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形機器人」就是為了造 T-800 嗎?我們還是通過 ASIMO 和 Atlas 認識「人形機器人」吧

離商業(yè)化不遠的雙足機器人 Cassie,或許能成為日后的快遞小哥
那些帶輪子的快遞機器人可能得讓開了。
與傳統(tǒng)輪式、履帶式、多足機器人相比,采用雙足設計的機器人更能勝任各類復雜的地形。在深圳灣此前的報道里就有說道,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是為了迎合人類的行為模式建造的,例如臺階的設計就是為了方便人類雙足行走,雙足機器人則能夠很好的完成上臺階這樣的動作,也能代替人類完成更多的任務。
相應的,雙足機器人需更強的運動控制技術。近日,美國 Agility Robotics 公司推出旗下全新雙足機器人 Cassie,它相當于只取人體結構的下半身,即髖部和雙腿,以模仿人類的步態(tài)方式移動,或?qū)迷谔诫U、救災甚至是送快遞這樣的使用場景中。

或許你對 Agility Robotics 這家公司并不那么熟悉,那我們來說說其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Jonathan Hurst,他有著十來年的機器人設計經(jīng)驗,身兼俄勒岡大學(OSU)教授的他曾帶領學生團隊完成多個雙足機器人項目,其中就有谷歌的 ATRIAS,密歇根大學項目 MABEL 以及 MARLO,而這家公司的團隊也主要由 ATRIAS 和 MARLO 工作的人員組成。
Hurst 表示,ATRIAS 隱含大量精密的技術和設計,依靠地面的反作用力和質(zhì)心動力,成為了第一個實現(xiàn)類人步態(tài)行走的機器人,但除了科學試驗外,并不能很好適用于其他領域。Cassie 則在借鑒 ATRIAS 的技術基礎上,經(jīng)過設計、電機、算法上的改進,使得最終版本在動能的利用率、靈活程度上有了大幅度提升。
不同于 ATRIAS 的是,Cassie 的腳踝上設有電機,在能量供應足夠的情況下能保持站立的姿勢,而不必像 ATRIAS 那樣以原地踏步的方式來維持身體平衡。

· Cassie 的最終形態(tài)是帶上保護罩的
另外,為擴充自身的靈活度,Cassie 髖關節(jié)與人類一樣有三個自由度,每條腿上還增加了兩個自由度,能實現(xiàn)前后、左右自由行走和轉動。
在 Cassie 的演示視頻中,我們能看到,Cassie 能夠在平地、泥地、草坪中行走自如,在實驗員的干擾下(也就是用腳踢),以及搖晃的碼頭岸邊,依舊能保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而 Cassie 從零開始學步到如今這個程度,也就花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成本是制約雙足機器人商業(yè)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Agility Robotics 表示,希望能將成本控制在 10 萬美元左右,他們的第一批客戶主要瞄準的是科研院校,后續(xù)逐漸延伸到商業(yè)客戶。其中,將 Cassie 應用在快遞包裹的運輸上已在他們主要規(guī)劃的藍圖內(nèi),意圖在于減少消費者花在出門購物上的時間,騰出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并減少能源的使用。想象一下,Cassie 這樣的雙足機器人能爬樓梯上來將快遞送到家門口也是挺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