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量級 MR 眼鏡 Rokid Vision 發布,支持手機擴展體驗丨AWE 2019

Rokid Glass 2 上手:可折疊式+全程免喚醒語音交互,為行業而生
又一款面向 B 端市場的 AR 眼鏡,這一次 Rokid 有了更加冷靜的思考。
趕在農歷新年前,1 月 15 日,Rokid 在杭州舉辦了 2020 Rokid Open Day,并帶來了新一代 AR 眼鏡 Rokid Glass 2。這是一臺面向行業市場的 AR 眼鏡,采用分體式+可折疊設計,支持語音+觸控雙重交互,并提供強大的擴展能力。

事實上,Rokid Glass 2 已經是 Rokid 的第三款智能眼鏡了,在此之前,Rokid 已經推出了 Rokid Glass(2018 年 6 月)、Rokid Vision(2019 年 5 月)。其中,Rokid Glass 已經在中國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智利的礦山開礦、日本的地鐵維修等多個場景中落地應用,成為一款真正能夠提升效率的生產工具了。
而這一次的 Rokid Glass 2 在融合前面兩代眼鏡優勢的基礎上,眼鏡在硬件設計、佩戴體驗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另外,眼鏡帶來了全程語音交互、加入了 NPU 芯片,讓眼鏡能夠更高效率地處理安防、工業、教育等行業場景中的各種工作任務,成為一款「超強 AI.AR 助手」。

分體式+可折疊式設計,戴起來更舒服了
變科幻了——這是我看到這款眼鏡的第一感覺。
相較于上一代眼鏡全框式的設計,這一次 Rokid Glass 2 換上了半包式的鏡框,外部墨色鏡片也換成了可拆卸的漸變色遮光鏡片,看上去更酷更科幻了。另外,Rokid Glass 2 眼鏡內部支持通過磁吸的方式快速增加近視鏡片,讓近視眼用戶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除了外觀的改動外,Rokid Glass 2 還換上了更加輕便的分體式設計,眼鏡的計算中心、電池等組件被放在了一個充電寶大小的 DOCK 工作站上面,通過一條直徑 3.0mm 的定制版超軟細線連接。

這種設計可以大大減輕眼鏡的重量,并進一步提升眼鏡的便攜性。官方數據顯示,Rokid Glass 2 眼鏡重量僅有 90g,相較于上一代 Glass 少了 60g,可極大緩解眼鏡在長時間佩戴中因重量產生的疲憊感。另外,佩戴時鏡腿可向外擴最多 15°,即使是頭型較大的用戶,佩戴時也不會感覺到明顯的壓迫感。

材質方面,Rokid Glass 2 鏡架采用了航空級鎂鋁合金材料,內襯為 EVA 親膚材質,可以進一步緩解壓痕、提升舒適度。
此外,Rokid Glass 2 還支持像普通眼鏡一樣折疊收納。Rokid 表示,Rokid Glass 2 搭載 Rokid 自研高精密轉軸,通過 20,000 次彎折實驗,可以應對日常使用中的多次折疊。

在我們現場短暫的佩戴體驗中,Rokid Glass 2 整機的重量分配比較合理,不會出現重心靠前眼鏡頻繁下滑,鼻托、耳部也不會有太明顯的壓力。
搭載光波導技術,顯示更清晰了
近眼顯示技術的優劣將決定 AR Glass 的核心體驗,Rokid 走了光波導的技術路線。經過了 3 年的探索和研究,Rokid 將波導模組的體積不斷的縮小,光機功耗不斷降低。

與此同時,波導片的顯示性能卻絲毫不遜色。Rokid Glass 2 搭載了一塊低功耗 LCOS 顯示屏幕,視場角(FOV)仍能做到行業領先的 40°,分辨率為 1280x720,戴著眼鏡就相當于在 3 米外觀看一塊 85 寸高清屏幕。

而在畫質呈現方面,其透光性、對比度、顏色準確度亦有出色的表現。實際體驗中,眼鏡的通透度很好,看不到半透明的薄膜。

全程免喚醒語音操作,用起來更直接了
為滿足安防、工業等場景用戶「只能動口,不能動手」的需求,Rokid Glass 2 實現了全程免喚醒語音操作,配合頭控等多模態交互形式,完全解放了雙手。

