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在設計人形機器人時,外部結構和內部性能如何做出平衡?| 活動回顧
人形機器人的設計就是場博弈。
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發展,機器人市場正變得越來越大,尤其是在服務型機器人領域,涌現了大量優秀的創業團隊。這些團隊在開發機器人產品的過程中,他們遇到的最困難的問題之一,就是外形結構與功能需求之間的平衡。
2 月 23 日 晚七點,在 ACT Lab 和深圳灣聯合舉辦的第一節機器人工業設計主題課程里,煕元設計創始人兼 CEO 羅葉結合了他十年的產品設計、市場管理經驗,通過具體的機器人設計案例,向在場的機器人領域從業者分享人形機器人的工業設計之道。
分享嘉賓, 煕元設計創始人兼 CEO 羅葉
引導客戶,逐步實現他們心中的完美設計
早些年,機器人市場還未成熟,市面上出現了很多設計得十分尷尬的機器人產品。當時的機器人制造商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產品的功能實現上,對外形設計沒有花多少時間考慮,更不用說對用戶體驗和使用場景的分析。
不過隨著人們對機器人,尤其是服務型機器認知水平的提高,那些設計得太「隨便」的機器人產品正逐漸被消費者淘汰。
羅葉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它跟人的三觀是緊密相連的,但不是所有的機器人開發者都能夠用準確的語言,將他們心目中的「完美」機器人描述給設計師。

看到這些機器人,尷尬癌都要犯了......
在設計樂聚的 Talos 機器人時,羅葉為樂聚的工程師們歸納了現今服務型機器人外觀設計的三個元素:
- 一是,酷炫風格。酷炫的機器人在外觀上的體現是有更多的棱角,鋒芒畢露,適合有闖勁的初創公司,但它的缺點是無法擴展到更廣泛的人群,受眾面窄;
- 二是,數碼風格。智能手機就是典型的數碼風格,擁有平滑的線條和舒適的手感,讓用戶產生親近感,但是外觀比較中庸;
- 三是,圓潤風格。圓潤的外表加上充滿未來感的曲線,更適合概念化的產品設計,視覺張力強,但是圓形的結構不容易生產加工,而且成本高。
結合客戶的需求,并經過逐步地引導,樂聚 Talos 最終選擇了更加有親和力的方案,最終形成了 Talos 如今的外觀。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功能和結構之間的妥協
機器人的工業設計不只是按照開發人員想象中機器人的樣子設計那么簡單,其實在整個機器人開發階段,設計師都要參與進來,和技術人員共同確認產品功能和結構的平衡點。
Talos 機器人最大的特點是可以依靠兩足自主行走,為了實現此功能,技術人員不得不在機器人身上嵌入大量的舵機,用于控制關節的運動。同時為了滿足機器人機身外部結構全覆蓋的需求,羅葉將機器人的外觀設計得更加圓潤和飽滿,用以容納舵機和內部機械結構。

在設計外觀時,時刻要考慮機器人的功能實現和機械結構
為了保證連接的機械結構不會相互干涉,相互摩擦,羅葉對機械部件運動的角度范圍和關節的開合進行了大量的模擬,并在關節的連接處留了足夠的空隙,用于機械運動的緩沖。
同時,全覆蓋的設計會讓機器人骨架在運動受到限制,所以在機器人設計之初就要通過骨架模型以及實物判斷機器人的運動情況,然后不斷重復修正模型,調整結構位置,并且讓結構工程師檢查,每次的修復是否會帶來新的干涉,直到實物最終成型。
深入使用場景,分析用戶群體
不論是對開發者還是設計師,優秀的機器人工業設計不是隨便拍拍腦門就能空想出來,而是要研究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分析目標用戶的行為習慣,從中找到機器人的設計靈感。
上海元趣信息技術公司「How are you」機器人的定位是兒童陪護機器人,所以羅葉在設計「How are you」時,采用了對兒童更加安全,更加友好的結構和材料。無棱角的圓潤外觀防止小孩在奔跑打鬧時發生磕碰,機器人選取的是防火防高溫的材料,保證了機器人的安全性,外表用硅膠材質覆蓋,用戶接觸起來更加得舒適。
值得一說的是,有了三星 Note 7 的前車之鑒,為了防止內部電池出現意外,羅葉為該機器人選擇的外部材料有強大的防爆功能,當內部發生爆炸時,外部結構不會被炸成碎片,只會形成一個鼓包,將危險系數降到了最低。

有沒有讓你想起小時候玩的「東南西北折紙」?
在講到為樂視設計講故事的機器人「樂小寶口袋故事屋」時,羅葉說,他從小時候玩的「東南西北折紙」中找到了靈感,將「樂小寶」設計成類似「東南西北折紙」的金字塔形。他希望不單單是小孩會喜歡這樣的講故事機器人,而且想讓家長從這種懷舊的設計中找到情感共鳴,實現大人與小孩的情感傳遞。此時,機器人便不在是一個滿足用戶簡單需求的工具,而變成情感交流的媒介。
從制造轉向創造,國內的機器人工業設計要自信起來
在最后的討論環節,有觀眾向羅葉提問,如今國內機器人設計同質化嚴重,在普通消費者眼里,大量的機器人產品長得都一個樣子,那么如何在趨同的工業設計中讓機器人產品更差異化?
對此,羅葉表示:「這些機器人創業團隊采用大眾的外觀設計,從而讓自家的產品更加保險,其實,歸根結底,是他們對自己產品的不自信。只要是認認真真地做產品,誠心誠意地搞好設計,消費者們是能夠看到開發者的誠意。」
國家提出「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不是滿足基本的用戶需求,解決簡單的問題,就能夠實現「創造」的跨越,機器人創業者需要勇氣和自信去跨出「創新」的那一步。
在場觀眾正在向羅葉提問
課程結束后,機器人創業者與羅葉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