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盤點 2020 年 15 款真無線降噪耳機,超越 AirPods Pro 只待時日?| 年度復盤
降噪!2020 年重點是主動降噪!15 款真無線降噪耳機分別來自音頻廠、手機廠、以及一些「破圈」降噪的大廠小廠,期末閱卷時間到!
年中的時候,深圳灣曾經盤點了 2020 上半年推出的 20 款真無線耳機新品。我們從音頻體驗、智能音頻、技術創新三個維度進行了評估,總結了 12 個產品趨勢:
小體積+重低音、主動降噪+高保真、動鐵單元、超大聲音單元;
全場景降噪、自適應場景模式、AI 骨傳導通話降噪;
智能助理、生產力入口、健身入口。
這一次的年終盤點,我們將焦點對準了主動降噪——與其說 2020 年是主動降噪元年,不如說,2020 年是主動降噪競爭異常白熱化的一年。
眾多廠商打出了新概念:
針對降噪精度的:環境自適應降噪、分級降噪、精準降噪
針對降噪算法:獨立降噪芯片
針對傳輸技術的:LDAC、LHDC
針對音質和聆聽體驗的:寬頻主動降噪、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貼合度自動適應、鯊魚鰭耳套
我們一起看一下,各位選手年終的表現吧!

延伸閱讀:盤點 20 款 2020 新發 TWS 耳機的賣點,看耳畔產品創新的 12 個趨勢 | 特稿
PART I?音頻實力派
01 號選手:森海塞爾
代表作品:森海塞爾 Momentum True Wireless 2
上市時間:4 月
國行售價:2399 元
賣點關鍵字:設計優雅、出色音質、主動降噪

Momentum True Wireless 初代就曾以出色的音質著稱,2 代還加入了主動降噪模式,即使在嘈雜的環境中也可以帶來「高保真聲音」。另外,在初代產品上的控制環境音的「透明聆聽」功能也得在二代上沿用,該功能可以使佩戴者即使沒有摘掉耳塞,也能夠聽到外界的聲音。
Momentum True Wireless 2 同時也保留了初代標志性的旋轉設計,采用高質量的金屬表面和鍍金的充電引腳制成,同時耳機本體尺寸也小了 2 毫米,從而為佩戴者帶來了更加舒適的佩戴體驗。
灣里簡評:主動降噪 + 高保真音質,怎一個「貴」字了得!
02 號選手:索尼
代表作品:索尼 WF-SP800N
上市時間:5 月
國行售價:1300 元
賣點關鍵字:索尼大法、自適應降噪、Extra Bass 重低音

索尼 WF-SP 系列專為運動達人設計,在 2018 年推出的 WF-SP700N 的基礎上,WF-SP800N 做了大幅改進,更穩定的藍牙連接,提升了續航能力,還增加了期待已久的主動降噪。
WF-SP800N 采用的是「弧形撐架」設計,無論是外形還是觸控面,都要比前代更精致。搭配混合硅膠耳塞和鰭片,確保了運動佩戴時的穩定、舒適。

但耳塞的體積和重量都有增加,9.5 克的耳塞比 WF-1000XM3 還要重,幾乎是 Jabra Elite 75t(5.5 克)的兩倍。
在主動降噪能力方面,WF-SP800N 提供自適應的智能降噪功能,通過 Sony Headphones Connect App 進行設置,開啟后可自動檢測用戶的活動狀態和活動地點,如辦公室、健身房或咖啡廳,自動切換預設的環境聲和降噪模式。
另外,WF-SP800N 不僅繼承了自家出色的降噪技術,而且配備有自家專屬打造的 LDAC 無線傳輸技術,支持 Extra BASS 重低音音效。
灣里簡評:自適應智能降噪、LDAC 無線傳輸、Extra BASS 重低音音效,這么多索尼大法加持,所以一直體積都很大~
03 號選手:Bose
代表作品:Bose 消噪耳塞
上市時間:9 月 23 日
國行售價:2299 元
賣點關鍵字:多級降噪、雙路同傳、鯊魚鰭耳套,定義行業降噪標桿

