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TWS Neo 發布,14.2mm 超大單元 + 88ms 低延遲,售價 499 元

塞入微云臺的 vivo X50 系列正式發布,售價 3498 元起
微云臺加持,拍照更穩了
6 月 1 日, vivo 專業影像旗艦 X50 系列手機正式發布,包括 X50,X50 Pro 及 X50 Pro+ 三款新機,X50 系列首發搭載微云臺防抖技術,突破傳統手機的光學防抖固封,推進機身無損防抖理念,開啟手機防抖新時代。

殺手锏:超穩微云臺主攝
為了將微云臺「塞入」手機,vivo 獨創了異形磁動框架,將占板面積節省約 40%,厚度減少 1mm,壓縮微云臺與屏幕的距離至微乎其微的 0.13mm,再加以良好的結構保護措施,形成一套外觀設計與主板布局「完美」平衡的堆疊方案。

得益于防抖微云臺性能的出色發揮,vivo X50 系列暗光場景的曝光能力大幅提升,即便在較暗環境下,依然可以保持出色的畫質。
作為一臺旗艦級影像手機,vivo X50 系列支持超級夜景、夜景逆光人像、星空模式、專業人像模式、60 倍超級變焦、超廣角、超微距等功能,力爭打造全焦段智慧影像新概念。

在視頻拍攝方面,X50 系列配備的三顆麥克風可以更精準地判斷來自各個方向的聲音,在電影大師模式下,三麥定位和追音功能會自動鎖定畫面定焦主體的聲音,對拍攝者周圍雜音進行壓制,使主體的聲音清晰可辨。

硬件配置:高通驍龍 765G,90Hz 高刷屏,Hi-Fi 級音質表現
核心配置上,X50 和 X50 Pro 采用的是高通驍龍 765G,三星 7nm EUV 工藝制造,集成八核心 Kryo 475 CPU、Adobe 620 GPU、Spectra 355 ISP、Hexagon 696 DSP、傳感器中樞等模塊。
此外,X50 系列也是一款 5G 雙模手機,支持 SA&NSA 雙模 5G,四網切換功能可以實時選擇最優網絡,并配備首創 5G 天線結構——3D 環繞式天線系統,傳輸速度更快。同時,X50系列還支持系統智能功耗管理和網絡功耗優化,可大幅提高手機續航。
屏幕方面,全系標配 90Hz 屏幕刷新率、180hz 觸屏采樣率、COP 封裝工藝的 P3 全色域 AMOLED 柔性屏,峰值亮度 1300nit,搭載 HDR 10+ 技術,支持增強游戲畫面的鷹眼模式及減少有害藍光的 LTM 陽光屏,瑞士 SGS Eye Care Display 認證,呵護你挑剔的雙眼。

在音質上,X50 Pro 和 X50 Pro+ 分別內置了音頻獨立解碼芯片 AK4377A 和 CS43131,兩款手機在聲音回放方面可以達到 Hi-Fi 級表現,相應的,它們也都通過了 Hi-Res 認證。

One more thing :最高配旗艦機 X50 Pro+,驍龍 865+X55,三星 GN1 感光元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布會公布的 X50 系列高端型號 X50 Pro+,不僅是 vivo 在高端市場的布局,同時也是 vivo 在美學和影像方面的雙巔峰。

X50 Pro+ 的處理器采用高通驍龍旗艦級 865+X55,支持 NSA/SA 雙模 5G 組網,并支持 LPDDR5,為整機的流暢運行和專業影像能力提供了強勁支撐。
X50 Pro+ 搭載的三星 GN1 感光元件是 vivo 歷史上的「超級大底」,足有 1/1.3” 英寸,支持全像素雙核對焦和 QuadBayer 濾鏡設計,再配合大光圈,vivo X50 Pro+ 綜合感光性能大幅提升。并且 X50 Pro+ 還擁有高清一億模式,擁有清晰畫質的同時,也為后期裁剪和二次創作提供了充足的空間。
其他:系統、外觀及價格
除此之外,Jovi 在 vivo X50 系列上也更加智能,Jovi 樂園可以讓用戶和小 V、小冰一起游戲;文檔一拍即得功能可實現智慧辦公。vivo X50 系列還搭載了高度整合的 NFC 功能和 vivo Pay,還支持模擬非加密門禁卡、eID 辦理入住、線上身份驗證等功能,出門四件事 vivo X50 系列一機搞定。
在外觀設計上,X50 系列化繁為簡,回歸 vivo 初心,以雅致設計理念貫穿其中。設計了雙色云階,巧妙地解決微云臺和主攝凸包的厚重感,使整個攝像頭模組如云層一般扁平而舒展。

配色上,經過上千次的色彩調配,制作了近六百個手板后,X50 系列最終定了「液氧」、「淺醺」、「黑鏡」 、「引力」四款配色。其中,液氧、引力兩款配色采用了全新的 AG 磨砂工藝,可以帶來細膩柔和觸覺感受。

售價方面,vivo X50 售價 3498 元(8+128G),3898 元(8+256G);vivo X50 Pro 售價 4298 元(8+128G),4698 元(8+256G);vivo X50 Pro+ 售價 4998 元(8+128G),5498 元(8+256G),5998 元(12+256G)。?
編輯:左一 / 深圳灣
資訊來源:vi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