現場的體驗中,在使用 Rokid Glass 2 拍照時,我們只需要說出「我的相機-拍照」即可;而如果需要查看圖片或者文件時,我們也可以直接使用語音調出文件,語音命令詞并輔之以頭部姿態控制,實現圖片的放大、縮小、翻頁、鎖定畫面等操作。
Rokid Glass 2 對常規使用到的熱詞(如下一頁、放大、鎖定頁面、拍照等)的識別率和反應速度都非常高,基本能夠實現話音一落功能便實現的效果,對高密度的語音指令也能快速反應。
甚至,在增加了工業場景的刺耳噪音后,Rokid Glass 2 仍能準確拾取佩戴者的指令聲音。在需要遠程協作的時候,視頻和聲音畫面的傳輸亦能做到實時傳輸。

這些,都體現了 Rokid 這樣一個以 AI 語音交互起家的團隊,在語音離線識別、免喚醒、近場定向、降噪等技術方面的積累。

NPU 神經網絡處理芯片加持,工作效率更高了
作為 Rokid 第二代面向行業市場的 AR 眼鏡,Rokid Glass 2 的核心性能也有了提升,可進一步提升執法安防、實操培訓、工業維修及裝配、電力巡檢、物流倉儲等應用領域的工作效率。同時,眼鏡的核心部件也全部國產化,滿足政府、安防等涉密領域的要求,確保信息保密和數據安全。

在視覺和圖像處理方面,Rokid Glass 2 搭載了一顆 800 萬像素自動對焦攝像頭,支持零延遲拍照、高清拍攝和實時視頻流回傳。
針對安防場景下的需求,NPU 神經網絡處理芯片加持下的人臉識別速度快至 0.6 秒,最多可同時識別 10 張人臉,并針對暗光、動態環境進行專門優化;獨創的離線識別算法可在本地儲存 30 萬張人臉數據,滿足定點和動態快速人臉識別需求。
在現場極其流暢的演示中,我們看到 Rokid Glass 2 可以實現離線人臉識別和車牌識別,真正做到了識別的「快、準、狠」。而基于阿里云的 5G 邊緣增強,Rokid Glass 2 亦實現了在線模式下的實時錄入和調用人臉數據。

另外,Rokid Glass 2 還為開發者準備了軟件開發套件和開發平臺,并支持 Android Studio、Unity 3D、Cocos 等多種開發環境,最快一周即可完成 AR Glass 的開發。
續航方面,Dock 內置了 10000mAh 大電池,理論續航時間為 8 小時,可以滿足長時間作業的使用需求。另外,Dock 支持 4G、GPS 等擴展模塊,可以滿足不同行業客戶需求。
先做好更大的 B 端市場,才能讓 AR 惠及更多的人
從 Rokid Glass 第一次在 CES 2018 亮相至今,Rokid AR 眼鏡已經走過 2 年的歷程,而如果追溯到這款產品的起點,Rokid 在 AR 領域的布局和積累已經接近 4 年,技術覆蓋了光學及顯示、芯片、傳感器、以及智能語音、圖像視覺、手勢識別等 AI 與人機交互多個維度。
在 AR 領域,Rokid 已經不能算是個新玩家了。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年的摸索,Rokid 對 AR 眼鏡這種「新一代交互平臺」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隨著 5G 技術的普及,消費市場的 AR 眼鏡產品越來越多,但 Rokid 卻不在急于走進 C 端市場。在 Rokid 創始人兼 CEO 祝銘明(Misa)看來,此前的科幻片讓大部分消費者對 AR 產品產生了非常高的期待值,如今的產品供應鏈水平還遠不到可以滿足這種期待的時候;另一方面,AR 一定是要先在市場更大的行業領域應用,才會普惠到更多的人。
AR 產業空間巨大,在爆發節奏上,toB 硬件將先于 toC 硬件,在 toC 硬件成熟之前,Rokid 將聚焦于商業領域的應用與落地。Rokid 要做的,是在 AR 普及的早期,將產品進行沉淀。
祝銘明還透露,除了本次亮相的 Rokid Glass 2 外,Rokid AR 團隊正在研發下一代產品,該產品同樣聚焦 B 端市場,是一款輕量級的雙目一體式 AR 眼鏡,旨在為企業客戶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的硬件解決方案,預計在 2020 年第三季度發布。

那么,AR 眼鏡真正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并普及開來,需要多長時間呢?
今年是起點,我們的答案是 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