Bose 消噪耳塞作為 Bose 2020 年的重磅產品發布,其發布過程也是相當戲劇性。
在產品未發布前,各大媒體為其命名為 Bose Noise Cancelling Earbuds 700,而后當 Bose 正式發布耳機時,直接稱其為 Bose 消噪耳塞。
作為 Bose 新推出的旗艦級真無線降噪耳機,Bose 消噪耳塞采用了高通的 QCC5127 主控芯片,具備該芯片下最新的降噪、雙路同傳等技術的同時,并運用了自身在降噪及音質上的核心技術。

耳機配置有雙麥克風,使用混合式降噪方案,可以實現 0-10 共 11 級降噪等級調節。耳機麥克風可每秒偵測噪音 84000 次,并在一毫秒內產生相反的信號抵消噪聲。
此外,Bose 消噪耳塞還率先搭載了進階版鯊魚鰭耳套,佩戴效果也獲得提升。
灣里簡評:11 級降噪,每秒偵測噪音 84000 次,進階版鯊魚鰭,Bose 國行版甚至直接將產品命名為「Bose 消噪耳塞」。老大,降噪標桿非你莫屬!
04 號選手:帝瓦雷
代表作品:Devialet Gemini
上市時間:10 月 9 日
售價:2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2000 元
賣點關鍵字:10mm 動圈,耳壓平衡系統,三級降噪,貼合度主動適應

法國高端音頻公司 Devialet 也發布了其首款 TWS 入耳式耳機 Gemini,耳機外殼主體采用了與 Phantom 音箱類似的跑道型外觀,并附有標志性大 logo。
Gemini 配有一顆 10mm 的動圈單元,支持 aptX。耳機機身具備 IPX4 防濺水級別,隨盒配有 XS 至 L 共四個尺寸的耳帽。
功能方面,Gemini 耳機采用了耳壓平衡系統,使耳機可以自適應耳內壓力,減輕入耳式耳機因結構設計而帶來的耳朵內外壓差造成的佩戴不適感。

耳機支持 ANC 主動降噪,也可進行環境音模式的切換。細節上,Devialet 還為耳機在主動降噪模式下提供三個級別的降噪調節。而在通透模式下,耳機提供兩個不同等級的調節。
另外,Gemini 還運用了「貼合度主動適應」技術(Ear Active Matching),可根據用戶在使用耳機過程中的突然晃動、位移,對聲音輸出進行調整,以提供更舒適的聽覺體驗。
灣里簡評:Push-Push!目前還沒有看到產品評測,但,看著很高級~
05 號選手:Jabra
代表作品:Jabra Elite 85t
上市時間:11 月 19 日
國行售價:2749 元
賣點關鍵字:雙芯配置、音質更佳

Jabra Elite 85t 是 Jabra 首款帶有主動降噪功能的耳塞,藍牙主控芯片上仍采用的是高通 QCC5126 芯片,在其高通芯片原有的主動降噪算法基礎上,增加了一顆 ANC 獨立降噪芯片,強化降噪深度并支持智能降噪計算。

耳機單耳均內置有三個麥克風陣列,用于三麥通話拾音、雙麥前后饋主動降噪。在通話降噪的處理和優化上,Jabra Elite 85t 在耳機麥克風陣列開孔處采用了激光精雕技術,用以更大化的降低風噪。
借助「姐妹公司」瑞聲達在半開放助聽器領域積累的能夠減輕「阻塞效益」的技術,Jabra Elite 85t 的佩戴舒適性得到了提升。

耳機雙耳各采用了一枚 12mm 的動圈單元,比 75t 大一倍,能夠提供更寬廣的音效。還在 Sound+ App 內增加了一項 MySound 聽覺測試,幫助用戶更好的校準屬于自己的專屬聲音。
灣里簡評:獨立降噪芯片,對付「阻塞效益」的獨家技術,還有個性化音效,體現了音頻大廠「冗余」的聲學技術實力。
06 號選手:漫步者
代表作品:TWS NB2 Pro
上市時間:11 月
國行售價:549 元
賣點關鍵字:經典設計、35dB 降噪深度

