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戴上 AR 眼鏡,漫步莫奈花園、對話梵高和達·芬奇,與 366 幅真跡零距離
三款 AR 應用上線,開啟美術館奇妙夜
即便是對有錢有閑的人來說,打卡各大美術館、一睹真跡芳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存放在意大利米蘭圣瑪麗亞修道院的達·芬奇《最后的晚餐》,在 1517 年就開始出現皸裂,顏料也開始變質,脫落掉色嚴重,即使有幸親臨現場也很難看到真跡原貌。
而要湊齊畫家所有的作品,也是重重挑戰。比如梵高的《向日葵》就分別收藏于德國慕尼黑新美術館、英國倫敦國家畫廊、日本東京興亜美術館、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美國費城美術館。
2017 年北美首次莫奈畫展,展出了 38 幅莫奈真跡,為此溫哥華美術館與法國巴黎馬蒙丹莫奈博物館談了整整三年。
因此,達·芬奇、梵高、莫奈真跡在國內的每一次展出都會產生轟動性效應。如 2016 年在成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 6 大城市巡回展覽的莫奈畫展,就吸引了 55 萬人次觀展。2017 年在上海展出達·芬奇部分真跡的《大英展》更是直觀地展現了什么叫萬人空巷。

△ 2017 年上海《大英展》現場 | 魔都探索隊
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無限近距離參觀達·芬奇、莫奈、梵高真跡變成了現實。
從遙不可及到無限近距離,從看畫展到沉浸于畫中
如今,通過 AR 技術,《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星空》、《向日葵》、《日出·印象》等世界頂級名畫的每一道筆觸都在 AR 設備中變得清晰可見。
在這里,你可以細細體會《最后的晚餐》中十二門徒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的神態和動作,感受不同光影下《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或許你能發現其中的秘密。

你可以走進《莫奈的花園》,遇見這位印象派大師夢中的《睡蓮》,可以與《綠衣女子》打打招呼,也可以走進《日出·印象》的奇幻世界,感悟印象派名稱的由來。

當然,你也可以一覽梵高《星空》、《向日葵》、《夜間咖啡館》、《羅納河上的星夜》、《麥田群鴉》等 70 余幅代表作,切實地了解梵高從早期、紐南時期、巴黎時期、阿爾勒時期、圣·雷米時期、奧維爾時期的創作靈感。
不只是近距離賞析名畫,AR 技術在復刻線下逛展真實場景的同時,還通過實時語音講解、互動場景設置等方式進一步豐富用戶的逛展體驗。
比如在欣賞梵高《在阿爾勒的臥室》這幅著作時,你還可以「住」進梵高最喜歡的臥室,體會梵高如何在這里獲得繪畫的靈感,感受梵高在得知好友高更到訪時的喜悅。

你也可以去看看達·芬奇珍藏的手稿,與他的簧輪槍、坦克、潛水艇等機械裝置互動,說不定你能解鎖達·芬奇密碼。

從 AR 眼鏡熱銷到三款 AR 應用上線
Rokid 致力于打造人、虛擬世界、真實世界的融合交互平臺。近日,Rokid Air 應用商店將上架三款 AR 應用——達·芬奇畫展、莫奈畫展、梵高畫展,集結了 366 幅達·芬奇、莫奈、梵高真跡。

下載三款應用后,戴上 Rokid Air 智能眼鏡,就可以隨時隨地、360 度、無限近距離地觀看畫作,享受「漫步莫奈花園、住進梵高臥室、對話達·芬奇」的沉浸體驗。
佩戴 AR 眼鏡看畫展,與以往我們使用手機或平板的 AR 應用看畫展的體驗很不同:
相較于圖文形式的線上看展,這三款 AR 應用讓我有了逛博物館的真實感;而相較于線下逛博物館,通過 AR 隨時隨地可以看,也不會出現人擠人,只能隔著玻璃遠距離看等問題。每一道筆觸都清晰可見,真的有「包館」的感覺。
上世紀 90 年代在荷蘭舉辦的梵高逝世百年大展吸引了 125 萬觀眾,其中包括《梵高傳》的譯者余光中。為了深入研究,他不僅連著幾天馬不停蹄的逛展,還買了兩大冊館方編印的目錄和好幾千克的梵高畫冊,以及琳瑯滿目的視覺長留,背回臺灣家中。
而現在,不用買畫冊,不用遠足逛館,在家中,就可以體驗沉浸畫展了。
主筆:周森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