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將生意還給線下的實體店的橋梁」,美國全能版的餓了么是這樣定位自己的
我一直不算是一個 O2O 的簇擁,不過前些日子 Verge 上一家叫做 Postmates 的一小時送達公司引起了我的興趣。
Postmates 說起來很簡單:比如你想喝杯星巴克,可是星巴克才不給你送外賣,你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懶得出門,于是你打開 Postmates 在上面下個單,它會幫你匹配個愿意做這個事情的人,幫你去買了送上門來,你只要付錢給他就可以了。
干洗、取件、買東西,總之花錢找人替你跑腿,這聽起來是挺有錢任性的一個小眾服務,不過愿意為這個付錢的人卻真是不在少數,隨著上周 Postmates 宣布擴張到額外 10 個城市,它現在已經在美國的近 40 個大城市提供服務,年營收額也一路飆升至 1400 萬美金。先不說這是否是一個誘人的數字,真正引起我興趣的是它的創始人 Bastian 把 Postmates 定位在「將生意還給線下的實體店的橋梁」這樣一個角色。
「人們終究還是希望享受有特色的服務。如果他們發現他們可以用和亞馬遜相似的價格,在幾個小時里就拿到東西,那么將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在本地消費?!?/b>
人變得越來越懶,越來越珍惜自己的時間,所以越來越多的人直接選擇購買可以在網上購買的東西,而不再光顧家門口附近的實體店,但不是每家店都提供得起類似亞馬遜(Amazon)在線訂購、一小時送貨上門的服務。

Postmates 就嘗試在提供線上下單,尋找愿意的人幫忙送貨的這種服務,讓所有這些線下的實體店都可以不用擔心自己花昂貴的成本,而是只要在 Postmates 的網站上添加一個按鈕就足夠了。Bastian 說:「人們終究還是希望享受有特色的服務。如果他們發現他們可以用和亞馬遜相似的價格,在幾個小時里就拿到東西,那么將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在本地消費,我們希望讓更多的人可以選擇在家門口的線下實體店消費」?;谶@個思路,Postmates 的網站將在未來更多得融入本地的特色推薦。
如果說 Airbnb 匹配的是房屋、優步匹配的是私家車,那么 Postmates 在匹配的就是時間。
看起來 Postmates 像是 O2O,但實際卻是一個挺典型的共享經濟。如果說 Airbnb 匹配的是房屋、優步(Uber)匹配的是私家車,那么 Postmates 在匹配的就是時間:讓有時間的人替不愿花時間的人辦事。不過把 Postmates 看起來如此簡單的事情做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細心的想了一下,僅僅是買杯咖啡這么簡單的事情,你就涉及到星巴克店員、代購人、購買者三個不同的角色,過程中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出錯,但 Postmates 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扮演的是一個「場外」角色,它并不是一個網店,更不是一家有送貨人員的物流公司,所以怎么保證這件事情有效的做對就變得非常困難。但就像 Airbnb、優步最終找到了維持秩序的方法一樣,Postmates 也在試圖通過和一些商家的聯合來保證服務的質量,尋找自己的方法。
這讓我想到了風口浪尖上的餓了么,它在做的事情其實就有點像是吃貨版的 Postmates,將很多附近餐廳的生意搬到了大家的餐桌、辦公桌上,只是不同的是餓了么在國內能夠負擔用自己的送貨團隊,這是在人工昂貴的美國想都不敢想的事情。Postmates 算是替這些自己養團隊的 O2O 做了先鋒,找有時間的人替愿意花錢的人辦事,如果能夠找到有效的協調這些人的辦法,對于國內的 O2O 來講還是蠻值得參考的一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