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T&F 圓桌:立體停車場解決停車難?
行路難,停車更難!如何解決停車難的問題?
之前大家有討論過停車場找車的問題,其實不只是找車難,停車更難!相對于北京,深圳停車還算幸福~ 但是在某些人群集中的場合、特殊的事件下,停車那可真是讓人頭疼的事兒!
“昨天下午在高交會附近,半個小時都找不到停車位,饒了很多圈,痛點啊!城市里停車難的問題,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案嗎?在深圳有一些地方有立體停車場,但是還沒有體驗過。不知道使用效果如何,這方面誰有經驗分享一下?”@銀東
立體停車場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其能夠充分利用城市空間,而被稱為城市空間的 “節能者”。一個小數據就知道他有多高效:傳統停車場停50輛車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電梯塔式立體停車只需50平方米,也就是說,可以達到每1平方米即停放一輛小車。
@歐文
在美國一般遇到這種立體的停車場都會有人幫你停進去,然后鑰匙留在那里。這也是我見到的美國大多數立體停車場的解決方案:專門操作,不讓車主自己操組。
@李澤暢
深圳的需要自己停,而且位置非常小,停進去之后,左右只有15CM不到的空隙。進去之前還要等調空位,拿車的時候也要調車,很麻煩,但是在市中心地帶真的很省地方。
@荊棘鳥
深圳有些地方已經有獨立的立體停車場,或者立體和平面混合停車場。
使用感受:如果旁邊剛好有地面停車位,就不會選擇立體。原因:停車和取車需要調整及等待;立體車位對較大體量車型不適合;車位窄小考驗駕駛水平;穿高跟鞋的女駕駛員停車后下軌道絕對考驗平衡力。好處:密集的城市裡可以節省空間;有專人負責調車位指導停車;等待期間可以觀看車輛移位腦補動畫音樂。疑惑:立體停車位對于有臺風的深圳,大多建在半封閉室內,對空間、環境有要求。完全敞開的空間曾有人擔心臺風天的安全。
@KR·APT
立體車庫種類分好幾種(簡易停車設備、半自動停車設備、全自動停車設備),在立體車庫的建造上,可以借鑒國外,另周邊開辟新地,建造好后關閉平面車庫,改造成休閑站或圖書館之類。
傳統的自走式停車場占地較多、容納車輛難以滿足停車需求,越來越突出的矛盾使得立體停車場尤為期待。單憑 “每1平方米即停放一輛小車” 就足夠有誘惑力,而在交互體驗上的不足就需要好好思考和努力了。
以上內容源自「Terry & Friends」創業社群,經編輯整理發布。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