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幫創投創始合伙人蔣濤:IDC 法則,走出硬件死亡谷

軟件工程師摻和硬件開發?這群技術大神想用軟件定義硬件
Ruff 是一個專為硬件應用開發而設計的 JavaScript 運行時,幫助開發者快速的開發出想要的智能硬件。
從互聯網到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大家認可的未來方向,IoT 這個詞已經說了很多年,然而它并沒有人們預想的那樣迅速。
很多人只是簡單地認為「智能硬件」就是把「 I 」層面的東西與「 T 」的層面的東西結合,實現「軟硬結合」,就成為「 IoT 」了——以為把原有的電子產品裝上一個 Wi-Fi 或其他通訊模塊,再連上手機 app 后,就是 IoT 了,或者以為做單片機開發的人已經把功能都做完了,只要把硬件設備聯網,就算 IoT 了。
然而,聯網并不是智能硬件的全部,智能硬件應該解決的是,硬件和真實世界的交互。那為什么現在的硬件做不到呢?

· 自從「智能硬件」這個詞出現,我們談「軟硬結合」也有三年了。
無論對于硬件開發者還是軟件開發者,硬件應用開發的門檻還太高了。
首先,硬件和軟件應用完全就是兩套詞匯表。比如,做硬件的人關心的是 GPIO、I2C、時序、驅動等,而做應用的人關心的是,需求、用戶體驗、高可用性、系統架構等。
即便是只在硬件開發領域,做系統的和做硬件的也是不同的話語體系,有人關注進程,有人關注晶振;有人關注嵌入式系統,有人關注 PCB……
這就是軟硬件之間的鴻溝,讓一個人同時具備硬件和應用兩套技能,是很高的要求。
其次,市面上快速開發出智能硬件應用的工具并不理想。樹莓派固然很好,但是依然需要寫 C 寫驅動,搞定內存管理、進程調度、異步 I/O 的這些問題。 對于一個不懂嵌入式開發的人來說,光是一個對 GPIO 口進行高電頻變低電頻的操作,就足以讓開發者不知所措。
再次,智能硬件行業,應用數量依然太少,開發者生態沒有起來。除了聯網,開發者想多做一點事情都很難。可能是因為嵌入式開發難的痛點太痛,開發者數量和質量都跟不上智能硬件發展下日益增長的需求。
生態沒跟上,獨自作戰的各個廠家就要從劃一塊內存開始,編寫驅動,寫底層程序,制作水平參差不齊的硬件應用產品,效率之低可以想象。很多東西即便開發者再熟悉,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可能就要重新做一遍,比如,常見的網絡協議要移植,常見的驅動要編寫,「重復造輪子」的現象十分嚴重。
就像 Nokia 和早期的功能機時代,很多人都想編寫手機應用,但只有很少量的程序員有能力編寫手機應用。

· Symbian 時代的 app 開發
改變,需要更好的軟件抽象、更科學的開發方法、更適合應用開發的編程語言。需要有分工,讓應用開發者只關注應用,系統開發者只關注系統。
有了 iOS 和 Android,應用開發的門檻降了下來,大量的程序員涌了進來,才有了我們看到的移動互聯網的繁榮,也才有了微信等爆款應用。
在硬件應用開發領域,有沒有類似 iOS 和 Android 的平臺,可以解決同樣的問題,降低硬件應用開發的門檻,讓更多有應用開發能力的人進入到這個領域呢?
我們遇到了 Ruff。
一個專為硬件應用開發而設計的 JavaScript 運行時,幫助開發者快速的開發出想要的智能硬件。
Any application that can be written in JavaScript, will eventually be written in JavaScript...
——Jeff Atwood

· 知名技術博客作家、Stack Overflow 創始人 Jeff Atwood
選擇 JavaScript 作為程序設計語言
Ruff 選擇了程序員基數龐大、唯一的全棧語言 JavaScript 作為程序設計的語言。對硬件進行了抽象,使用了基于事件驅動、異步 I/O 的模型,使硬件開發變得輕量而且高效。一個軟件開發工程師,通過 Ruff 可以成為一個全棧工程師。