TWS NB2 Pro 外觀上和前代 TWS NB2 差異不大,新耳機配色上共有黑白灰三色可選。
TWS NB2 Pro 采用了更新版的 Hybrid 復合降噪算法,配合入耳式設計帶來的物理降噪,耳機綜合降噪最大深度為 35dB。
而全新的 ENC 雙麥克風降噪算法,使得通話質量較前代也有所提升。
音質及音效方面,TWS NB2 Pro 配有一枚 10mm 復合振膜,支持全景聲環繞音效,并新增 AAC 音頻解碼,整體音質體驗上都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 TWS NB2 Pro 增加了快充功能,充電一刻鐘,即可進行兩小時的音樂播放。
灣里簡評:升級版性價比更高了!
07 號選手:小鳥音響 Libratone
代表作品:Track AIR+
上市時間:12 月
國行售價:1598 元
賣點關鍵字:智能調節降噪曲線、環境自適應降噪、精準降噪、自動調音補償

Libratone Track AIR+ 較前代在充電盒上采用了獨特的直立開放式設計,并新增了暖白與青黑的配色。
耳機率先采用最新藍牙旗艦芯片高通 QCC5141,支持藍牙 5.2 和先進的雙耳鏡像連接技術。
降噪方面采用混合式雙重主動降噪架構,降噪性能最高為 30dB。并配有小鳥獨特的智能調節技術 CityMix? Smart,可根據環境噪音大小、使用者運動狀態、以及風噪高低,智能調節降噪曲線,精準消噪,讓降噪體驗更舒適沉靜。

同時,耳機的自適應算法可以以每秒千次的運算頻率來識別每個用戶耳道及佩戴的個體差異,再通過自動調音補償,為用戶帶來更完美和更統一的聽覺體驗。
新一代的聲學/振動雙傳導麥克風增強技術,可根據環境嘈雜程度自動調整參數,輕松應對通勤出行中的高噪聲環境,讓通話始終保持清晰自如。
灣里簡評:國產首款真無線降噪耳塞的升級版,智能調節、精準降噪、自動調音補償,降噪現真功!
PART II?手機派
08 號選手:三星
代表作品:Galaxy Buds Live 開放式降噪耳塞
上市時間:8 月 6 日
國行售價:1099 元
賣點關鍵字:獨創的豆形外觀、三星首款 ANC 耳塞

Galaxy Buds Live 采用了獨特的豆形結構,設計時尚,佩戴舒適,共有青銅、白色和黑色三種顏色配色。
Galaxy Buds Live 是三星的首款支持主動降噪(ANC)功能的真無線耳機,內置有一枚 12mm 驅動單元,兩個內部和一個外部麥克風,并配有三星一直以來津津樂道的 AKG 調音。
值得一提的是,Galaxy Buds Live 還配備一個語音麥克風,可以在搭配手機使用時充當麥克風,提供更好的錄音效果。

同時,Galaxy Buds Live 支持觸摸交互,可直接喚醒 Bixby 點播 Spotify 音樂內容。搭配三星手機使用,還可以啟動應用程序和發送消息。
在與耳機配套的 Galaxy Buds 應用或三星的可穿戴應用里,三星還提供了「查找我的耳塞」功能,以及均衡器。
灣里簡評:獨特外觀設計,佩戴牢靠舒適,半開放式降噪吃了虧~
09 號選手:華為
代表作品:華為 FreeBuds Pro
上市時間:9 月 10 日
國行售價:1199 元
賣點關鍵字:Pro 級的 FreeBuds

華為 FreeBuds Pro 共有陶瓷白、冰霜銀、碳晶黑三種配色,其中冰霜銀與華為 P40 Pro 的主打配色風格幾乎一致。
耳機基于混合主動降噪技術,能夠提供 40dB 降噪深度。同時,FreeBuds Pro 還有「動態降噪模式」的加持,降噪深度可隨環境而變。
動態降噪的硬件基礎是一套「用料十足」的聲學傳感系統,包括一顆紅外傳感器、一顆加速傳感器、一顆骨聲紋傳感器、一顆向內反饋麥克風、兩顆向外反饋麥克風、均有抗風噪導風管。

