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 AI 眼鏡高調入場,百鏡大戰 T0 隊伍將迎來新成員

語音助手突圍戰:從硬件到場景
景鯤詳解語音助手「破圈」論,小度新品的思考都在這里了
語音助手大家并不陌生。蘋果 Siri 初次亮相是在 2011 年 iPhone 4s 發布的時候;Google Assistant 則是在 2016 年的 Google I/O 大會上正式發布,此前其前身 Google Now 則是在 2012 年最早出現在安卓 4.1 和 Nexus 手機上。
今天,語音助手已經作為標配,在幾乎所有的手機系統里存在,三星有 Bixby、華為有小藝、小米有小愛同學、OPPO 有 Breeno、vivo 有 Jovi...

△ 手機里的語音助手 | 圖片制作:深圳灣
去年,市場調研機構 Juniper Research 發布的報告指出,截止到 2018 年年底,全球語音助手的使用量為 25 億。其中,大部分都使用數據均來自智能手機,尤其是安卓手機上的 Google Assistant 和蘋果手機上的 Siri。
不過,報告還指出,在未來 5 年內,這一數據將會有較大幅度的變動:到 2023 年,全球語音助手的使用量將達到 80 億,而智能音箱和智能可穿戴設備端的語音助手使用量將有超過 40% 的增長。

△ Pixel 智能手機 vs Nest Home 智能音箱 | 延伸閱讀:未來 5 年,語音助手使用量突破 80 億,語音商務價值達 800 億美元 | 報告
這一變化和上周末景鯤的調查數據不謀而合。當他在臺上問起:
有多少人在過去 6 個月使用過手機上的語音助手?還有多少人在過去 6 個月使用過智能音箱的語音助手?
第一個問題,大概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舉手。第二個問題,則有 70~80% 的人舉手。
這個問題如果是在三年前,可能只能看到為數不多的少數語音助手嘗鮮者,在人群中稀稀拉拉的舉起了手。
過去 6 年:語音助手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說起來景鯤也是看著語音助手長大的人了。
2014 年,景鯤加入百度,負責百度大搜索整體產品規劃、創新與落地推進;2016 年 10 月,景鯤全面接手度秘團隊。2018 年 5 月,景鯤擔任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一職。景鯤現任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百度人工智能產品委員會主席。

△ 景鯤在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的 2020 全球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峰會(簡稱 2020 CCF-GAIR)帶來《AI 助手「破圈」——智能生活新機遇》的主題演講
景鯤將語音助手的發展總結為三層進階之旅:
第一階段,智能手機時代:語音助手作為手機內置的工具,以底層技術為支撐。
蘋果 Siri 出現的時候,人們曾一度以為它將顛覆手機的觸屏交互。盡管它并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體驗,但蘋果以及諸多安卓智能手機們,正在努力讓它變得更好,更能理解我們的意圖。

△ 小度語音助手出現在 2017 年發布的 HTC U11 全面屏手機上 | 延伸閱讀:百度 DuerOS 手機語音助手評測
在景鯤看來,手機中的語音助手,更多的扮演的是工具和技術的角色,是手機的附屬能力,但是必須有的能力。
它是手機可選的一項服務,用到它的時候,你可以語音和按鍵喚醒它,它也可以經過設置,在你需要的時候跳出來提醒你、響應你。比如用它設定鬧鐘和提醒,用它幫你調用 app。
盡管語音助手并不是手機最重要的功能,但卻成為手機的一項必選服務,一個新的交互入口,并已經獲得了用戶的普遍認知。語音助手已經走過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智能屏時代:語音助手有了獨立的產品形態,它以平臺應用為服務支撐。
語音助手作為獨立的產品賦能到某一個硬件上,這個硬件全部就是語音助手的全部。
在這個階段,語音助手獲得了快速地發展,代表型的產品就是智能音箱和智能屏。盡管語音助手的技術內核在智能手機或智能音箱和智能屏上是一樣的,但語音助手的能力、以及市場認知和普及度,卻因為智能音箱和智能屏,而獲得了空前的提升。

△ 智能助手使用持續爆發
有意思的是,語音助手成為手機系統的標配這股浪潮,還是在智能音箱已經教育了一番市場之后。
智能屏這一類特定設備,為用戶提供了超越其他任何設備的語音對話體驗——其實結合屏幕,智能屏提供的是語音、視覺、觸覺、甚至手勢、眼神等多模態的 AI 交互體驗,以語音為主,其他為輔,真正實現了小度最初既定的「聽清、聽懂、滿足」的愿景。
智能屏更能代表語音交互的體驗,是語音助手的集大成者。

