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從自動鉛筆到液晶屏幕:夏普的匠人之魂
他們不會固守傳統,整合傳統的技術與未來的視野,才是夏普匠人精神的核心價值。
編者按:本文由夏普公司贊助,「Rocket Café 火箭科技評論」編輯獨立編寫,深圳灣(公眾號 ID:shenzhenware)獲得授權發布。本文主要講述夏普創始人早川創立公司期間的故事,從自動鉛筆、微波爐內置旋轉盤的發明,再到液晶顯示屏、手機,處處流淌著這位創始人的匠人精神,也從中看到了夏普的成長曲線。
《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 30 條法則》的作者秋山利輝,因為其獨特的匠人培育制度廣受推崇矚目,他強調有一流的心性、才能磨練出一流的技術。
這用來形容夏普(SHARP)的創辦人早川德次特別適合。早川生于 1893 年,那是一個明治維新剛啟動不到二十年的年代,整個日本社會中,充滿了脫亞追歐的氛圍。
原生家庭仰賴制作日式餐桌為生,并兼職縫制代工,卻依然入不敷出,于是就把早川送去附近賣肥料的出野家當養子。也不知道是命運使然,或真的是世道就是那么貧乏,早川三歲的時候養母就過世,結果早川沒辦法繼續讀書,只好去火柴工廠當一個黏火柴盒的童工。
雖然早川一出生就命運多舛,但是他如匠人般堅持的韌性,也慢慢讓周圍的人發現。鄰居一個從事金屬加工的老板,看到這孩子,認為是可造之材,就要他直接到店里幫忙,這也啟發了早川,讓他走上技術加工與創意發想的道路。
早川 19 歲時(1912年)帶著 50 日圓的開業資金——當中還有 40 日圓是借來的——創立了一家金屬加工工廠。
這家工廠若要說是夏普的前身,其實有些不太嚴謹,畢竟這是早川第一次的創業,但是這家加工工廠,第二年就發明了現代水龍頭的雛形,而且還得到東京專利局的特許批準。借由這筆資金,早川在 1914 年還花了 200 日圓的資金,購買了一臺只有 1 馬力的馬達,進入了半自動化生產的行列。
「夏普」名字的由來,從自動鉛筆說起
早川的金屬加工廠,除了水龍頭之外,還接下了不少雜貨以及文具的加工案件,當時很流行的鋼筆金屬筆尖,就是早川金屬加工工廠的大項目。有一天早川接到了一家公司委托制造自動鉛筆的業務,這時期的自動鉛筆因為設計不夠成熟,經常會發生筆芯斷裂,或是整支筆都無法使用的窘境。
早川接到這個案件之后,發揮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仔細的把這支自動鉛筆的原型拆解分析,并在里頭加了一片很薄的金屬簧片,將問題解決了。

早川式繰出鉛筆
于是,早川在 1915 年就用「早川式繰出鉛筆」(重復使用鉛筆)的名稱,取得東京特許局的特許(專利)認定。可是,即使是這么好用的鉛筆,初期在市場的推廣并不順利;因為一般人普遍認為這種鉛筆冷冰冰的金屬感,完全不符合和服的格調,所以在日本國內賣得不是很好。
相反地,此時歐洲正值一次大戰期間、物資缺乏,這樣的鉛筆反而在歐美接到不少訂單。早川后來就想,既然這樣可重復使用的鉛筆在歐美那么知名,就把公司的名稱改成了這個商品的英文名稱——而這也就是 SHARP 之名的由來。
如果以為接下來早川的事業就一帆風順,那就大錯特錯了。
1923 年關東大地震,早川的兩個孩子在這場地震中喪生,而早川的妻子早川文子則受了重傷,而且工廠的機具也幾乎付之一炬。工廠無法啟動的早川,為了清償債務,只好把所有自動鉛筆的專利,一并賣給日本文具制造公司。
逆境后的重生:推出第一項電器產品「收音機」
隔年早川在大坂成立了「早川金屬工業研究所」,原本剛開始成立的目的,還是希望可以持續之前早川金屬加工工廠的獲利模式,生產制造鋼筆筆尖這些文具為主,可是早川卻發現了當時在歐美另外一個流行商品「收音機」。
當時的日本并沒有任何關于礦石收音機的 Know-How,所以即便想要學習也沒有門路。早川則是依照過去的經驗,先去買了兩臺美國制造的收音機,帶回公司讓同事們拆解、分析,終于在 1925 年完成了日本第一臺礦石收音機。
同年,大坂放送局(電臺)開始試運營,這臺收音機可以清晰接收到大坂放送局的節目,也讓早川及同事們更加有信心,而這臺收音機也是以「夏普(SHARP)」為名推出的第一項電器商品。

