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硬件創業者來說,生產制造一直是一個很頭痛的問題,其中 PCB 的設計與 SMT 生產將直接關系到產品的性能與質量。這篇由MIT 學者探訪深圳的硬件制造業所寫的一篇報道http://www.leiphone.com/toutiao/JYtDYanzCVooQRIF.html?tt_group_id=3575215561&tt_from=weixin_moments&iid=2335084064&app=news_article_socia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讓人頗有感觸。
“我們深圳之旅的第一站,是一家由 AQS 公司運營的小工廠,這家制造商在加州 Fremont 和深圳都設有工廠,主要工作是在電路板上安裝芯片。該工廠的機器配 備了表面裝配技術(SMT),可以利用計算機編程的氣體力學挑選芯片和其他組件,并把它們安裝在電路板上。除了成排的 SMT 機器之外,生產線上還有很多工 人,給設備編程,使用X射線測試結果,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我一直未搞懂一個問題,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我們在 layout 前做很多評審,最后在試產驗證階段還是省不了點膠這個成本,倒增加了維修成本。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我同學真機到手,三天就圖紙出來并開模了。山寨都模塊化了,可以理解為管理方法,分工合作。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貼片費用看元器件的數量,電阻電容電感等小器件算一個點,芯片等大器件算幾個點。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一般手機功能機貼片直通率都 98-99% 了,可以省 X-ray。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這些環節太費時費力費錢了,對打樣而言,這個成本太高同時不實際意義。畢竟打樣是很多散料的,同時打樣的目的是模擬量產和實現產品功能。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量產還是算點,試產一般按次或時間。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對硬創來說找 10 塊以內 SMT 樣機板子是個痛點,現在新的 WSCLP 封裝不少 SMT 不做.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創客文化基于開源硬件,山寨基于公板。我到覺得山寨挺好,傳播中國的智慧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對于整個硬件成本來說,貼片費用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關系產品質量生死。很多小貼片廠把 X-ray 檢測機都給省了,低速機+中速機+波峰焊就開始接單了。沒有 X-ray,虛焊問題無法檢測。如果下載正常,開機電流正常,那些功能機,在山寨廠是省了 X-ray。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早些年,我比較崇拜的是山寨機的更新速度,實在太快。我崇拜的快是在產品 ID 到 PDE 這個階段,反應機制很快。同時,山寨在對市場需求做出的反應也很快。山寨的快還不僅僅是省掉很多測試,這個快速響應的精神我很佩服。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點膠的確有不同用途。有些是為了可靠性,有些是彌補設計缺陷,有些是為了保密,等等。也是要根據產品。比如 QFN 器件點膠有時就是因為要改善芯片和板卡的熱縮性差異。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山寨是強力的市場驅動與資源整合,務實的拿來主意產品策略。完全開放的山寨領域,短期內形成的同質化惡性價格戰,沒有辦法創新與差異化,以犧牲產品質量獲得的價格優勢也搞死了自己。現在很多產品還在重復昨天的故事。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維修成本是個問題,但從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不可靠性。 在產品上點膠不一定就是壞事,而且膠也有很多用途,例如導熱、防水、結合等。在結構設計上如果為了減少產品厚度,就得盡量減少對螺絲的使用。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大概三年前,我還看到有山寨機用手工貼片。比較好的廠有兩臺泛用機,一臺高速機,X-ray 也只能抽檢。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關于快,這是一個商業的選擇。 我覺得所有人做一個事情的本質的速度都差不多。山寨的快是在于把很多測試的環節和品質 Cost Out 。帶來的是品質、穩定性的犧牲。那個時候,洶涌澎湃的紅利期帶來的需求。完全不需要考慮積累,考慮品牌。只需要把東西做出來丟市場就可以了,用戶需要的東西也就是那個水平的而已。任何的選擇,都是基于時代需求把握和合理 Offer 的選擇。 山寨最強大的地方是根本上的創業者精神。山寨把握細分需求、快速決策、All in 投入、不分晝夜的工作,一切因為預期的利益收益驅動。 山寨的生態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把山寨的精神和互聯網的產品執著結合,會形成最強大的產品生態。山寨是一種管理方法,山寨的問題來自與在山寨中的人,一切的問題都是人。
電子產品的線路板基本都是這么生產出來的,這里只是 MIT 走訪所見,代表不了全部意見。里面提及的是個生態鏈而不僅僅是一家公司。 這個 SMT 工廠有他獨到的管理方式,現在拼的也是管理。更多說得是深圳這個生態圈好,目前很多工廠都是在努力夾縫中求生存,所以那個 MIT 調研適合給老外看。良好的設計就可以避免 SMT 芯片點膠也能保障可靠性?
回復 @陳慶祿KR
早些年,我們是用點來計算 SMT 成本,2-3 個引腳算一個點,以此類推,手插算 4 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