基于此,FreeBuds Pro 能夠實時識別環境聲類型,再通過 AI 識別算法,動態適配,提供輕度降噪、深度降噪、均衡降噪三種降噪方式。
FreeBuds Pro 還首創了「雙透傳模式」,即環境音透傳與增強人聲透傳。得益于 FreeBuds Pro 所采用的高靈敏度雙麥克風,能夠準確拾取環境聲音信息,同時保持氣壓均衡,讓透傳體驗更加舒適。
同時,FreeBuds Pro 還具備雙重抗風噪結構,保證了行駛中的通話清晰。
FreeBuds Pro 的「雙藍牙天線」設計,能夠擇優切換連接方式,即便是深處機場等信號干擾較強的地方,也能有穩定的藍牙連接體驗。
其搭載了 14.2mm 超大聲音單元、aptX Adaptive、DeepX 立體聲效,并將聲音的延遲降低至 88ms。
灣里簡評:去年吃了半開放式降噪的虧,今年主攻入耳式降噪,各項指標都向 AirPods Pro 看齊!
10 號選手:小米
代表作品:小米 Air 2 Pro
上市時間:10 月 13 日
國行售價:699 元
賣點關鍵字:寬頻主動降噪,35dB 降噪深度,12mm 大動圈

小米真無線降噪耳機 Air 2 Pro 支持寬頻主動降噪,最高可實現 35dB 的混合降噪,并支持三麥克風通話降噪。
耳機采用 LCP 液晶復合振膜與 12mm 的大尺寸動圈,并由格萊美大師 Luca Bignardi 進行調音。
耳機采用了陶瓷觸控鍵,通過輕敲和長按耳機的陶瓷背蓋可以實現通話、降噪模式切換、播放/暫停音頻和喚醒小愛同學。操作上,配合紅外傳感器,耳機取下自動暫停,再次佩戴繼續播放。
灣里簡評:萬魔聲學技術加持,小米 Air 系列最好的一款真無線降噪耳機,外形也終于有了變化~
11 號選手:OPPO
代表作品:OPPO Enco X
上市時間:10 月 19 日
國行售價:999 元
賣點關鍵字:多級降噪、高清音質、丹拿調音

這是 OPPO TWS 家族里最貴的一款——此前發布的三款均為中端機型,價格均未超過 499 元。
通過前面幾代產品的迭代,OPPO 已經迅速積累了 TWS 耳機的聲學設計和系統集成能力,前饋后饋雙重主動降噪,三麥克風通話降噪,滑動音量控制……而 OPPO Enco X 將它們通通收入囊中。

并且,在前代的基礎上,OPPO Enco X 還增加了自研的 DBEE 3.0 聲學系統,LHDC 音頻編碼,全鏈路 Hi-Fi 級音質體驗,還有多級降噪模式調節,多設備切換,無線充電……等等高端 TWS 耳機具備的功能。
此次在 OPPO Enco X 的調音設計中,OPPO 與丹麥聲音大師丹拿進行合作,實現了耳機的低中高音的分布平衡,同時聲音細節呈現豐富。
灣里簡評:不妄「X」之名的多級降噪、Hi-Fi 音質、高端設計
PART III?綜藝派
12 號選手:LG
代表作品:LG 紫外線殺菌 TWS 耳機 FN7
上市時間:10 月
售價:194 美元
賣點關鍵字:紫外線殺菌

和此前發布的 FN6 一樣,FN7 所附帶的 UVnano 充電盒配備紫外線殺菌功能,LG 官方表示通過耳機盒的紫外線可以對粘附在耳機上 99.9% 的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殺滅。
新發布的 FN7 外觀造型和當前主流的入耳式 TWS 耳機外觀類似,共黑白雙色可選。耳機盒則為圓形樣式,機身配有兩顆 LED,可以顯示充電狀態,及 UVnano 狀態。
通常情況下將耳機放入耳機盒后,只需不到 1 分鐘時間即可完成對耳機的消毒。
耳機采用的是三麥克風設計,支持主動降噪,同時通過 Vortex Ribs 設計,還能夠實現耳塞與耳朵的更好貼合。

