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雞肋、我的雞湯:看鴻海富士康收購微軟功能手機事業

買了夏普,又買諾基亞!鴻海的真實想法都在這里...
買下 Nokia,等于富智康集團立即建布全球的市場銷售平臺與渠道,為鴻海富士康集團轉型服務科技公司躍進好一大步,只差臨門一腳了。
這兩天臺灣電子行業看什么?要看的東西太多了。
鴻海又有事了,上周傳出的微軟 Microsoft 出售諾基亞功能手機事業(Feature Phone)消息,并且該消息被確認屬實。
有個朋友在消息公布的第一時間在微信發文:「富士康出局!」,但幾分鐘后,他又發文:「沒看清楚,還是富士康拿到了」。
這個交易的復雜程度,讓很多媒體花了一番功夫才搞清楚。
這個交易的買家有兩個,一個是位于芬蘭的 HMD Global,Oy,一個是鴻海富智康;交易關系人有四個:微軟、諾基亞的 Nokia Technologies、鴻海富智康、HMD Global,Oy。
就業務功能來看,HMD 會負責產品品牌營銷,富智康全資持股的TNS 會負責市場渠道銷售,富智康會負責設計生產制造。
而誰是諾基亞品牌手機產品線的經營者?就只有一個:鴻海。
事實上,在這個新聞出來之后,很多人都在問:「鴻海要發展自有品牌手機了嗎?」
由此所衍生的討論是,此交易案之所以這么復雜的原因,在于鴻海為了引發品牌客戶的疑慮,所以,只能迂回再迂回。
只不過,19 日臺灣『天下雜志』的資深記者嚴珮華獨家專訪富士康董事長童文欣,說清楚了很多事情。此篇報導內容如下:
鴻海集團董事長繼郭臺銘上月入股日本夏普之后,再次出手買下品牌手機大廠 Nokia。美國微軟(Microsoft)兩年前才以約54.5 億歐元買下 Nokia,如今富智康以 3.3 億美元原價的 5.4% 左右取得 Nokia。為什么鴻海集團要買下 Nokia?對鴻海影響是什么?
此次投資案主要公司 —— 鴻海第一大次集團富智康國際 (FIH Mobile Limited) 董事長童文欣,接受『天下雜志』專訪表示,鴻海收購 Nokia 是整體鴻海集團供應鏈向價值鏈延伸,除功能手機外,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將會向智能手機進軍。
但他表示,富智康并未取得 Nokia 的品牌,而是合作的新創公司 HMD Global,Oy 取得品牌授權。富智康集團取得制造、生產、銷售、售后服務。此一創新合作方式,比富智康直接取得品牌,更有利富智康集團,因為富智康也為其他品牌代工,包括小米、華為、蘋果等。
以下是與童文欣專訪主要內容:
問: 為什么會想買下 Nokia?主要目的?
答: 鴻海集團供應價值鏈由工廠內硬件制造,延伸到工廠外的設計、銷售、服務價值最后幾里路是重要的策略。
這個交易案是富智康收購微軟手機業務的制造、銷售和分銷部門。對鴻海而言,因此立即取得 Nokia 在全球 40-50 個國家的銷售團隊與分銷部門的銷售平臺與渠道。由于這個銷售渠道團隊達數百人,對全球渠道布建與操作提供了相當完整與專業的團隊,買下 Nokia,等于富智康集團立即布局全球的市場銷售平臺與渠道,為鴻海富士康集團轉型服務科技公司躍進一大步,只差臨門一腳了。
另外,富智康在制造上除了取得越南的組裝工廠,可與原來為Nokia 生產模組、越南組裝分工,重新調配,完成生產制造一條龍服務。
問: 為何看中功能性手機?會跨智能型手機嗎?
答: 盡管全球功能性手機占有率不大,但需求量仍相對穩定,特別是 Nokia 過去是功能性手機的霸主。預估全球 3-4 億部的功能性手機量上,Nokia 手機約達 1 億部,占全球 1/3 到 1/4。除了歐洲外,在新興市場如中東、非洲、東南亞、印度等,打電話的功能性手機市場需求仍大。
這次由功能性手機開始,主要由原來微軟與 Nokia 簽訂的智能手機授權生產合約到今年十月份到期,因此,等合約到期后,預估今年年底、明年將會跨入智能型手機設計、制造生產、銷售、服務等。
問: 這次的交易,談了多久? 成交的關鍵是什么?
