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收購 Ring 后的又一步棋:參與 Ecobee 6200 萬美元 C 輪融資

揭秘 Google Assistant 生態基金:首批投資四家無一硬件公司,仍在效仿 Alexa Fund 走過的路?
Google 正在試圖擺脫「Alexa 追隨者」的名號。
日前,Google 方面公布了一組數據:支持 Google Assistant 的智能家居設備已達 5000 余款,今年 1 月份這個數字還僅僅是 1500 款,在短短 4 月個月內增長率達到 250%。
不過,這一數字距離亞馬遜 Alexa 的生態伙伴規模(支持約 12000 多種智能家居產品)仍有相當大的距離。為了進一步完善 Google Assistant 的語音生態,從各個層面著手縮小差距 ,Google 也于近日宣布了一項新的投資計劃。
效仿 Alexa Fund 推出專項基金,從五個角度輔助初創公司,首批已投四家
5 月 3 日,Google 企業發展副總裁 Sanjay Kapoor 及產品副總裁 Nick Fox 聯合發布一篇博客,宣布針對早期創業公司推出一項新的投資計劃 —— Google Assistant Investments,以推進 Google Assistant 生態的建立。

博客中指出,Google Assistant Investments 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給與初創公司幫助:
- 為這些創業公司的產品開發、人才招聘、和管理運營提供充足的發展資金;
- 指派 Google 的工程師、產品經理和設計專家提供技術指導和產品開發方面的專業建議;
- 關于 Google Assistant 即將推出的功能和工具,具有優先接入的權利,以便初創公司的產品可以更快推向市場;
- 提供便捷的 Google Cloud 平臺服務,提供與 Google Search 和 YouTube 等產品相同基礎架構上運行的云計算服務套件;
- 提供營銷渠道及營銷策略上的支持。
「圍繞著 Google Assistant,我們正培育著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能夠讓應用開發者、硬件制造者和內容創作者在這里獲得全新的體驗。」Nick Fox 說道。
Nick Fox 表示,Google 將會歡迎各類公司加入這一計劃,包括智能硬件品牌、能為 Google Assistant 開發豐富功能集成的方案商,或在某些垂直領域(例如酒店、教育、游戲)里頗具建樹的初創公司。

官方資料顯示,Google 第一批已經投資了四家公司:
- GoMoment:一個面向酒店服務的自動化管理平臺,能為酒店客人提供全天 24 小時禮賓服務,客人可通過 IVY(一個擬人化的智能助手)詢問任何關于酒店服務相關的問題,例如餐飲提供、清潔服務、續房退房等等;
- Edwin:一個英語學習虛擬 AI 導師,專為有英語考試需求的學生(例如 TOEFL、TOEIC 的考生)提供個性化的線上教學平臺,能根據學生的需求、風格、節奏定制每門課程;
- BotSocirty:一家為開發者提供語音交互界面設計工具的技術公司,基于 BotSocirty 提供的基礎架構及語音接口,開發者能在幾分鐘內創建出自己獨特的語音助手原型。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3 萬名開發者利用 Botsociety 創建了他們的語音助手;
- Pulse Labs:是一家聚焦解決開發者開發需求的測試平臺,借助于 Pulse Labs,開發者能在自己開發的語音 Skills 上線前,開放給專業的真實聽眾進行測試,并能獲得一份反饋報告,其中包含測試記錄,以及開發、營銷及決策上的建議。
與 Alexa Fund 迥異的投資邏輯,首批四家無一硬件公司
要想揣測 Google Assistant Investment 未來的發展走向,我們不妨先看看 Alexa Fund 是怎么做的:
此前深圳灣(微信 ID:shenzhenware)曾多次報道 Alexa Fund 相關投資案例及激勵政策,Alexa 于 2015 年 6 月成立,初始資金為 1 億美金,早期 Alexa 聚焦投資了一批支持 Echo 的細分領域方案商(如 Musaic、Rachio)。
后來伴隨 Alexa 影響力的擴大,于 2017 年 11 月再次注資 1 億美元,并相繼聚焦投資了一批在各自領域具備龍頭地位的硬件品牌商,如 Thalmic Labs(參與其 1.2 億美元融資)、溫控器產品公司 Ecobee(領投其 B 輪 3500 萬美元融資,參與 C 輪 6200 萬美元融資)、Ring( 10 億美金收購)……

而反過來看 Google Assistant Investment 投資的首批四家公司,其中有兩家是針對開發者的技術工具供應商,另外兩家則為細分場景軟件服務商,看似與亞馬遜 Alexa Fund 初期便尋求大面積覆蓋終端硬件品牌商的投資邏輯十分不同。
雖然目前尚無法理清 Google 方面具體的投資邏輯(歡迎各位讀者在文末留言參與討論),但我們發現了兩條值得參考的信息:
盡管 Google 已有龐大的開發者群體,但 Google Assistant 的開發體系成熟度尚不及 Alexa,急需擴充開發者陣容。因而對于那些可以幫助 Google Assistant 開發者群體提高開發效率的工具型團隊,Google 會有意支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Assitant Investment 的負責人 Ilya Gelfenbeyn 是 Dialogflow 的創始人,Dialogflow 是一項構建語音和文本會話應用程序的工具,前身為 API.AI, 2016 年 9 月被 Google 收購。在創辦 API.AI 之前,Ilya Gelfenbeyn 還主持建立了當時全球擁有最高評級的獨立語音助理 Assistant.ai。
擁有豐富技術經驗的 Ilya Gelfenbeyn 在轉崗負責投資項目后,先從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入手,也是可以理解的。

未來:要想與 Alexa 分庭抗禮,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截止到目前,Alexa Fund 已經累計投資/收購了 30 多家公司,并成功分化出三塊分支業務:
一是專注做投資,繼續覆蓋能為 Alexa 帶來創新與影響力的智能硬件;二是為 Alexa Accelerator(一個由 TechStars 提供的為期 13 周的創業加速器,主要在西雅圖進行 )、Alexa Prize(大學生技能競賽)等項目提供運營資金;三是針對 Alexa 開發者提供資金激勵,如 Alexa Developers Rewards 計劃。
自年初 CES 2018 以來,Google Assistant 一方面在各種場合竭盡全力的秀肌肉,試圖扭轉自己被視為「Alexa 追隨者」的形象。另一方面,Google Assistant 又從組織戰略、產品架構、業務拓展、投資收購等多個層面,奮起搶占 Alexa 已有的市場。未來是否能出現兩個實力相當的軍團對峙的局面,以目前 Google Assistant 的發展速度來看,還真有些令人期待。(作者:談哲@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