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成為蘋果 TWS 供應商,明年耳機芯片出貨將超 1.8 億顆

裴宇用了十分鐘發布了預熱了大半年的 Nothing Ear1,有看頭,有來頭!
營銷都是噱頭,產品可圈可點
是的,這是一場另類的發布。
一加前聯合創始人、新銳音頻品牌 Nothing 品牌創始人裴宇(Carl Pei)首先出場打了個招呼,然后視頻畫面就切換到發布會的兩位主角——Nothing 的設計主管 Tom Howard 和市場部主管 Akis Evangelidis。
_23.png)
沒有絢麗的發布會背景和舞臺,兩位發言人坐在辦公室隔間的過道里,吃著薯片,聊著天,用了不到 10 分鐘的時間,就完成了對新品 Nothing Ear1 的發布。
_24.png)
品牌回顧
今年 1 月,一加前聯合創始人裴宇(Carl Pei)在倫敦正式宣布創立全新品牌 Nothing,并表示將于今年上半年發布首批智能設備,隨后產品多次曝光,最終確定了名稱為 Nothing Ear1 的一款 TWS 耳機。
雖然在 1 月的品牌發布上,Nothing 未對新品做更細節的說明,但在此前裴宇就向《連線》雜志透露,新品會與音頻相關。
而在接受 The Verge 采訪時,裴宇也談到,Nothing 計劃從硬件而非軟件訂閱中賺取大部分利潤,這也進一步印證了新品為音頻硬件的可能性。
在隨后的 2 月,瑞典音頻公司 Teenage Engineering 被曝出正在與 Nothing 合作開發新產品,我們也曾猜測新品是否會從 Teenage Engineering 的 M-1 耳機中獲得設計靈感。
3 月 10 日,裴宇在 Twitter 上發布了一張耳機渲染圖,正式確定新品為無線耳機。產品設計由前 Teenage Engineering 的設計副主管 Tom Howard 主刀,Teenage Engineering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Jesper Kouthoofd 擔任創意總監。

以「故弄玄虛」的姿態做新品預熱也是消費電子品牌的營銷老套路了,Nothing 自然不會「全盤托出」有關新品的全部內容。在向媒體公布渲染圖后,Nothing 又對新品做了說明,指出渲染圖耳機 Concept 1 并不是計劃發布和售賣的產品,它可能只是一個概念設計。不過,這倒是首次將透明外觀的耳機帶到了大眾的眼前。
5 月,裴宇在 Nothing 官網上,通過一篇博客為真無線耳機上市進行了預熱造勢,并確定新耳機 Ear1 會采用如 Concept 1 一般的透明外殼,以及明確了耳機的桿式造型設計。

6 月,裴宇社交媒體發文,表示原定于上半年發布的新品,因一些事情還未準備好,將發布日期推遲至今年夏天。

在接近發布的日期前,Nothing 對外持續曝光了新品的渠道合作公司、耳機的定價、主動降噪功能,以及充電倉的核心參數。
_2.jpeg)

直至今日,伴隨著裴宇開場「致辭」以及兩位「大神」在辦公室里嘮嗑式的新品發布會,Nothing 新品 Ear1 的首秀很另類,也似乎有些虎頭蛇尾。
新品亮點
新品 Nothing Ear1 最大的亮點莫過于透明的設計。
_1.png)
耳機桿采用了獨特的透明設計,可以將內部部分電路、麥克風等元器件顯露出來,就連產品名 NOTHING ear (1) 也被巧妙的印制在了耳機桿背板上。而在透明的耳機桿內,配置有觸控傳感器,能夠實現觸摸手勢控制,進行降噪模式及播放暫停的切換。
_12.png)
不僅耳機桿為透明狀,Nothing Ear1 的充電倉同樣為透明式設計,配合盒內凹凸面隔板,使得耳機整體顯得簡潔優雅。
_15.png)
耳機單耳重為 4.7 克,在具備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中,屬于相對輕盈的一類。這也與其宣揚的輕巧、輕松的設計原則保持了較好的一致性。
_13.png)
Nothing Ear1 動圈單元為 11.6 毫米,能夠支持最新的藍牙 5.2 連接,不過音頻編解碼方面僅支持 SBC 和 AAC 格式,并未用上當下時興的 LHDC 和 LDAC 高清編解碼。而聲學設計方面,則主要由 Teenage Engineering 擔綱完成。
如前文所述,耳機共配備有 3 枚麥克風,具有主動降噪功能,可以實現強弱兩級的主動降噪,以及透明的環境音模式。
和很多中高端耳機一樣,Nothing 也為 Ear1 開發了一款用于調節降噪、EQ、觸控手勢等常用功能控制的 App,軟件可以在 iOS 及 Android 端下載使用。
_20.png)
Nothing Ear1 同時支持入耳檢測和耳機查找功能,也能通過 App 進行后續的固件升級。
_19.png)
至于 Nothing Ear1 在續航方面的表現,整體來看中規中矩。耳機在開啟主動降噪模式下,可以進行 4 小時的音樂聆聽。關閉主動降噪模式,則可以延長 1.7 小時的聆聽時間。如果配合上滿電的充電倉,則最長可實現 34 小時的聆聽時長。充電倉支持 Type-C 有線充電,同時也支持無線充電,前者充電 10 分鐘即可為耳機提供 8 小時的續航。
_22.png)
最后,Nothing Ear1 的產品售價為 99 美元——也算是中規中矩,將會在美國、歐洲、英國和印度等 45 個國家和地區上市銷售——看樣子全球渠道覆蓋能力還很強。
灣里小結
從發布的結果來看,雖然 Nothing Ear1 經歷了短暫的跳票,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Nothing 就帶來了在外觀上讓人耳目一新、整體功能上并不拉跨的產品,還是值得點贊。
對于首款新品,裴宇在媒體采訪中也表示,TWS 耳機目前是一個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Nothing 還有能力在秀肌肉的同時,還能分一杯羹。
經過這次耳機新品的成功試水,我們看到的是 Nothing 一系列精妙的營銷手段,以及快速整合資源的能力。
Nothing 投資人包括:
Tony FaDELL(前蘋果公司、Nest)、Steve Huffman(Reddit)、Casey Neistat(YouTuber)和 Google Ventures 等。Teenage Engineering 也是創始合伙人,同時也是 Ear1 耳機的軟硬件核心支柱。
并且隨著這次成功,Nothing 勢必加快產品出新的速度,在更多新興智能消費品品類下,復制經驗。
微信號:shenzhenware / 深圳灣
主筆:達達
編輯: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