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bble 手表在智能硬件圈兒算是大明星了,在深圳這片神奇的土地,為啥 Pebble 會被鄙視呢?作為智能硬件圈兒的你會不會被鄙視呢?
@Vic宋磊
Pebble Founder & CEO 去年做客 Haxlr8r 他們是 12 年五月做的眾籌,準確地說一年半的時間里出貨量累計100W ,這次眾籌也很有意思,選在了 Apple Watch 之前。
第二次創造眾籌紀錄的 Pebble Time Steel
Return rate 小解:
Return rate 是我們評判產品設計成熟度和產品可靠度的一個參考依據,一般是我們研究對手產品的弱點的時候用的數據,只收不同公司搜集的數據來加以分析的事兒,不能算是什么標準的,我們可以通過背后的數據來粗略分析產品設計、工藝、制造以及供應鏈的實力,當然也能分析其價格里面的故事,時間內的出貨量代表產品的歡迎度(這個只是參考),Return rate可以看出產品設計方面帶我成熟度或可靠性。
@Ivan Wu
多長時間里出了1million?后面的?Return rate?但就消費電子產品行業而言,一個品牌商在一年半里出貨 100 萬,出貨量只能說還 OK,那他們賣出后的?Return rate 呢?
@tesla chen
看毛利和純利,山寨賣一個億,最多成雷軍。
@Vic宋磊
山寨不能比,就國內這個手表兩三百的售價,能有多少利潤,Pebble 是最具創新的行業領導者,這點基因是硅谷企業最大的優勢。
@李嘉斌(一米)
我的看法是:國外對 Made in China 的產品先天性有偏見,歐美遼闊地域,智能穿戴產品屈指可數,當然堆在一起量就很光鮮!
@顧輝鋒
Pebble 選了 Product Design 這個類別來眾籌、很聰明。
@Ivan Wu
歐美的所謂高端產品(不代表全部)也很多位 Made in China 重申一點:我的問題只出于多年職業病,并不是對產品或品牌有不尊敬之意,相反,我尊敬他們。
來看看國內優秀廠商是怎么做的!
@小彬neo
破除純功能的繭,我想我們確實不是產品功能導向,也就是說不是強調我的硬件產品能干這個能干那個。而是跳出拼功能的思維,而是在往功能以外的兩個方向發展:
1、是做品牌,以盡可能的優化產品品質作為基礎,來做品牌以及營銷。
2、我們往軟件以及服務延伸,講故事吹牛逼,并努力實現自己吹過的牛逼。
@吳松
硬件產品如果只是單一功能與基礎能力的承載,這種產品本身沒有任何競爭力,能力同質化或是被替代太容易了,如計步器、監控之類的產品。創業公司也容易把這種單一能力的先發優勢當成核心競爭力,享受媒體紅利,一旦出現生態類公司同質化產品,就沒有機會了。
@炫姐姐
今天真正的實力大牛夜話啊!出貨量直接鄙視媒體關注度!這就是深圳!
我以前拜訪過國內的手表廠商 Weloop 規模不一般,且在創新轉型中手表和手環成熟度秒殺那些初創團隊。后者除了在媒體關注度上有優勢,其他方面且一陣子追趕呢!
互聯網中國是落后世界的,移動互聯網中國是與世界平頭并進的,物聯網則中國一定是領先世界的!
華強北走量厲害
100W...還少嗎,100W 就是創業明星了喂~!
100W...還少嗎,100W 就是創業明星了喂~!
回復 @cherry
這是品牌商的出貨量,和初創不一樣,初創公司有這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