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 AI 眼鏡高調入場,百鏡大戰 T0 隊伍將迎來新成員

你家的切菜板能當觸控板?Welle 讓任何平面擁有交互能力
給沒有交互功能的各類物體表面賦予更多可能性,一種對人、對物體都「普適」的交互方式。
許多人應該看過這段拿 iPad 當切菜板的惡搞視頻,但你有沒有想過,反過來,切菜板能不能像 iPad 的觸摸屏一樣,具備觸控功能呢?深圳初創團隊 Maxus Tech 嚴肅表示——可以!

3 月底,深圳的一支初創團隊 Maxus Tech 在 Kickstarter 上線了他們的首款硬件產品 Welle,展示了這種給萬物賦予觸控交互能力的可能性。
讓任何表面瞬間變身為「觸控板」
Welle 是一臺手勢識別控制器,可以放置在任何表面上,讓這個平面瞬間變身為一塊「觸摸板」,擁有跟蹤識別指尖軌跡的功能。通過它,用戶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觸摸的方式來進行交互和控制。
例如控制燈光:

控制電視:

或者控制窗簾櫥柜,遙控機械臂,玩游戲……

是的,通過 Welle,你可以在家里任何地方動動手指控制各種聯網設備,原力與你同在!
用的是潛水艇上的聲吶技術
Welle 使用的超聲波傳感技術與潛艇上的聲吶類似,通過發射超聲波和接收處理聲波反射來感知和跟蹤手指的位置。類似的技術在汽車的倒車雷達、無人機定高傳感等領域中也有應用。

Maxus Tech 的創始人 Mark 告訴深圳灣(微信 ID:shenzhenware),和電磁波雷達一樣,超聲波傳感的技術難點在于信號處理上,如何對獲取到的回聲進行去噪,剝除各種來自環境和探測對象的干擾因素,提取到理想的信號,會直接影響手勢跟蹤的精確度。而這也是 Maxus 在技術上的強項所在,Maxus 團隊的成員來自香港科技大學、中科大、中山大學和新南威爾士大學等國內外院校,在信號處理領域都有著多年研發經驗。

Welle 上配備了一個聲波發射器和兩個接收器,能夠識別跟蹤手指在二維平面上的位置和移動軌跡,精度能保持在 1 cm 以內。理論上,通過增加接收器數量,其識別精度還能夠進一步提高。同時,由于功耗極低,處于待機模式下的 Welle 能夠續航 30 天。

「在信號經過處理之后,上層通過聲波信號識別手勢或手指軌跡形態的過程則相對容易許多。」Mark 說道,「再向上層,要利用手勢和觸控來實現怎樣的功能,那就只剩下想象了。」
Welle 開放了 API 接口,開發者可以直接使用它的識別數據來實現各種各樣異想天開的功能。
控制家電可能根本是大材小用
看到前面 Welle 的應用實例,有人可能會覺得雞肋,「我自己伸手開燈不就好了」、「還不如我直接自己去泡咖啡」或者「我的電視有遙控器干嘛要用這個控制」……
其實,Welle 在家居場景下的意義,并不是取代現有的交互方式,而是能夠提供一種新的「快捷」交互邏輯。
試想,你可以寫個「LB」把燈(Light)打開并調到明亮(Bright)模式,或者寫個「T6」,來打開電視(TV)切到 6 頻道,你完全能葛優躺在沙發上完成這一切——當然,你也可以爬起來用手去開燈,或者去翻找可能又掉進了沙發縫的電視遙控器。目前,開發者可以通過 IFTTT 來實現各個獨立的功能,通過與一些物聯網平臺連接,也能夠實現這樣多設備的控制。


雖然在眾籌視頻中,Welle 展示了許多在家居、辦公場景下的應用方式,但 Welle 遠不僅僅是一款「智能家居控制器」或者辦公輔助設備,硬要說的話,Welle 更像是一款 Maxus 拿來向人們展示聲吶交互技術可能性的產品級 Demo。
Mark 說,Maxus 一直以來的愿景都是打造一種「工具」,用來解決人機交互中的現實問題。「從電腦到手機到智能手表,在移動化趨勢下,人與設備的交互界面越來越小,但人手的大小不可能改變,對更好的交互體驗的需要,催生了手勢、語音等更多交互方式。」
「而我們的方向是對交互界面進行擴展,把交互界面從屏幕、觸控板擴展到各種平面上,給沒有交互功能的各類物體表面賦予更多可能性,做一種對人、對物體都『普適』的交互方式。」

Mark 提到,在深耕超聲波傳感技術的過程中,團隊也對這一技術潛在的應用方向進行了許多探索,例如 VR、消費電子等等,在眾籌中選擇智能家居,是因為家庭是最適合這類新交互方式的場景之一。以 Echo 為代表的語音產品的大熱,也從側面印證了新交互方式在家庭場景中的接納程度。
而在智能家居之外,Welle 背后的技術還有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
在 Kickstarter 的項目描述中,Welle 的宣傳標語是「將所有平面變成智能交互界面」,這一愿景實現的可能性,還在于這一技術的低成本。實現類似功能的技術,索尼曾推出一款投影+觸控的桌面概念交互設備,雖然能夠實現多點觸控,但成本也相當高。

除了基礎成本較低,聲吶技術在功能和成本上還有一定的權衡空間,通過增加接收器數量,一方面能夠提高識別精度,另一方面還能實現三維空間內的手勢識別,這使得這一技術在許多場景下找到合適的應用方案。例如應用于在公共設施上,提供低成本的觸控功能,應用在兒童玩具中,甚至機器人的導航上……「很多時候,新鮮的交互方式本身就能給傳統的消費電子產品附加額外的吸引力。」Mark 說道。

Maxus 推出 Welle 的目的,除了向大眾和產品廠商展示「黑科技」的應用前景之外,還在于探索聲吶交互技術更多的應用方向,尋找更多技術落地的可能性。「先拿新鮮的黑科技來養一些消費品,把現金流養好,然后一步步尋求更多的落地方向。」說起 Maxus 的技術便變現思路,Mark 坦言道。
上線之初,Welle 用不到一天的時間就達成了 20000 美刀的眾籌目標,目前已經獲得 548 位支持者的超過 55000 美刀的支持,大約在今年 10 月份發貨,對這樣的「黑科技」交互方式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