答: 我們大概談了半年以上。(這個時間與鴻海集團買進日本Sharp 時間重疊)
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HMD 芬蘭這家新創公司,該公司由芬蘭Nokia 原來的高層主管加微軟負責電信業務主管獨立出來的,HMD 是微軟熟悉的團隊,更有富智康原來 Nokia 負責供應鏈多年合作的主管。在兩邊都信任的 HMD 穿針引線下,于是很快的達成交易。這一次是由微軟與芬蘭公司 HMD 達成協議。由富智康英屬子公司 TNS Limited,再與 Nokia 與 HMD 簽約。
問:富智康是否取得 Nokia 的品牌?
答: 由新創公司 HMD 取得 Nokia 的品牌授權。HMD 出資2000 萬美元,負責手機及平板電腦業務的品牌授權、定位、營銷、行銷等。HMD 團隊有電信部門主管,非常熟悉全球電信運營商手機品牌,操作上是老手,由他們負責全力的發揮。富智康國際出資 3.3 億美元負責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銷售、售后服務,兩方面的合作互補相輔相成。這是一個創新的合作模式,未來兩方面會密切合作。
據悉,HMD 新創公司不需燒錢,屬于輕資產模式,更加重人脈與專業。這樣的模式與小米非常類似,若未來其他客戶只做品牌,將其交由富智康,也有利富智康的客戶擴大。
根據雙方合作協議,品牌使用效期至 2027 年 3 月 31 日止,或是 HMD、富智康推出諾基亞品牌首款產品 10 周年止。
問: 今年底、明年推出 Nokia 智能手機設計、制造部份有何不同?
答: 最大的不同是 Nokia 在 Android 系統是缺失的。現在全球前十名的智能型手機品牌除了 Apple 的 iOS 系統外,其余都是 Android 系統,因此,未來 Nokia 智能型手機會全力發展 Android 系統。以 Nokia 的品牌手機知名度,以及在功能性手機上的體量,新興市場的穩定地位,相信很快就有相當大發展空間。
問: 鴻海集團入股日本 Sharp 取得面板,該面板將會用于 Nokia 手機上嗎?
答: 站在鴻海集團的角度,面板是戰略物資,也是手機最重要的零組件,未來 Nokia 采用 Sharp 面板,不僅可以增加 Nokia 手機的品質,更可以為 Sharp 面板增加出海口。
『天下雜志』內容網頁鏈接在此請參考(大陸朋友可能需要翻墻查看)。
負責此一報導的嚴珮華小姐是臺灣科技業資深記者,除了熟悉鴻海集團運作布局外,更重要的是,她是極少數被鴻海集團高層認定的記者,因此,這篇富智康董事長童文欣的專訪,不但是獨家,也幾乎可以代表鴻海集團的想法。
這其中可以看到的幾個重點,解開了這幾天外界猜測的疑問,包括了:
1.諾基亞品牌智能型手機將問市
2.諾基亞品牌智能型手機將采用 Android 平臺
3.鴻海集團布局全球品牌銷售渠道
4.希望讓諾基亞成為夏普面板的出海口之一
3.5 億美元的交易(假設 HMD 的 2,000 萬美元也是鴻海出的),讓鴻海集團布局多了一個諾基亞品牌,這買賣值得嗎?
相較于早年明基買西門子手機事業,甚至于相較于鴻海同時進行的夏普投資案,可以說,這是一個不貴的實驗。
至于是不是發展品牌、與既有客戶的沖突等等,鴻海自有應對,不用太替他擔心。
品牌,并不是鴻海關心的事,但除了生產制造,鴻海想做更多,這是可以確定的。
童文欣在專訪中說的這一段話,或許就是鴻海想做的事:
「對鴻海而言,立即取得 Nokia 在全球 40-50 個國家的銷售團隊與分銷部門的銷售平臺與渠道。由于這個銷售渠道團隊達數百人,對全球渠道布建與操作相當完整與專業,買下 Nokia,等于富智康集團立即建布全球的市場銷售平臺與渠道,為鴻海富士康集團轉型服務科技公司躍進好一大步,只差臨門一腳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TWicic 懂灣灣,由深圳灣編輯整理發布。
責任編輯:柳雪
富士康這幾年越來越對。前后的步伐越來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