△ 小度智能屏 | 延伸閱讀:小度智能屏 X8 多模態交互體驗
第三階段,場景時代:語音助手以多元群體和場景為載體,以綜合 AI 助手為貫穿其中的服務做支撐。
景鯤預測未來智能生活將從交互、差異化服務到多元化應用,這是非常廣闊的空間,也會有快速的發展。
語音助手將會在多元化的人群中,在不同的場景作為載體出現。
首先,包括語音、眼神、手勢、肢體動作等在內的多模態交互將成為智能生活非常重要的支撐。
其次,每個設備在面對不同人群、在不同的場景時,會表現的不一樣。

△ 用戶在酒店智能房里體驗過小度智能屏后,將極大可能將這一體驗延伸到家中
而多元化的人群和場景,又能延伸新的需求。
語音助手在家庭場景逐漸融入用戶的日常生活后,用戶的需求也會延伸,就像手機線上支付非常方便,而這樣的場景也會自然延伸到線下一樣。線上的場景向線下的場景滲透,家庭場景延伸到酒店、車內、戴著的耳機和手表上,逐漸滲透到這些多元化的場景中。

△ 小天才兒童手表的 AI 助手,已經成為兒童手表的頭部應用
在第一階段,語音助手是智能設備的附屬但是必須的能力;而到了第二階段,語音助手與智能設備是百分之百的綁定關系,硬件的能力就是 AI 助手完全的能力。
而小度正在第三個階段中,從單一產品進入到多產品,為用戶提供無縫的體驗。
過去 6 個月:語音交互增加了設備使用時長
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更多了,使用家里的設備的機會也多了,語音助手也迎來了行業紅利期。
而當家里的大人小孩在一起,面對家里的電視、音箱、平板等不同的帶屏設備時,這些屏被使用的機會是平等的。
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對智能設備的選擇,比如小度智能屏產品、智能音箱產品,使用黏性和活躍度有了一個巨大的提升。甚至很多用戶在這些智能設備上有過很多商業化購買行為。

△ 小度教育智能屏
據百度的統計,在疫情期間,用戶使用手機語音助手的總時長增長了 26%,而小度智能屏則增長了 70%。
小度智能屏的使用量增幅顯著高于手機,并且在小度智能屏上觀看長視頻的時長增長率高于傳統網絡視頻平臺,觀看短微視頻的時長增長率也顯著領先。

景鯤從中得到的啟發是:交互越簡單的設備,對于用戶使用時長的增長越有優勢。而智能屏爭搶用戶時間的能力,是比其他的設備更強的。
突破場景和人群的限制,語音助手助推設備需求量增長
語音具備的交互優勢毋庸置疑,語音助手作為催化劑,助推設備使用時長增長,進而帶來新的設備需求的增長。這是如何實現的呢?
景鯤將其總結為兩層「破圈」。
景鯤認為,「破圈」是智能語音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而破圈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已有的產品向特定人群強化,使其具有「尖刀效應」,能撕開特定用戶的需求。這一點,在小度智能屏上已有體現。
小度智能屏的概念在 2019 年底首發,在 2020 年上半年進行了更多精細化的設計,面向不同人群,做了特定能力的加強。
正如景鯤所講,小度 2020 年整體的發展思路正在緊緊圍繞「破圈」蔓延開來。

△ 小度智能屏 X8 | 延伸閱讀:智能音箱不再是智能音箱
第二種是在場景上進行破圈。以前的智能音箱和智能屏聚焦在家庭場景,下半年則會重點實現突破家庭場景的破圈。
其實場景破圈,早在 2018 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小度就已經開始率先嘗試,發布了一款車載場景的 AI 新物種——小度語音車載支架,用戶搭配手機,就可以擁有車載內全場景的語音交互體驗。

基于此,百度在 2020 年上半年發布了 4 款新品,分別是專注兒童教育的小度教育智能屏、小度智能早教機;覆蓋更多家庭場景、降低有屏智能音箱門檻的小度智能屏 Air,以及搭載百度首款針對遠場語音交互研發的鴻鵠芯片的小度智能音箱 2 紅外版。
景鯤透露,小度場景破圈的新產品有望在下半年跟大家見面。硬件的載體肯定對軟件助手的需求有很大的差異性,同時百度在硬件載體上也會有新的嘗試,比如突破家庭場景外的隨身場景。
灣里結語
在今年 5 月深圳灣對智能音箱的市場回顧中,相關的數據顯示:2019 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近 1.5 億臺,同比增長 70%。國內市場則是百度、天貓精靈、小米三足鼎立,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總共占比高達 92.7%。
盡管市場規模仍在增長,但智能音箱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而景鯤所提出的「破圈」不僅是對小度發展的一次反思,更多的也為行業以啟示,跳出人群、場景、以及產品形態,擁抱更加多元的未來。
小度的下一次「破圈」之旅,我們十分期待。
微信號:shenzhenware
主筆:陳壹零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