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與光學技術公司 Lumus 達成合作,蘋果牌 AR 眼鏡指日可待

收購 AR 鏡片初創企業,蘋果 AR 眼鏡安排上了
期待ing
關于蘋果 AR 眼鏡的傳聞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據分析師預測,蘋果 AR 眼鏡最早或于 2019 年或 2020 年面世。而過去蘋果領先 Google 推出手機 AR 應用開發工具包 ARkit 以及相關的收購動作,也都在一步步暗示蘋果這一新硬件的新進程。
近日,據路透社消息,蘋果收購了一家位于科羅拉多州的初創公司 Akonia Holographics。該公司一開始專注于全息數據存儲,后來轉向研發用于 AR 眼鏡的顯示屏。對此次收購事件,蘋果已予以確認。
據悉,Akonia Holographics 成立于 2012 年,并在成立之初就已經完成了 116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目前已經擁有 200 多項與全息系統和材料相關的專利。
將數字信息疊加在現實世界是增強現實設備的主要核心技術之一,在智能手機上,可通過攝像頭系統+屏幕來實現這一點,而 AR 眼鏡則要能夠在透明玻璃鏡上顯示數字信息。該公司表示,他們的技術能實現在細薄的透明智能眼鏡上顯示全彩、生動、寬視場影像。這暗示蘋果計劃研發一款具備良好顯示效果的 AR 可穿戴設備。

盡管在兩年前,庫克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因顯示技術不成熟,蘋果 AR 眼鏡進展不會那么順利也不會那么快到來:
目前的技術并沒有成熟到能夠打造出優質的 AR 眼鏡,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包括如何利用顯示技術在 AR 眼鏡上顯示足夠多的信息,以及設備的屏幕、視場也遠遠沒有達到要求。
這對于不差金錢、人才的蘋果來說,收購和投入技術研發是最直接、快速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復盤了一下蘋果為 AR 眼鏡項目所做出的那些動作:
2015 年,收購德國的 AR 技術公司 Metaio,該公司擁有高人氣的 AR 開發者社區,蘋果去年推出的 ARkit 就與之息息相關。同時該團隊正在研發名為「Thermal Touch」的系統(熱觸系統),用戶通過增強現實眼鏡或普通攝像頭,可將任何實體表面轉化為虛擬電子觸屏。
2017 年 6 月,收購德國企業 SensoMotoric Instruments(SMI),該公司主要開發用于 VR 頭盔、AR 眼鏡的視覺追蹤技術。除了追蹤用戶凝視點,SMI 的技術還可用來分析佩戴者視線,從而幫助用戶減少眩暈和不適感。
2017 年 12 月,蘋果公司代工廠之一的臺灣廣達電腦宣布,已與以色列 AR 公司 Lumus 達成合作,后者曾獲得 HTC 和廣達電腦的投資,水晶光電、阿里巴巴也都投資過 Lumus。雖然這一合作未涉并不針對蘋果公司,但它很有可能為蘋果將下一代可穿戴設備制造鋪平道路。
如追溯到更早,2013 年,蘋果以 3.6 億美元拿下 Kinect 傳感器的研發團隊 Primesense。蘋果 iPhone X 面部解鎖結構光方案就出自這家公司。不出意外,該公司的傳感技術也將對蘋果的 AR 項目做出一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