· 用全棧語言 JavaScript 打造 Ruff。
提供一個讓開發更為簡單的工具
通過 Ruff,開發者無需成為上懂應用開發,中懂網絡,下懂 CPU 的全能者,也無需看復雜的電路圖和數據手冊。一個只有軟件開發經驗的開發者可以輕松開發硬件,驅動程序員則可以編寫驅動,發布到軟件倉庫。
提供一個物聯網開發平臺
Ruff 為開發者提供了完善的開發服務。從項目生產、軟件包管理、應用管理、外設管理到固件管理等一系列現代軟件開發方式。PC 端完成開發,無需燒板子,提升開發者的開發效率。
開放的軟件倉庫,無限拓展。驅動、軟件包、通信、協議等不斷拓展軟件倉庫內容。
提供完善的測試框架,支持 assert、test、mock 等模塊支持,在開發機上測試邏輯,硬件測試也能 TDD。

· Ruff 開發套件,現已開放預定
這個產品背后的技術團隊,不是一個網紅,是一群網紅,還有一個網紅投資人。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團隊,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創業故事。
Ruff 的創始人 Roy Li 其實有一個更被廣泛接受的 title:「黑客網紅」。兩年前他的簡歷是這樣寫的:Roy Li(人稱厲哥) 加拿大籍華人,微信公眾號人生如戲( mintshow )作者;黑客、開發者、創業者,經歷豐富,現已退休,在加拿大開一個團購網養老。
上個月深圳灣邀請 Roy 參加「WARE 2016 新硬件生態大會」,再用起「網紅」這個 title 時,反而被他吐槽了,「我不是網紅,我是創業者」,他現在有了另一個更讓他驕傲的身份——Ruff 創始人。
Ruff 的團隊是清一色的技術出身,核心技術團隊更是讓很多初創團隊看著流口水:
DK,Roy 的同學,曾創業做了一家游戲公司,聽完 Roy 的想法后,不久便決定放棄游戲公司,拉上當時公司的 CTO 老牛加入 Ruff。
鄭曄,MOCO 框架作者、Oracle Duke 選擇獎獲得者。Roy 用一段 Lisp 代碼秀了一個 Demo 之后,鄭曄就成為了 Ruff CTO。
周愛民,國內軟件開發界資深架構師、軟件工程師,1996 年起開始涉足商業軟件領域開發,有近 20 年軟件開發與架構、項目管理、團隊建設的經驗,曾任盛大網絡平臺架構師、支付寶業務架構師、豌豆莢架構師等職,是 Borland Delphi 產品技術專家,也是 Qomo、N4C 等開源項目的發起者。2003 年 5 月被美國 Borland 公司授予「Borland Delphi 產品專家」稱號,并授予「論壇特別貢獻獎」。至今已經出版了《Delphi 源代碼分析》、《JavaScript 語言精髓與編程實踐》、《大道至簡——軟件工程實踐者的思想》、《大道至易——實踐者的思想》等書。如今也被 Roy 挖來了。
團隊齊活兒了,下面就是找錢了,天使投資人里面誰能看懂開發者服務的項目呢? Roy 想到了 CSDN 創始人蔣濤。 蔣濤只問了一句:「你們公司注冊了沒有?」在得知公司還沒注冊后便說:「個人賬號拿來,我明天給你打錢。」
· Ruff 創始人 Roy (右)與極客幫創始合伙人、CSDN 創始人蔣濤(中)、以及卓翼科技董事長夏傳武,做客「WARE 2016 新硬件生態大會」,暢聊新硬件生態下的軟硬結合。
讓軟件開發者可以開發硬件,這是一個增量市場
Ruff 的創始人 Roy 在博客里這樣寫道:
「滴滴的切入點是讓出租車裝個軟件, 諾基亞的切入點是讓現有的手機應用開發者做塞班開發…… 然而這些注定不會有卵用。 Uber 告訴我們,只有讓不開出租車的人去開出租車才能更好解決出行問題,Airbnb 告訴我們,只有讓不開酒店的人開酒店才能更好解決旅行住宿問題。在塞班有了 70% 以上市場的情況下,通過讓互聯網的 Java 工程師進來開發應用,安卓讓移動互聯網全面爆發了。」
Ruff 做的事情就是讓軟件定義硬件,讓軟件開發者可以開發硬件。這是一個增量市場。
在互聯網領域,過去十多年我們看到了很多軟件開發者,借助平臺生態的發展之勢,快速成長起來;而在硬件領域,我們看到原有的以制造為基礎的硬件生態,正在有更多更豐富的平臺服務商出現,他們在推動著應用開發者更快更容易的開發硬件,也推動著這個生態的繁榮。
讓軟件開發者可以開發硬件,這是一個增量市場。干這個事情的,背后不是一個程序員網紅,是一群程序員網紅~
「對待軟件嚴肅認真的人,應該制造自己專屬的硬件」
哪里可以購買?
可以去他們官網訂購:ruff.io
可以去他們官網訂購:ruff.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