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六年,融資上億,Sleepace 為你的睡眠問題操碎了心 | CES Asia 2017

成立 5 年、融資超 4 千萬美元的 Hello 正尋找買家,被巨頭收購才是睡眠監測公司最好的歸宿?
對于睡眠監測而言,雖看似還不到紅海的地步,或許也面臨著與可穿戴同樣的窘境。
成立 5 年、融資超 4 千萬美元的 Hello 正尋找買家,被大公司收購才是睡眠監測公司最好的宿命?
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一家專注于睡眠監測的初創企業——Hello 已裁撤掉公司的大部分員工,并計劃為公司的剩余財產尋找買家。據媒體 Axios 了解,Hello 嘗試找到 Fitbit 的投資方之一進行商談,但目前還無任何下文。
總共獲得 4000 萬美元融資,曾估值將近 3 億美金
Hello 由 James Proud 成立于 2012 年,公司坐落于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旨在讓人們通過了解自身以及周圍環境來改善睡眠以及生活質量。
歷時將近一年多的時間。Hello 于 2014 年 7 月在眾籌網站 Kickstarter 上線了其研發的第一款產品「Sence」。

Sence 是一款家用睡眠監測設備,織網狀的球體下包括環境光傳感器,麥克風,揚聲器,溫度濕度傳感器,空氣質量監測儀等器件。
另外,搭配 Sence 使用的「Sleep Pill」可別在用戶的枕頭上,其內置了 6 軸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可檢測用戶睡眠中翻動、深淺睡眠、入睡、醒來等行為,這些數據則能夠通過低功耗藍牙同步到用戶床頭的 Sense。同時,用戶可通過產品相應的 app 了解設備所采集的所有可視化數據。

因討喜的工業設計,該產品受到不少極客的喜愛,在上線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了 240 萬美元的眾籌金額。
2016 年,Hello 產品陸續上線亞馬遜、百思買等購物平臺,進一步打開了睡眠監測的消費市場。
伴隨著產品持續升溫的熱度,Hello 也迎來了資本的青睞,直到 2016 年,Hello 總共獲得 4000 萬美元的融資金額,其中 3000 萬是由 Temasek 于 2015 年領投。
而正因為這樣,據權威機構估計,Hello 創始人 James Proud 在 25 歲時就擁有了一家估值 2.5-3 億美元的公司。
到了今天,事情發生了轉折。據 Hello 官方博客最新的博文『Goodbye, Hello』正文內容所示,團隊在前幾周以來都在努力為產品尋找方向,但不得不遺憾的是,公司將在不久后要被注銷。而至于 Sence 產品線是否會停止,官方并不能確定,但也在盡力「確保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
看看那些背靠巨頭的睡眠監測公司
Beddit
上個月,蘋果收購芬蘭睡眠監測廠商 Beddit,除了引發人們種種例如「下一代 Apple Watch 將集成更先進的睡眠監測功能」這樣的猜想之外,睡眠監測這一領域也被再次矚目起來。

在此之,Beddit 推出了一款睡眠監測設備,該設備配備了一整塊電容式壓感器、以及溫濕度傳感器,能監測用戶心率、呼吸等數據,由此綜合描述用戶的整體睡眠情況。
此外,Beddit 集成了蘋果 HealthKit 中,可搭配 Apple Watch 使用,對健康、睡眠等數據進行追蹤。
被蘋果收購后,Beddit 用戶的個人數據將受到蘋果隱私條款的約束。
Withings
2016 年 4 月,法國數字健康可穿戴設備制造商 Withings 被諾基亞以 1.7 億歐元的價格收購。
該公司成立于 2008 年,分別在 2010 年、2013 年獲得了 380 萬美元以及 3000 萬美元的投資,旗下產品主要有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血壓計、智能體重計、智能嬰兒監測器、智能睡眠鬧鐘等。

比起 Beddit、Hello 這些廠商,Withings 的產品線更豐富,除了檢測設備,還包含可穿戴產品。
在今年 2 月份,諾基亞與 Withings 雙方正式告知業界,從今年夏天開始,Withings 的全線產品將直接采用 Nokia 品牌名稱,進一步強化諾基亞在數字健康領域的品牌形象。
EarlySense
2015 年 1 月,以色列公司 EarlySense 宣布獲得來自三星、Welch Allyn、Pitango Venture Captial、JK&B、Proseed 等共同投資 2000 萬美元,其中一半的投資來自三星。
EarlySense 是一家被動無接觸床邊傳感器公司,其傳感器可以持續監測呼吸頻率、心率和運動。

與前面提到的數字健康廠商不同的是,EarlySense 本身并不做設備,主要向數字健康醫療和消費產品市場供應費接觸式持續監測解決方案。
目前,EarlySense 的技術已融合在多款產品中,包括三星的 SleepSense、iFit 的 Sleep Sensor 等。
繼去年 6 月完成 2500 萬美元的融資后,EarlySense 總共獲得將近 1 億美元的融資,并持續深入醫療監測方面的技術研究。
再說說國內的一家睡眠監測公司
國內方面,深圳灣前不久報道的 Sleepace 享睡是最早一批專注于睡眠健康垂直領域的企業,成立于 2011 年,算得上是國內一家在行業內獲得最佳融資成績的企業:在不久前獲得 5000 萬元人民幣 B+ 輪融資,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健康睡眠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
圍繞睡眠健康這個領域,Sleepace 享睡擁有豐富的產品線,包括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睡眠燈、檢測器、憶眠枕以及即將上市的驅蚊燈,香薰燈,眼部按摩儀器等。

另外,針對 B 端市場,Sleepace 享睡為國內外客戶提供睡眠模塊。產品節律緊湊的同時也不耽誤 B 端業務。
Hello 現在面臨的境遇,就像目前的可穿戴市場
反觀 Hello,其產品單一,在公司成立 5 年以來,并沒有進行產品線的持續更新。雖然 Hello 與 Beddit 有同樣的問題,但卻沒有 Beddit 那樣被大公司收購或投資的幸運。
另外,在上文提到 Hello 刊登的博客留言區中,有不少讀者呼吁 Hello 將 Sence 的硬件開放出來。側面反應出 Hello 至始至終都未有相應的動作,沒有做上 EarlySense、Sleepace 享睡那樣出售技術模塊的生意,其中或許還有公司自身的其他考慮。而跟國內的 Sleepace 享睡相對比,或許還能說,國外初創企業在供應鏈資源獲取方面不占優勢,因此難以豐富產品線吧。
從這幾家睡眠監測領域的玩家中,我們似乎看到了同樣利用監測模塊技術的可穿戴設備的影子,往往是像蘋果、小米以及 Fitbit 這樣的大牌或者重度玩家占據了市場絕大多數的份額。
對于睡眠監測而言,雖看似還不到紅海的地步,或許也面臨著與可穿戴同樣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