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小度為什么做手機?
小度青禾學習手機正式官宣,我們和景鯤聊了聊產品背后的想法
只要帶上「青少年」和「手機」兩個關鍵字,全國的景象都是一樣的:
四分之一青少年手機成癮、八成青少年忙著刷手機運動不足、超六成青少年晚睡為玩手機刷劇……
只有真正了解父母需求、了解孩子內心、且具備信心和實力的人,才敢于發明出「學習手機」這樣的新物種。
面向青少年這個大人小孩都不敢惹的人群,小度別出心裁地造了一款青少年專屬的學習手機。

一直以來,小度都在試圖將人們從手機中「解放」出來,從帶屏智能音箱、智能健身鏡、學習平板、自由屏、再到最近的閨蜜機,這些新物種滿足了老人、小孩、宅男宅女們在手機之外的各種使用場景的個性化需求。
如今小度做手機、為青少年用戶做手機,怎么想都是有點擰巴的事情。
小度做了一款什么樣的手機?
5 月 17 日,小度宣布將推出全新品牌「小度青禾」旗下首款「新物種」產品——小度青禾學習手機,一部專為青少年打造的學習手機。
相較于市面上的通用手機,它有五大亮點:
1、定制青少年專屬系統,通過主界面「智學」、「暢聽」、「應用」三大板塊,可接入名師同步輔導、高頻考點知識卡等多達千萬數量級的教輔資源。


2、運用小度教育領域 AI 學習大模型——小度靈機,提供從小學到高中的多學科 AI 講題(下圖 2)、AI 口語練習(下圖 3)、AI 作業助手(下圖 4)、AI 精準學等啟發式智能輔學服務。




3、家長約定式管控系統,對使用時長、禁用時段、手機應用下載等進行管控,有效解決孩子防沉迷問題。


4、接入百度地圖技術能力,實現精準度達「米」級別的樓層精準定位,導航找娃、行動軌跡記錄等功能。

5、青少年用眼保護,包含「優視藍」專利技術,能從光源有效減少有害藍光;配備專用護眼屏,抗反光不刺眼;在軟件層,智能監測孩子使用時長、姿勢提醒等。

現場的體驗中,我們的確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定制化應用,比如學生專用的計算器、親子約定、全科知識點卡片,還有用一段時間就被鎖屏的屏幕使用時間管理。
至于硬件,在小度的宣傳稿中,我們很難找到有關手機配置參數的信息,這也是一直以來小度不希望作為宣傳重點的內容。
就我們已知的參數而言,8 核 CPU、5000 萬像素攝像頭、僅支持 4G、拿在手里還有點重,還有定制的手機殼和支架,等等。它的確算不上高配置的手機。

景鯤也對媒體坦言,小度青禾手機比不過主流手機,在硬件上僅與 1500-2000 元上下的手機配置相當。最終售價多少,還要等到 5 月 22 日線上解鎖。
值得一提的是,在現場的體驗中我們發現,這款手機并不像小度其他智能硬件一樣主打語音交互,實際上,它并沒有任何語音快捷鍵,甚至并不支持語音喚醒。
眾所周知,小度以語音交互起家,我們記憶猶新的就有早在 2017 年小度為某品牌手機定制的語音助手。如今,在手機上掐掉語音交互功能,小度是怎么考慮的呢?
對此,景鯤回答,真正人和機器之間的交互是自然的交互,有時候通過語音麥克風,有時候通過攝像頭。手機的語音交互場景要弱一些,因此我們優先滿足視覺交互。
小度為什么做手機?
能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深知手機行業正處于一個持續低迷的狀態中,尤其是 2022 年之后,每個季度手機出貨量都在下降,甚至整個消費電子產品都受到了普遍影響。
換言之,手機現在不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生意。
關心這個問題的人很多,景鯤也回答了很多,其中他提到了這樣幾個觀點:
經濟形勢的變化,讓消費者變得越來越理性,不再像過去一樣追趕最新款,進而影響到整個消費電子領域,生意都不如過去好做了。但企業畢竟要往前走,往上走。小度要成為一家堅韌增長的公司,在大盤不樂觀的時候,也要尋找和抓住自己的機會。
是否能做到差異化,不取決于所處的賽道,而是能夠創造有差異化的產品,滿足未被滿足的需求。
除了宏觀上的分析之外,小度基于多年來摸索的一套產品方法論,對于用戶群體和產品定義也有很清晰的認識。
在小度以往產品中,青少年用戶占比很高,尤其對于學習、教育類內容和服務需求非常大。此前推出的小度學習平板、大屏護眼學習機等主要面向學齡前至小學低年級用戶群體,市場上的兒童智能手表同樣面向低齡兒童。而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從兒童變為青少年時,他們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開始對手機有強烈訴求。


△ 小度學習手機 & 小度學習平板
與此同時,家長對于孩子使用手機很糾結、很矛盾,買還是不買、買什么、買了手機后還能如何讓孩子安心學習,家長陷入了兩難。
小度發現,與日俱增的需求實際上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家長有預算,但大而全的通用手機沒有學習內容,更沒有管控和安防能力,這些也是手機廠商很難顧忌的到的細節需求。
所以,小度集合小度 + 百度的 AI 技術能力和內容資源,從手機系統,內容資源、管控、安防定位等進行全面定制化,為小學高年級至初中階段、處于學習關鍵階段的青少年打造專屬于他們的手機產品,讓孩子用的開心,家長也更放心。
青少年專屬學習手機,能否成立?
時間倒回到 2010 年初代 iPad 發布,次年的移動開發者大會上,我曾將一名 iPad 應用開發者帶到一家主流電視臺記者的鏡頭面前,當話題聊到他們的目標用戶是兒童時,記者切斷了訪談,非常堅決地告訴我,她絕對不允許孩子使用帶屏幕的設備,也不鼓勵向兒童群體推廣 iPad。
這是令我印象極其深刻的一個移動互聯網歷史上的小插曲,如今早已被網課 + 學習平板這樣的主流場景所代替。
平板之后,青少年使用手機逐漸成為主流。
根據 Piper Sandler 的一項問卷調查,87% 的青少年擁有 iPhone。十年前的調查數據中,只有 40% 的美國青少年擁有 iPhone。也就是說,十年,青少年群體的 iPhone 持有量增加了一倍多。
與此同時,面對手機成癮的問題,教育部早在兩年前就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旗幟鮮明地反對「向手機成癮投降」。
但對抗手機成癮并不容易,光靠「沒收手機」這樣的雷霆手段是不夠的,還需要春風化雨。用合適的手機幫助家長和孩子養成自律,同時還能享受到手機帶給這個世界更好的交互、豐富的知識以及各種便利。
最后,小度多年的終端硬件和市場的積累,以及 4000 萬家庭的用戶基礎,能多大程度地助力小度青禾學習手機的價值轉化,進而為小度在智能教育領域帶來第二條增長曲線?市場會給出答案。
主筆:陳壹零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