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蘋果高管詳解 Apple Watch 睡眠追蹤功能,背后的策略思考
蘋果「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睡眠科學」,做出的取舍策略是相當高明的
蘋果在 WWDC20 上宣布了 watchOS 7 的一些更新,包括小組件和快捷窗口,對騎行路線的追蹤,提醒用戶洗手的應用程序等等。
最重大的更新當屬睡眠追蹤功能,它將在今年秋天與 Apple Watch Series 6 和 watchOS 7 一起提供,同時,通過系統更新,也支持在 Apple Watch Series 3 或更高版本上運行。

蘋果從 iOS 10 開始,就可以通過 iPhone 的「就寢」功能,實現睡眠追蹤。其運行的機制是,讓用戶設置睡眠時間和起床時間,系統則根據設置推算出就寢時間,并提醒用戶睡覺和更新起床鬧鐘。
這一邏輯沒有變,只是 watchOS 7 更進一步:同樣基于用戶的睡眠計劃,通過 Apple Watch 的加速傳感器和心率傳感器,獲取用戶睡眠時的體征數據,并基于這些數據,對用戶的睡眠情況進行分析,提供睡眠分析報告甚至建議。
同時,watchOS 7 的「睡眠」功能上線后,原 iPhone 置于「時鐘」頁面的「就寢」標簽則不再顯示。相應的,用戶可以通過 iPhone 上的「健康」應用,查看睡眠相關數據和報告。

近日,蘋果技術副總裁 Kevin Lynch 接受了《獨立報》、CNET 等媒體的專訪,就 Apple Watch 睡眠跟蹤的功能以及背后的策略思考,進行了闡釋。深圳灣就訪談的相關信息進行了總結。
睡眠問題:首先解決難以入睡的問題
Lynch 表示:
蘋果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睡眠科學。
在下一代手表系統中加入睡眠追蹤功能,是為了幫助人們入睡,避免在睡覺前分心。
重點是要獲得足夠的睡眠,但問題是難以入睡。世界上有太多東西可以分散和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蘋果的目的則是要幫助人們管理這種注意力的轉移。
在「睡眠」應用程序里,合理設定入睡和起床的時間,這是第一步。
基于睡眠計劃,蘋果會到點提醒入睡,同時,自動調暗 Apple Watch 的屏幕,切換到最簡單的數字時鐘表盤,并關閉所有通知。

而在起床時間到來時,Apple Watch 將播放輕柔叫醒的鈴聲,如果手表設置了靜音,則會通過輕柔的震動持續提醒。
醒來后,Apple Watch 會祝您早安,顯示或播報當天的天氣。如果手表需要充電,還會在屏幕上顯示電池電量。
一切都以大字體顯示,因為通常情況下,人們醒來剛剛睜眼時,視線是模糊的。
除了這些用戶體驗上的優化,蘋果還提供了額外的參數,如助眠音樂的播放列表,調整智能家居照明光線和色彩,在睡前活動中添加冥想應用程序等等。

睡眠追蹤:數據太多令人不堪重負
此前 iOS 上已經有不少的第三方睡眠監測應用程序,如「AutoSleep」、「NapBot」,都可以支持 Apple Watch 檢測到佩戴者的睡眠狀態。
也有一些帶有心率和血氧檢測功能的智能手環和手表,可以實現睡眠監控,并提供詳實的睡眠數據報告。

△ OPPO 睡眠手環(評測傳送門)
相關的睡眠數據包括深睡、淺睡、睡眠階段之類的詳細信息,還有睡眠質量的評估分數,以及對于睡眠的建議。
但是 Apple Watch 的睡眠監測放棄了「提供豐富數據」的策略。對此,Lynch 的解釋是:
在我們的測試中,我們發現,唯有通過專業設備讀取和分析腦電信號,才能真正了解大腦中發生的事情。
言外之意,手表檢測到的數據,與睡眠的關系有多大,目前來看,不同統計數據的相關性尚未得到普遍認可。例如,關于眼球移動狀態和睡眠深度與整體健康之間的關系,這些都還在研究中。
僅憑一些心率和運動數據,就判斷是否健康,睡眠質量是否足夠好,蘋果認為不夠準確。
在「冒險」前,蘋果希望在睡眠監控這件事情上,做一些更簡單、更有用、更能幫助人們做出改變的事情。
因此,蘋果將注意力集中在「是否睡著了」這一個點上,同時避免讓用戶因為「不堪重負的數據」而增加壓力。