面對巨頭,能在沖擊和改變中,尋求最符合時代的風向
從早川的故事里,可以發現夏普這家公司與同樣是在那個時期興起的電器雙雄 SONY(東京通訊工業株式會社)以及 PANASONIC(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最大的不同,在于創業者早川一直都是在不斷的遭遇沖擊以及改變中,尋求最符合時代潮流的風向。
不論是從最開始的鋼筆筆尖轉型到自動鉛筆的生產,或是從自動鉛筆的生產轉型到電器產品的開發。夏普人體內似乎有一種 DNA,就是越挫越勇的匠人精神,并勇于接受變革。
早川每次對于主力商品方向的調整,都是借由他敏銳的嗅覺去發現新的潮流趨勢,并且把已有的商品,透過專業技術及不斷失敗再重來的韌性,找出創造、制作過程中的盲點,更往上一層突破。這個邏輯,一直都是夏普的核心價值。

日本首臺量產化的微波爐
例如當時微波爐發明時,制造商做了一個類似烤箱的微波爐,但是每次使用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食物受熱不夠平均。
于是夏普的工程師便想到了在微波爐里頭放一個可以旋轉的轉盤,一旦啟動,轉盤就可以跟著轉動。這不但解決受熱不平均的問題,也成了微波爐的標準配備。
明星產品液晶屏幕的誕生,再次引爆電器三雄戰爭
另外一個夏普的明星商品液晶屏幕,也是來自這樣的匠人魂。夏普因為生產了當時最新的半導體電子計算機,引爆繼夏普收音機之后再一次的電器三雄戰爭。
夏普在這一場戰役中把主力放在液晶顯示器的開發,于是從 1973 年開始,液晶屏幕與夏普就幾乎可以畫上等號。
在這一場戰役中,夏普借由對于產品的堅持、對研發的根性,不斷在液晶屏幕的領域上走在業界先端。正好迎上世界的通訊模式及工具天翻地覆的變化,一般人通訊用的手機不但追求更薄、更清晰,而且需求量也越來越高。
在 2000 年的時候,京瓷與夏普制作出第一款帶有攝像頭的手機 J-SH04 后,具備攝像頭以及高畫質屏幕的夏普手機,就成了年輕人喜愛的熱門商品。
夏普后來還開發出 SH251is 手機,這款手機最大的賣點就在于液晶屏幕可以透過 APP,顯示出 3D 成像的影像畫面。到了 2006 年,當帶寬以及收訊環境都相對改善后,用手機看電視節目的需求也開始增加。于是夏普就以其電視機事業中的頂級品牌 AQUOS 發展出了搭載了 ONE SEG(ワンセグ)可以接收電視訊號的手機 905SH。

夏普于 2006 年推出的 Aquos Keitai 手機,可接收電視訊號
雖然手機搭載 ONE SEG 的創意是來自另外一家競爭品牌三洋電機,但是 905SH 改良了三洋電機商品中的不足,例如增加了可以 90 度回轉的屏幕,以及可以接收來自電視臺的電子節目表等等,這又再一次證明夏普不斷求知、求新、求極致的匠人精神。
夏普成長背后的邏輯
從早川德次的故事與夏普公司發展的軌跡中可以發現,那就是不管是早川德次或是夏普公司,從創業伊始一路走來,總是波折不斷;但是,一個擁有匠人精神的人,先是對自己的技術能力要有信心,然后從風險中殺出一條新的道路。
這個模式,或該說是這樣的匠人精神,也是夏普人一直引以為傲的早川 DNA——不斷的挫敗,卻能越挫越勇。在夏普公司的生長曲線中,可以看到的邏輯就是:
將現有技術成熟化
對于市場的敏感度
重新組合技術與市場的需求
達到先行而且可以占領高點的目標
如果真要用「匠人精神」來定義夏普精神,應該要說這種精神是一種 Smart 匠人精神。他們不會固守傳統,整合傳統的技術與未來的視野,才是夏普匠人精神的核心價值。■
本文作者:Rocket Café
責任編輯:J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