的 AirPods 分享給心儀的 TA

憑借入耳式設計和自適應均衡,AirPods Pro 聲音處理更飽滿,立體感、臨場感也較 AirPods 有明顯提升。但對比專業選手索尼 WF-1000XM3 表現還有些距離。

5. 購買建議

加入主動降噪、音質提升,AirPods Pro 還是維持了 24h 總體續航,單耳機續航在普通模式下 5h,開啟降噪的情況下只縮減至 4.5h,這點表現還是可圈可點。

對比 AirPods,AirPods Pro 支持 IPX4 防潑濺等級,佩戴更穩固,更適用于運動場景。

就目前的降噪耳機而言,AirPods Pro 1999 元的價格,比肩明星降噪產品索尼頭戴 WH-1000XM3(1999元)、Bose QC30(1799元),高于同屬真無線降噪的索尼 WF-1000XM3(1699元)、Libratone TRACK Air+(1698 元)。對比前一波,AirPods Pro 以分體式無線的便攜體驗勝出,對比后者,舒適度見長。

總而言之,AirPods Pro 已經基本滿足我們對真無線 x 降噪耳機的所有幻想,對價格不敏感,有運動/通勤降噪需求的 iPhone 用戶,建議可以大膽嘗試。


主筆、編輯:萊恩 / 深圳灣

拍攝:陳宇凡 / 深圳灣

>>
Back to top btn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湘市| 洪洞县| 龙岩市| 太仆寺旗| 牡丹江市| 洛阳市| 射洪县| 隆尧县| 宁武县| 湖南省| 儋州市| 九寨沟县| 阿瓦提县| 岳西县| 马鞍山市| 花垣县| 平远县| 呈贡县| 凯里市| 阳城县| 山西省| 行唐县| 红桥区| 临夏县| 屯昌县| 河津市| 托克逊县| 婺源县| 平阳县| 潞城市| 武隆县| 五莲县| 双城市| 太保市| 新邵县| 海兴县| 黄陵县| 内江市| 游戏| 上思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