Lynch 在采訪中進一步指出,蘋果的測試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睡眠持續時間」是最重要的需要跟蹤的數據點:
在我們的研究中,用戶同時佩戴了 Apple Watch 和腦電圖監測裝置。除了 Apple Watch 獲取的手腕上的數據外,還有大腦活動時的腦電數據。
我們已經學到了很多有關睡眠持續時間的主要知識。
數據評估:睡眠目標達成更重要
數據太多會引起用戶對睡眠量不足的焦慮,蘋果希望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取而代之的是,在用戶實現了既定的睡眠目標時,對他們給予認可。
這一點或許與利用 Apple Watch 評估運動量的邏輯相似,在運動目標達成時,Apple Watch 上的運動環會合上,持續運動還能獲得徽章。
Lynch 表示:
人們可能會擔心入睡,而焦慮本身會在入睡時引發更多問題。許多人已經很清楚自己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因此,我們沒有增加您的睡眠時間,但是我們積極地肯定您何時實現了睡眠目標。
數據安全:僅用數據構建機器學習模型
當然,隱私是蘋果實施睡眠跟蹤的大前提。
像 Fitbit 這樣的公司,多年來一直使用匿名用戶數據來研究睡眠模式,并基于人口統計數據,為用戶提供改善睡眠的建議。Lynch 指出,蘋果不打算這樣做。
相反,蘋果一直在通過內部研究收集的數據,來構建其機器學習模型。
這需要很長時間。因此,我們已經為此工作了一段時間。
我們對用戶設備上收集的數據具有高度的隱私敏感性。
蘋果看不到您的睡眠數據。
此外,CNET 的報道指出,蘋果有針對心臟健康、聽力和女性健康等領域的公共健康研究,但尚未進行公共睡眠研究。
如果蘋果打算研究與睡眠呼吸暫停等疾病之間更深層次的聯系,那么蘋果最終可能會公開進行睡眠研究。

續航問題:還是養成早起充電的習慣吧
目前 Apple Watch 平均 1.5 天一充,很難支撐它作為監測設備日夜陪伴,連續的監測功能更是經不起全天佩戴。
續航最好的 Apple Watch Series 5 的電池壽命為 18 小時。通常情況下(長時間開啟運動追蹤除外),一天結束時會有 40% 的電量。
蘋果表示,要讓 Apple Watch 的睡眠追蹤功能保持運行,需要在上床睡覺前,每小時保證有 30% 的電池電量,以確保度過一整夜。小于此值,在睡醒時,用戶會收到 Apple Watch 提醒充電的信息。

因此,蘋果建議在每天早起洗漱淋浴早餐時,為 Apple Watch 充電。
至于 Apple Watch Series 6 是否會增加續航、以及如何實現,我們暫時不為蘋果操這份心了。
血氧檢測:蘋果似乎非常謹慎
最后我們再絮叨一下血氧檢測。
Fitbit 以及國內的華為、OPPO 等公司,已經在其最新的智能手環/手表上啟用了血氧測量,目的是提供更深入的睡眠分析,甚至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進行監測。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可穿戴設備公司的血氧檢測功能尚未獲得 FDA 或相關醫療機構的認證。
同時,這些數據與睡眠分析的關聯性一直很模糊。比如,我在試戴某個具有「持續血氧監測」功能的設備入睡時,我睡眠 4 小時和 6 小時,設備給到我的建議都是「睡眠時間偏少」。而設備給到我的睡眠質量評分,似乎也并沒有規律,至少與深度睡眠時長、睡眠總時長、起夜的次數等數據,并沒有顯性的相關性。
在這方面,蘋果似乎非常謹慎。
此前深圳灣的報道里就指出,蘋果初代的 Apple Watch 就已經內置了具有檢測脈沖血氧功能的光學傳感器,可以通過測量吸收的紅外光來計算血液中的氧氣含量。
但蘋果一直沒有對 Apple Watch 啟用這個功能,源于對傳感器所獲得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還存有質疑,對于提醒推送更是倍加謹慎。
灣里小結
自 2015 年 4 月推出第一款 Apple Watch 以來,蘋果一直將健康放在第一位,包括對心率、ECG、噪音、聽力、健康大數據等領域的持續研究。此前深圳灣曾經通過一篇長文,回顧了 Apple Watch 的健康之路。
很多媒體(包括深圳灣)在 WWDC20 前對于 watchOS 7 的功能進行了全面預測,相信很多人對 Apple Watch 的睡眠監測都非常期待。
但是,蘋果交付的睡眠追蹤功能看起來并不那么強大,能夠提供的功能不多,能夠監控的數據不多,對于傳感器也沒有任何說明。
然而,在我們整理完蘋果高管的觀點后,我們發現,蘋果的策略是相當高明的。
蘋果「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睡眠科學」,才會領悟到,在「不同統計數據的相關性尚未得到普遍認可」的階段,「冒險」為 Apple Watch 賦予強大的功能,真不如「著眼于做一些更簡單、更有用、更能幫助人們改變睡眠習慣的事情」。
微信號:shenzhenware
主筆:陳壹零 / 深圳灣
編輯:四時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