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4Q16 全球可穿戴銷量數據出爐:小米超蘋果成黑馬,市場并沒有想象中糟糕
可穿戴主場依舊是巨頭的主場
前陣子,智能手表鼻祖 Pebble 被 Fitbit 以 2300 萬美元低價收購的消息讓原本就對可穿戴不看好的人更是唏噓,整片市場似乎彌漫著一股「藥丸」的氣息。 可穿戴市場到底是不是在走下坡路, 最終還是要看數據說話。
3 月 2 日,國際數據公司 IDC 發布了全球可穿戴市場研究報告,據統計,全球可穿戴設備在 2016 年第四季度(4Q16)的出貨量多達 3390 萬臺,同比增長 16.9%,創下歷史新高。另外,可穿戴設備在 2016 全年的出貨量為 1.024 億臺,同比增額長 25%。
在 4Q16 出貨量排全球前五名的榜單中,Fitbit 因在去年第四季度先后收購 Pebble 以及 Vector Watch 兩家手表廠商穩坐頭把交椅,出貨量達到了 650 萬臺(接近同期蘋果和三星智能手表出貨量的總和),但比 2015 年同期下降了 22.7%。

· 4Q16 各供應商可穿戴產品出貨量、市場份額及同期增長率,其中 Fitbit* 包含 Pebble 和 Vector smartwatches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可穿戴設備在 4Q16 的業績大幅增長,出貨量為 520 萬臺,同期增長率高達 96.2%,打敗蘋果位列第二。三星則跟在以民用 GPS 產品起家的 Garmin 之后,排名第五。

· 2016 年度各供應商可穿戴產品出貨量、市場份額以及同期增長率
此外,IDC 的這份報告還簡單分析了這幾家廠商過去的市場情況以及影響銷量的原因:
先拿登上銷量冠軍寶座的 Fitbit 來說,造成其銷量同比下降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主打高價手環的 Fitbit 依舊關注美國這個趨近飽和的市場,該公司雖在嘗試開拓其他國外市場,但難免會面臨其他低價競爭對手的打壓。

- 小米以低成本的優勢迅速占領了一席之地,但主要市場還是在中國,在國外缺乏足夠的知名度是其開拓境外市場的重要障礙。
- 蘋果能夠取得輝煌的成績,得益于其在 Apple Watch Series 2 系列產品中做出的重要改觀和轉型(加入 GPS 定位及防水功能,主打運動健身)。另外,在引領智能手表進入商業領域這方面,蘋果做了很好的示范(如與 Nike 合作運動手表,Pokémon GO 登錄 Apple Watch 平臺)。

- 三星的 Gear S3 Classic 和 Frontier 這兩款主打產品具備 LTE 網絡連接的功能使得其智能手表能夠獨立于手機之外使用,因突技術的突破獲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但總體未達到預期。

IDC 高級研究分析師 Jitesh Ubrani 表示,隨著不同具有行業優勢的廠商進入可穿戴領域并表現出不錯的成績,預計可穿戴設備的前景將保持著可觀的增長趨勢,雖然目前推動市場的力量在供應商而不在于消費者本身,特別是可穿戴與時尚的結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費者接觸智能可穿戴的機會。
另外,這份報告顯示,耳部可穿戴設備在這個季度的出貨量首次超過了其他可穿戴設備總和的 1%,智能服裝在 2016 年全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的占比為 1%,數字雖小,但相信在 2017 年會出現更多關注這些細分領域的廠商。
總的來說,從這份報告上看,智能可穿戴市場并不如大家想象中的悲觀,但仍然不難看出,占據市場主要份額的,還是那些少數擁有品牌和技術、應用創新優勢、或者是以成本優勢獲取利潤的企業。我們看到的這組數據只是可穿戴市場里的冰山一角,背后有更多還未露面就已經被淹沒在谷底的公司,這意味著,新一輪激烈的可穿戴技術之爭將繼續在這些廠商之間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