FN7 在音質處理上還采用了 Meridian Audio 的音頻技術,對人聲進行更好的解析,音質更加自然柔和。另外,耳機還可通過 LG TONE Free 應用程序,在 Natural,Immersive,Bass Boost 和 Treble Boost 之間進行切換和選擇。
正常使用狀態,耳機可實現 7 小時的續航,而在使用 ANC 的情況下,耳機可以進行 5 小時的續航時間。
灣里簡評:紫外線殺菌是主攻,主動降噪是陪打~
13 號選手:松下
代表作品:RZ-S500W
上市時間:6 月
售價:1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1400 元
賣點關鍵字:首款真無線耳機發售,設計緊湊,主動降噪

松下在今年年初 CES 上亮相的的兩款 TWS 產品于今年 6 月如約上市發售:RZ-S500W 和 RZ-S300W,兩款耳機均提供了噪聲消除技術。
其中,高端的 RZ-S500W 提供「業界領先的」數字和模擬混合主動降噪技術,通過前饋噪聲消除(FF-NC)和后饋噪聲消除(FB-NC)提高降噪的深度,共同減少耳機腔體內部和外部產生的噪音。
RZ-S500W 還提供像 AirPods Pro 一樣的環境音通透模式,當佩戴者需要聽到周圍的聲音時,只需輕按觸摸傳感器,即可在降噪和環境音之間切換。
通過 Panasonic Audio Connect 應用程序,可以調整多達 50 個級別的噪音消除水平,自定義聲音模式,同時,在丟失耳機時,也可以啟動類似 AirPods 的「查找我的」功能,幫助你找到丟失在附近的耳機。
RZ-S500W 還將共享松下旗下高端音響品牌 Technics 的部分音頻技術。
灣里簡評:領先性有待后續觀察~
PART IV?創新派
14 號選手:紫米
代表作品:ZMI PurPods Pro
上市時間:10 月 15 日
國行售價:399 元
賣點關鍵字:35dB 降噪深度、自適應降噪技術、87ms 低延遲、大容量電池

ZMI PurPods Pro 是紫米首款真無線降噪耳機,具備降噪深度可達 35dB 的 ANC 雙重主動降噪功能,三麥通話降噪。
在紫米 EQsmart 自適應技術的加持下,ZMI PurPods Pro 不僅能實現從吵雜環境到安靜環境下的自動調節音量,還能智能匹配不同場景下的降噪深度,進行自適應降噪。配合小米 MIUI 系統的手機使用時,ZMI PurPods Pro 還能自動進?游戲低延遲模式,延遲低至于 87ms。

ZMI PurPods Pro 的藍牙連接穩定性也相當出色,支持藍牙 5.2,在空曠場地下藍?連接到斷開的最長距離可達 200 米,差不多兩個足球場范圍。
難能可貴的,紫米的首款 TWS 耳機就內置了智能壓感按鍵,全球目前僅有蘋果 AirPods Pro 和 FreeBuds Pro 支持耳機柄的壓感操控,而紫米是第三家。
背靠小米生態,ZMI PurPods Pro 不僅支持小愛同學,還實現了與 MIUI 系統的無縫對接,包括快速彈窗連接??手機,MIUI 自動識別游戲模式,查找耳機功能等。
ZMI PurPods Pro 的充電和續航能力也非常強悍,耳機和充電盒均采用了大容量電池,分別為 48mAh 和 490mAh。它不僅支持無線充電,還支持快充、閃充,充電 5 分鐘, 即可聽歌 2 小時,充電 15 分鐘,充滿 50%。
灣里簡評:各項指標都經得起跑分的跨界實力派~
15 號選手:Olive Union
代表作品:Olive Pro
上市時間:眾籌期
售價:2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1950 元
賣點關鍵字:無線助聽耳機,外觀、價格都親民

目前 Olive Pro 正在眾籌平臺 Indiegogo 進行眾籌,它將助聽器的功能和真無線耳機的形態結合,獲得了 2,130 名支持者,籌集了 $458,133 美元(截止到發稿日)。
產品背后的韓國團隊 Olive Union 于 2017 年開始發售其首款產品 Olive SmartEar 無線助聽耳塞。當時,SmartEar 是為數不多的提供聲音放大功能的新型耳塞之一,可以使輕度至中度聽力損失的用戶替代助聽器。
通過上一代產品 Olive SmartEar 在過去三年的積累,在新一代產品 Olive Pro 上,團隊有意將麥克風遠離耳膜,從而獲得更好的聲音放大效果。并且 Olive Pro 還借助耳塞上的多個麥克風來濾除背景噪聲,以獲得更佳的音頻體驗。

