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大疆車載首款車型量產,五菱合作 KiWi EV 征戰 A00 級純電車市場
試與宏光 mini EV 搶市場
去年初夏,上海國際車展的熱鬧場面令人記憶猶新,兩家新晉玩家頗受關注。
一家是除了車架、外殼、電池、小零配件外,可包攬一切的軟硬件服務提供商華為;另一家則是細致入微的為自動駕駛提供單點服務的大疆。
兩家都是新手,卻各有來頭,后續發力也很猛。
華為在首發了與塞力斯合作的 SF5 后,與塞力斯成立了高端品牌 AITO 問界。
問界 M5 于去年年底華為冬季旗艦新品發布會上發布,售價 25 萬起,截止目前月銷量已破 7000 臺。

而在本月初剛剛發布的問界 M7,售價 31 萬起,2 小時預定量即破萬,72 小時破 6 萬。
大疆于去年上海車展上展出的新車,是與新寶駿聯合打造的概念新車 KiWi EV。

相比于激進的華為,這一年多來,大疆的車載業務似乎略顯沉寂,幾乎沒有太多新技術、落地新車的信息,不禁讓人懷疑 KiWi EV 只不過是展會用車。
直到近日,KiWi EV 爆出了下線量產的消息。

老款
在了解大疆合作的這款車型前,我們先迅速回顧一下它的前世。
寶駿 KiWi EV 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一款 A00 級純電車型,憑借著俏皮的外觀和時興的智能功能,在市場上也收獲了一票追隨者。

不過從整體銷量上看,KiWi EV 并不太穩定,經過 4、5 月份的銷量爬坡后,最新的 6 月銷量為 3000 臺,與「大表哥」宏光 mini EV 近 40000 臺的月銷量相比,還是相差甚遠。
要知道,在 A00 級市場,車企間競爭也非常激烈。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該領域共售出 89.9 萬輛新車,增速近 200%,處于細分車型里增速最為迅猛。其中也不乏奇瑞 QQ 冰淇淋、長安 Lumin、北汽元寶等極具競爭優勢的車型。

新款 KiWi EV 面臨的挑戰不小。
新款
從目前官方發布的信息來看,2023 款 KiWi EV 在設計和配置方面,與前代變化不大,只是在細節處做了一些優化提升。
新車新增了摩卡、暮光、抹茶三款車漆配色,依舊走的時尚年輕化路線。

外觀延續了 KiWi EV 一貫的「Hyper-Future」美學設計,在車體表面多處施以亮面高光,新增了四葉草風格輪轂、開門迎賓燈。

內飾則配有兩塊 10.25 英寸的儀表盤、中控雙聯屏,中控屏采用原子桌面布局,可實現自定義桌面,支持語音交互、多媒體影音、地圖導航等智能功能。

動力方面,2023 款 KiWi EV 與前代基本保持一致。搭載了一臺最大功率 40kW 的驅動電動機,峰值扭矩為 150N·m,擁有 305km 純電續航里程(NEDC 工況),快充從 30% 至 80% 僅需 1 小時。
看點:大疆智能駕駛系統
據了解,上汽通用五菱與大疆早在 2019 年便即開始深度戰略合作規劃,共計投入數十億資金,共同組建開發團隊。
為證明在智能駕駛方面的實力,KiWi EV 曾在 6 月 25 日天津的 2022 WIDC 世界智能駕駛挑戰賽中,贏得了雙智融合挑戰賽項目的「智能泊車金獎」與「智能行車金獎」。

考察的項目包括:有車位線兩側無車平行/垂直車位、有車位線兩側有車平行/垂直車位、無車位線兩側有車平行/垂直車位,跟車啟停、前車切入切出、前車切出后遇靜止車輛、連續彎道居中控制等多項測試。
目前,KiWi EV 已完成累計超過 100 萬公里的路試。
新車在智能駕駛系統開發制造過程中,還經過了多達 64 種項目測試,涵蓋零部件、軟件、臺架 & HIL 硬件在環、整車等。
在智能駕駛研發生產中,雙方團隊建立了全套的仿真測試能力,及開放道路測試體系和 AI 訓練平臺,完成了 ACC/AEB/TJA 等 16 項核心功能測試驗證,測試用例超過 1 萬個。

基于雙目攝像頭的智能駕駛系統,還需通過周期性鹽霧測試、500 小時高低溫耐久測試、無間斷震動測試等嚴苛的極端環境測試。
這些前期的準備,都將為 2023 款 KiWi EV 智能駕駛系統的運行提供安全保障,智能泊車、智能行車、緊急避險、ESC 車身穩定等,也將成為新車的最大看點。

背后:大疆車載
大疆車載團隊起步于 2016 年,2018 年獲得深圳第一批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2019 年大疆車載品牌正式啟用,12 月首座車規級智能制造中心建成。

并于 2020 年 12 月,其適用于城市快速路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通過了 A-SPICE CL2 審核,成為國內首個使用 L2+ 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通過該審核的一級供應商。
2021 年 3 月,大疆車載通過 SPICE for HWE/MEE CL1 審核,成為國內首個通過此硬件開發質量認證的一級供應商。
大疆車載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憑借空間智能技術可以應對各類復雜路況,降低了對 GNSS 、高精度地圖及 V2X 的依賴。
基于大疆雙目立體視覺技術,在無需提前訓練學習的情況下即可準確檢測障礙物,即使在車道線新舊線同時存在及無車道線等道路狀況下,也能精準融合環境動靜態信息,實現穩定駕駛。

目前,大疆車載智能駕駛系統共分為,適用于城市快速路場景的 D80 系列、D130 系列,城區輔助駕駛方案D80 系列和 D130 系列,以及智能泊車方案 P100 及 P5。
灣里小結
今年以來,自動駕駛賽道異常火熱。
就深圳而言,涂有自動駕駛測試、頂著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汽車,在街頭巷尾似乎變得密集起來。
除了本土比亞迪、華為、騰訊、大疆外,百度、小馬智行、元戎等也都分別在深圳落地自動駕駛業務,其中百度和元戎還可以在深圳的特定區域路段開放試乘和網約車服務。

政策層面,早在 2018 年,深圳即開放了覆蓋福田、南山、寶安、鹽田、龍崗、龍華等行政區內的多條道路用以自動駕駛車輛的上路測試。
隨著 3 月 1 日針對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GB/T 40429-2021)正式實施,7 月 6 日,深圳人大網還發布了國內首部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進一步細化自動駕駛汽車行車規范。
而在全國其它地區,各地政府也都給出了相應政策,給予自動駕駛更高的自由度。
無疑,無論車企、技術提供商、政策法規,都在推動自動駕駛落地,服務千家萬戶。
開著大疆車,載著大疆無人機,駛向戶外野營的美好畫面,等不了多久就會出現了。
主筆:達達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