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有權暫停服務,不承擔數據丟失的責任,iCloud 條款和條件不公平
監管部分的新調查提醒了我們,不要過度相信蘋果
最近我存在 iCloud 的文件丟失了。我致電蘋果公司,希望他們在 Server 端協助恢復,因為丟失的文件并未在 iCloud 的恢復頁面中顯示任何存在的記錄,這顯然是不正常的,因為系統日志將記錄用戶所有重要的操作。
但是他們的工作人員——聲稱是蘋果(維修)工程師的最高級別給到我反饋意見,指出,這(丟失文件)很正常,蘋果并不承諾文件可以恢復,言外之意,蘋果對 iCloud 上的文件丟失并不負責,哪怕是因為自身系統邏輯造成的。
這對像我這樣的資深的 iCloud 付費會員很不公平,我選擇 iCloud 存儲文件,就是選擇了對蘋果的信任,但是蘋果似乎不在乎這份信任。

最近,一項關于蘋果 iCloud 的反壟斷調查在意大利展開了,劍指不公平的蘋果 iCloud 條款和條件。
據 95toMac 的報道,這項調查由意大利的反托拉斯監管機構 AGCM 發起,該公司還在調查 Google、Dropbox 等其他互聯網云服務平臺。
調查指出,Google、Dropbox、iCloud 的條款和條件中,有以下 4 點對于消費者不公平。
1、公司聲明他們有權暫停服務,即使用戶可能依賴它們訪問重要文檔。
2、公司聲稱它們不承擔數據丟失的責任,即使其中包括用戶存儲在其中的所有內容。
3、公司保留隨時更改條款和條件的權利。
4、合同的英文版優先于意大利語版,即使是客戶接受的意大利語版。
事實上,類似的反托拉斯法的調查,可能很難立竿見影。但這些「作為」多少也起到了監管的作用。
此前 TechCrunch 曾經報道,近年來,歐盟委員會已在泛歐范圍內推動社交媒體公司澄清其條款和條件,這也迫使 Facebook 去年同意以措辭簡單的條款和條件進行調整。

蘋果最新的「Over Sharing」的廣告還在社交網絡中傳播著,蘋果希望將自己塑造成網絡隱私的保護者。蘋果也在通過多種服務為用戶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儲。但無論如何,使用云服務、進行適當的本地備份,數據安全還是自己要操心的。
監管部分的新調查提醒了我們,不要過度相信蘋果。
主筆:陳壹零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