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土曼歸來—— 我們如何跳過供應鏈的坑

「硬件創業公司找供應商就像談戀愛,門當戶對很重要」——一位供應鏈老兵的箴言
研發、市場是初創公司起初的重點,而供應鏈管理關乎公司后續的持久發展
編者按:本文內容整理自鄭瑞庭(云啟資本副總裁)在「云啟創業 BBQ」中的演講。
演講者信息:鄭瑞庭先生 2000 年畢業于國立交通大學(中國臺灣)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后進入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擔任奈米工程開發研究員; 2004 年進入富士康體系工作,2014 年離開,十年間專注液晶面板行業,歷經研發,產線工程產品管理,供應鏈管理,工廠管理,銷售業務等多項職務歷練,擁有多年產品生產經驗,非常熟悉產品開發流程管理,并累積多年供應鏈資源; 2015 進入云啟資本專職于投后供應鏈服務。
什么是供應鏈管理?
什么是供應鏈管理?簡單的來說,供應鏈就是一個生產制造的過程,從原料采購-制造成半成品-將半成品集中到組裝廠組裝-成品。除了生產制造,供應鏈還包括分銷、配銷環節,目前的電商模式已將這些環節大大縮短。
經濟學家 Michael Porter 曾說過,供應鏈其實就是一條價值鏈,供應鏈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在為產品增加附加值。比如從原料到半成品的這個過程,產品的價值就得到了提升。如何對每個階段的價值進行分配,是供應鏈管理中最為重要的工作。

新創公司一般將精力集中兩個方向,一是研發,二是市場營銷。相對來說,制造和供應鏈體系是初創團隊較為薄弱的地方。掌握市場趨勢是公司起步的重要工作,但供應鏈關系到公司后續的發展以及能否做好客戶服務,所以供應鏈的后續補強十分有必要。
整個供應鏈的過程其實是三種資訊的流動:需求量的多少(你需要制造多少的產品)、如何配送、如何處理應收應付賬款。這些信息流組成了一個復雜的網絡。
創業公司供應鏈管理前期需要具備的三個核心人物
找不到好的供應商,或者現有供應商的價格、品質、服務不能滿足需求,是讓許多初創公司頭疼的問題。其實,一般成熟的公司,包括聯想、華為、索尼等,他們為了能夠選擇合適的供應商,會專門建立一個評估供應商的委員會,并且由三種專長的人員組成,包括技術研發人員、品管、采購人員。
那么,這三種人關心的是什么?
技術研發人員:他們關心的是供應商能否提供足夠多的工程服務,除了 Data site ,他們希望供應商能開放算法,或者是提供初始的測試電路圖,做好機構部分的圖片履歷等等。好的供應商有助于加快技術研發人員的設計開發進度。
品管:品管注重的是合作關系,即能否向供應商拿到好的交期、付款條件,以及供應商的產能是否能滿足公司未來的需求。產品量產之后,能否保證產品品質也是品管對供應商的其中一個重要考量,因為產品質量問題將導致客訴的產生,這關乎客戶滿意度以及公司的對外形象。
采購:采購往往與研發、品管的需求相抵觸,采購希望盡量拿到低成本,他們可能會采用節省原物料的設計方式,導致產品無法達到研發設計或規格上的要求;亦或是采取節省人力的辦法,則會犧牲一部分的品管檢測,導致產品質量下降。
另外,若單從成本考量供應商,公司后期將會面臨更大的風險;單考慮研發的設計和要求,往往造成曲高和寡,高規格下的高成本將導致產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所以平衡這三者的利益關系尤為重要,這也是為什么大型公司往往會基于三者對供應商的評價,對供應商做出評分并作為取舍標準。
供應鏈到底管什么?
管理好供應鏈,有以下關鍵點:
交期的滿足:其重要性遠遠大于初始成本的要求。對于新創公司而言,沒有足夠的貨滿足消費者需求,是最不樂觀的。
其次是降低成本,成本每降低一部分,就代表公司能獲得多一部分的利潤。所以議價是采購工作的重中之重,當然是在保證一定規格和品質的前提下。
庫存水位的管控,在我們跟供應商能充分運作的情況下,自身的庫存水位以及供應商備料的庫存水位都是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你的產品還未賣出去(變現)時,這些庫存水位成本在財務報表上將一直以負債的形式呈現。

供應鏈人的腦袋里想的都是流程、表單以及系統,他們會盡量避免一些錯誤的成本發生。例如,對設計的修改是工程常有事情。如這件事情沒能及時傳達到供應商,備錯料、混料將造成重工的成本,這比新做一個產品的成本還高,更不用說到了市場上以及消費者手中,還要做一些回收和善后處理。
所以,掌握這三個關鍵點,用良好的管理系統、流程來管理供應鏈,避免錯誤的發生,能讓公司更具優勢。
找供應商就像談戀愛
在鄭瑞庭看來,找供應商就好比談戀愛,與供應商的合作是一個「門當戶對」的過程。以他自身經歷為例,假如在找一個鋁壓鑄的供應商時,他首先會向朋友尋求推薦,因為關系的存在讓他更有信心,也更有安全感。另外,團隊本身就具備相關的經驗和人脈是一種不錯的情況。最差的情況也就是,到阿里巴巴上搜尋一堆結果, 選擇價格便宜且相對較近的供應商并逐一詢問和挑選。
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當你與供應商初步認識后,其實是一個相互觀望的過程。你和供應商腦袋里想的完全是兩碼事,更深入的合作需要互相之間的洽談與相互了解。
對于新創公司是否要找富士康作為供應商,鄭瑞庭表示,新創公司的產品量在初始的時候并不十分充足,尋找像富士康這樣的大體系作為供應商,其實風險十分大。「一家新創公司是你的所有,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上面,你是不允許失敗的,而對于這些供應商來說,你只是它眾多客戶中的其中一個小客戶,它很有可能在哪一天轉變政策讓你犧牲掉,或者是在出現緊急情況時,你無法聯絡到一個具有決策權的人來幫你解決問題,這對你的公司具有非常大的殺傷力?!?/b>

「當然,之后你的公司規模有了一定成長后,那就是 Welcome seeking resources,你可以給許多供應鏈做一個排配、分配或者是競合游戲。」鄭瑞庭如是說。
本文資料來源:云啟資本
「云啟資本」是一家專注于云計算以及大數據、智能硬件、金融科技和企業間交易服務(B2B)的早、中期投資的創投基金,公司致力于挖掘有價值的處于初創期的創業公司,提供資金以及各種資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