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Enco W31 首發體驗:主打 94ms 超低延時,299 元的高性價比真無線耳機

大家都在發降噪耳機,OPPO 卻先出了一款降噪膠帶?
這是我們對新品的全部猜測
今天,我們收到了來自 OPPO 的新產品,不是耳機、不是手環,而是膠帶!對,就是幾卷普通的膠帶,只是上面印著一些有趣的標語:
你不吵的下一秒!我的靈感剛剛好!/ Ta 吵由 Ta 吵,我有金鐘罩 / 享樂中!煩「噪」勿擾 / Shut up & ________ / 請立即停止 污染我的耳朵
同事們將目光投向了兩只出籠的神獸——老板允許他們放學后來辦公室提前體驗生活。他們雖然看起來都趴在桌上寫作業,但一只在戴著耳機唱歌,另一只在大聲的朗讀著課文,時不時的一陣跺腳,并發出大笑。
這樣躁動的年紀可真是令人羨慕,這是喝著枸杞紅棗養生茶的我們已經失去的無憂無慮。是時候燥起來,讓我們發泄一下了!我們三下五除二的將神獸們封印在了墻上,像這樣:



△ 我們用「降噪」膠帶對付躁動的神獸(營銷創意,請勿模仿)
OPPO 想要「給耳朵個膠帶」,用它貼住噪音源頭、收獲安靜一刻,給自己一個交代,同時也為其新款、也是首款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 OPPO Enco W51 的發布,做了很特別的預熱。
最新的諜照顯示,OPPO Enco W51 采用了與之前發布的 OPPO Enco W31 相類似的外觀設計,纖細的耳機桿,跑道形的耳機腔體,入耳不深,并搭配硅膠耳套。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OPPO 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已經發布了 4 款無線耳機,其中包括兩款頸掛式耳機和兩款 TWS 耳機:

△從左到右依次:OPPO Enco Q1、OPPO Enco Free、OPPO Enco W31、OPPO Enco M31
這幾款耳機各有特色:OPPO Enco Free 是 OPPO 的首款真無線耳機,定位「為智能手機而生」,從手機、耳機、應用三端入手,藍牙低延時降到 120 ms,并在 AI 通話降噪方面有突出的表現。OPPO Enco W31 更進一步,將延遲進一步降低到 94 ms。
最近上線的 OPPO Enco M31 是一款頸掛式無線耳機,體現了 OPPO 對高清無損音質(LDAC、Hi-Res)對追求。而 OPPO 最早推出的 OPPO Enco Q1 則主打前后反饋疊加的 ANC 雙重主動降噪,也是 OPPO 的首款無線降噪耳機。
在 OPPO 耳機的產品陣容里,還真的缺少一款實力擔當的 TWS+ANC 耳機。OPPO 準備好迎接「降噪」的到來了嗎?

行業在降噪
主動降噪是目前行業大品牌的旗艦產品都會常常使用的一項技術,通過降噪芯片進行反相位,再通過發出反相位噪聲抵消它,使產品除了耳塞提供的隔音效果之外,還能夠提供更好的降噪性能,讓用戶能夠有更安靜的音質體驗。
其中,曾一度被認為是降噪機皇的索尼 WH-1000XM3 采用的是前后雙反饋麥克風搭配索尼 QN1e 降噪芯片,并提供了多級降噪智能調控的功能。但它的通話降噪上,無論是傳感器還是算法精度,都做的不夠好,并且,它的體積太大了,一度被索粉詬病。

△ 索尼 WH-1000XM3
而 AirPods Pro 則采用了全新的音腔設計,密閉性較強的入耳式結構,加大的麥克風通風孔,多出一顆內向式麥克風,以及對通氣系統的改造,都讓它在 ANC 主動降噪方便,有優秀的表現。

△ AirPods Pro
國內手機廠中,華為算是首個推出真無線降噪耳機的廠商,其 Freebuds 3 開創性的采用的半開放式的主動降噪技術,既擁有了 AirPods 初代和二代掛耳的舒適度,又可以實現主動降噪。但技術的限制,讓這款耳機的主動降噪水平只能達到 15dB。

△ 華為 Freebuds 3
坊間傳聞,今年 Bose 和三星也將陸續推出新一代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而小米等其他國內手機廠商在去年陸續推出 TWS 耳機后,或早或晚都也都在醞釀 TWS+ANC 耳機新品。而這一次,讓 OPPO 的降噪搶了先。
OPPO 在降噪
可以說,OPPO 推出降噪真無線耳機的時機還是不錯的。畢竟,已經有蘋果這樣的廠商做榜樣,也有華為等廠商試水先行,在積累了大半年的用戶反饋后,OPPO 應該是可以取各家之長、并充分吸收用戶的建議后,推出「更好」的產品了。
如前所述,OPPO 聲學并不是零起點,4 款耳機已經在設計、音質、延遲、降噪等方向有了積累,尤其是降噪。當我們回翻去年的 OPPO Enco Q1 時,就不難發現,OPPO 已經早一年就在為降噪做準備了。

OPPO Enco Q1 曾經首次推出雙麥數字降噪技術,采用前、后饋式雙麥克風結構,前饋式麥克風收集外界噪音在耳機內進行抵消,耳機腔體內的后饋式麥克風收集泄露到耳朵內的環境噪音進行抵消,再通過 DSP 進行信號處理,輸出更清澈的聲音。
OPPO Enco Q1 的產品經理曾經在媒體采訪時指出,OPPO 的主動降噪技術從一開始起點就很高。采用前饋和反饋的雙重降噪而不是單麥降噪,對噪音和人聲的區分更精準。
同時,結合最新的 28nm 的數字降噪芯片,相較于模擬降噪技術,跑在芯片里的算法可以得到精準控制,從而大幅提升量產產品的降噪性能一致性。此外,數字降噪芯片通過算法精準地控制音質頻響曲線,讓產品的音質控制得以保證,還能節省功耗。

△ OPPO Enco Q1 降噪曲線,非常接近索尼 WI-1000X
目前市面上 TWS 耳機的單只耳機普遍采用內置兩顆麥克風的設計,通過雙麥克風拾取人聲降低環境噪音,就體驗來看對于風噪的處理仍顯不足。此外,開啟主動降噪后,對于音質的影響,也在很多耳機上或多或少的存在。
這一次 OPPO Enco W51 是否會配置多顆高敏感度麥克風,更好地抗風抗噪拾取人聲,從而優化通話降噪功能,同時又能有不錯的聽音體驗,這些都是我們期待的。
我們期待的還有價格。AirPods Pro 已經將 TWS+ANC 的價格推到了近 2000 元,即便是華為的 Freebuds 3 剛發布也要 1199 元。OPPO 前幾款耳機的性價比都是相當不錯,OPPO Enco Free 售價 699 元,OPPO Enco W31 售價 299 元,憑借出色的設計和工藝,看起來都有幾分千元機的「高級」。如果讓我們盲猜 OPPO Enco W51 的價格,就猜 799~999 元吧~

好在發布會就在 6 月,OPPO Enco W51 的降噪是否能全方面的給力,答案很快就能揭曉了。

微信號:shenzhenware
主筆:森森 / 深圳灣
編輯:四四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