為了節省成本并提高性能,Olive Union 還為耳塞中的藍牙芯片外掛了自己的 DSP。它支持通過機器學習進行語音檢測和噪聲消除,同時,在監聽環境聲音的時候,還能將重點放在特定聲源上。
此外,Olive Pro 還支持語音助手,如蘋果的 Siri 和 Google Assistant,未來還將支持全天候的語音助手。
Olive Pro 和 AirPods Pro 很像,完全可以用作日常佩戴。目前 Olive Union 已經通過了美國 FDA 注冊,而 Olive Pro 作為 II 類醫療設備,具備醫療級的助聽功能。
灣里簡評:終于,助聽器也長的像 AirPods 了!
PART V?遺憾未入圍
16 號選手:vivo
代表作品:vivo TWS Neo
上市時間:6 月 1 日
國行售價:699 元
賣點關鍵字:大動圈、好音質、低延遲、沒有主動降噪

vivo TWS Neo 是全球首款搭載高通最新低功耗藍牙芯片 QCC3046 的真無線耳機。
vivo TWS Neo 采用 14.2mm 超大聲音單元,搭載 aptX Adaptive 高清音頻編解碼技術,可提供高至 1.5 倍于傳統真無線耳機 SBC/AAC 編解碼的信息量,減少音頻數據損失。
調音方面采用了 vivo 首次為真無線打造的 DeepX 全局式立體聲效,提供超重低音、清澈人聲、清亮高音三種風格,可在系統內全局開啟,并兼容各種音頻 App。

此外,vivo TWS Neo 在搭配 vivo X50 手機使用時,通過第二代雙路傳輸技術與系統級全鏈路優化,可以實現低至 88ms 游戲低延遲。
vivo TWS Neo 真無線耳機還支持滑動調節音量、智能佩戴檢測、實時翻譯、Jovi 語音助手、查找耳機、智慧升級、智能通話降噪和一鍵閃連等功能,為用戶提供更智能、更無感的無線體驗。
灣里簡評:半開放式的產品形態,不得已放棄了主動降噪。
17 號選手:一加
代表作品:OnePlus Buds
上市時間:7 月 22 日
國行售價:499 元
賣點關鍵字:大動圈、長續航、沒有主動降噪、杜比全景聲加持

耳機采用了一枚 13.4 毫米動圈單元,支持低音增益,在配合 OnePlus 6 以上的手機使用時,還可支持杜比全景聲。
每只耳機都配備有三顆 MEMS 麥克風,兩顆分別位于耳機頂部和底部,進行雙饋混合降噪,抑制環境音。內耳道麥克風則可配合雙饋麥克風,通過出門問問 TicHear? 降噪算法,實現三麥克風通話降噪及降風噪的功能。
18 號選手:魅族
代表作品:魅族 POP2s
上市時間:10月21日
國行售價:399 元
賣點關鍵字:豆式設計,沒有主動降噪

魅族 POP2s 是魅族聲學出品的第三款真無線藍牙耳機。
魅族 POP2s 的外觀采用了螺旋狀的設計,能夠更加貼合耳道,以減少漏音。
功能設計上,魅族 POP2s 在前兩代的基礎上,做了增減:取消了前代的無線充電;升級了芯片,升級了對藍牙 5.0 協議的支持;升級為對左右耳單獨使用的支持;新增了對魅族手機的無縫配對,在配對和連接時,魅族手機會有彈窗動畫。
音質方面仍然能體現出魅族聲學的功力。由于解析力的提升,中高頻清晰且透亮。內部的雙層結構復合振膜設計,則提供了足夠開闊的聲場。試聽一些素質較好的曲目時,聲音的遠、近、方向,都經得住細細品味。
微信號:shenzhenware
主筆:陳達達、周森森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