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丨美國每五個人就有一臺智能音箱,高收入者更愛 Echo

Amazing!Echo 通向亞馬遜的語音購物之路并不順暢
將近 5000 萬的用戶中,只有 2% 在使用語音購物。
在 Voicebot.ai 近日公布的一份《美國智能音箱用戶調研報告》里,有一項針對語音購物的統計顯示,有 11.5% 的智能音箱用戶會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購物。盡管這個數字并不十分理想,而 The Information 最新的爆料更是大幅度拉低這個比例——在數以千萬計的亞馬遜 Echo 用戶中,使用語音購物的占比僅為 2%。
在文章中,The Information 表示他們從知情人士中得知這么一些重要信息;一是,亞馬遜已經售出 5000 萬臺 Alexa 設備;二是,只有約 2% 的用戶在使用這些音箱購物,而曾嘗試過語音購物的人,約有 90% 不再進行「二次購物」,另外,人們參與語音購物的方式大多是停留在訂單查詢、跟蹤快遞單信息等,這個比例為 20% 左右。
除了 Voicebot.ai,與這一結果大相徑庭的還有戰略咨詢公司 OC&C Strategy Consultants 在今年 2 月份給出的一份報告。該報告表現出了對語音購物市場的美好憧憬,即預計到 2022 年,全球用戶通過亞馬遜 Alexa 等語音助手進行語音購物的交易額將達到 400 億美元。在這家公司的定義里,語音購物的內容不僅包括電商,還包括音、視頻,讀物等內容,語音購物發生的場景和設備也不只是局限在智能音箱,還包括有屏幕的電視、車載等。

即便對語音購物報以積極的態度,OC&C Strategy Consultants 還是進一步說明了目前語音購物發展的瓶頸。他們從零售商中獲得的數據顯示,語音訂單數遠低于在線訂單,在語音購物過程中,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價格不高的產品。
對于音箱語音購物這件事情,目前仍有不少人持「不看好」的態度。有人認為這其實是一種「剝奪購物快感」的體驗。在語音購物產生時,語音基于競價排名等因素口頭給出的建議未必符合消費者意愿?,人們更多的是希望對比、查看產品詳細信息(圖片、規格等)以及評論等。而在手機或平板上,以上操作也只是安安靜靜動動手指的事情,而持續的語音對話不僅無法給用戶提供直觀的結果,還有可能帶來效率的下降,以及沒必要費的口舌。
另外就是信任的問題,包括用戶對推薦結果的信任,和對支付安全保障是否足夠的信任。
但在某些情況下,語音購物發揮的作用會比較大。譬如重復購買之前買過的物品,以及上文提到的查詢快件狀態等。又比如,在廚房做飯時發現缺少必備品和材料,語音一鍵下單快捷又不占用雙手。

作為智能音箱購物的開山鼻祖,亞馬遜有意讓 Alexa 設備成為其電商生態拓展的一部分。而亞馬遜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Google 也正在積極補充這塊版圖,已經在跟包括 Whole Foods,Costco 和 Walmart 在內商家建立聯系,打通語音購物和線下零售渠道。
這下看來,在美國這樣一個智能音箱市場相對成熟的環境下,語音購物似乎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樂觀。反觀國內,我們也很好奇阿里天貓精靈、京東叮咚兩款產品在這方面的市場反應。(你們又是怎么看待語音購物這件事情?歡迎文末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