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 Meta x Oakley,小米等十家 AI 拍攝眼鏡上新!下半年好看!

Xenoma 這款炫酷的智能衣,咱們老百姓很快也能買到了
嗯,大概 3400 塊……
今年年初的 CES 上,致力于開發印刷電路紡織品的日本團隊 Xenoma 展示了他們的智能衣產品 e-skin,并在今年 2 月份發布了面向企業的開發者版本。
近日,Xenoma 的 CEO Ichiro Amimori 向深圳灣(微信 ID:shenzhenware)透露,他們即將推出面向一般用戶的消費者版 e-skin,消費者版在功能上與此前發布的開發者版基本相同,但價格會控制在 500 美元(約 3400 人民幣)以內。
Xenoma 的 e-skin 是一款能夠跟蹤身體運動和姿勢的智能衣,正如其名字「e-skin」暗示的那樣,這套智能衣像第二層皮膚一樣貼身,穿著舒適的同時,集成在衣服各個部位的 14 枚傳感器可以實時獲取身體運動的數據,并通過衣服前部 e-skin Hub 藍牙傳輸到 PC、手機等外部設備,基于這些身體數據,e-skin 可以用于游戲控制、運動和健康監測等領域。

Xenoma 的核心技術是印刷電路紡織品(Printed Circuit Fabric),他們通過采用特殊材料和制造工藝將可拉伸線路和傳感器植入到傳統織物當中,讓紡織品本身具有與 PCB 電路板類似的功能,同時又保持作為紡織品的耐用性。雖然 e-skin 看上去裝滿了電子元件,但它其實是可以水洗——準確說是可以機洗的。
e-skin 跟蹤身體運動的基本原理并不復雜,在其表面布滿了柔性電路,當人運動時,位于關節處的電路會被拉伸,導致電路電壓變化,這些變化會被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傳感器會感應到,通過綜合計算多個傳感器返回的數據,e-skin 便能判斷出人身體的姿勢。結合加速度計、陀螺儀等運動傳感器,e-skin 的運動跟蹤精度可以更高。基本原理雖然簡單,但如何根據傳感器數據準確判斷出姿勢,才是這一技術的難點所在。
相比在電影特效拍攝中廣泛應用的光學動捕方案,e-skin 的精度要低一些,也不能實現人在空間中運動的精確跟蹤,不過用于跟蹤人體姿態已經足夠了,同時其成本要比復雜的光學動捕系統低廉得多,可以像普通衣物一樣方便地穿戴和使用,而把智能設備做的更適合日常穿戴,或者說給日常穿戴的衣物增加更多智能功能,才是 Xenoma 在開發 e-skin 時努力的方向。
除了運動跟蹤功能之外,e-skin 實際上扮演了可穿戴平臺的角色,能夠進一步集成更多傳感器,實現體溫、心率等多種體征數據的監測,讓 e-skin 在健康、醫療、運動訓練等許多領域擁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開發者版發布后,e-skin 的主要用戶還是游戲公司等早期開發者。近期,Xenoma 透露,e-skin 消費者版將在 7 月份登陸 Kickstarter 展開眾籌,Ichiro 表示,屆時 e-skin 會增加更多面向消費者的功能。考慮到普通人的應用場景,這些功能可能會集中在日常身體,身體姿態監測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