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 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 2715 萬臺,明年趨勢是提升獨立性、拓寬應用場景

小米第二款手表來了,圓形表盤+多彩表帶,號稱有 1540 種潮酷搭配
智能手表市場留給小米的時間不多了,光「嘴硬式」宣傳是不夠的
2019 年 12 月 30 日上午,小米米家官方微博正式宣布,小米第二款智能手表將在 2020 年 1 月 3 日全渠道開售,手表命名為「小米手表 Color」,是一款「有 1540 種潮流搭配的長續航智能手表」。

與早前發布的「果味」十足小米手表不同,小米手表 Color 換上了圓形表盤,并有四種配色(或是材質)的表身、多種配色的表帶可選。

根據早前的爆料信息,小米手表 Color 或采用 1.39 寸 AMOLED 屏幕,分辨率 454*454。手表搭載心率、加速度、氣壓計等傳感器,并支持 5ATM 防水,可識別并監測多種運動數據。手表支持小愛同學、支持 NFC 等。

另外,根據小米生態鏈總經理屈恒在微博上的官方抖料,小米手表 Color 手表在使用一周后「電量還有 65%」,以此推測,小米手表 Color 的續航時長大概可以到 20 天左右。

在國內可穿戴市場上,小米當了很多年的「老大」了。然而,小米這一「第一」的位置卻越發顯得尷尬。
一方面,第二名華為的出貨量正在步步逼近小米了——IDC 數據顯示,Q3 季度小米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為 667.6 萬臺,市場份額在 25% 左右;而華為出貨量 561.7 萬,市場份額 20.7%。
更要命的是,當前小米可穿戴產品的出貨主力依然是小米手環。Q3 季度,小米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 1240 萬,小米手環單品出貨便超過 1000 萬。

如深圳灣在多篇文章中說過的,輕便、便宜是手環的優勢,也是手環的桎梏,硬件形態決定了手環能所能承載的信息量有限,「大彩屏」的小米手環 4 NFC 版已經逼近這一品類的天花板了。
在 5G 技術和全場景應用逐步普及之后,大屏幕、高配置的智能手表會是更加理想的隨行入口,而手環的未來或許在健康醫療、運動的更加專業的場景。

轉戰智能手表市場后,小米所面臨的局面也沒有好到哪里去。
小米第一款智能手表在上市之初打出了「腕上的智能手機」的口號,然而,在產品開始發貨之后很多短板就藏不住了,小米手表系統的流暢度、應用生態的豐富程度都非常有限,很多功能甚至都沒有追上同行水平。
更讓人著急的是,眼見第二款手表馬上就開賣了,小米穿戴在 iOS 端的 APP 依然沒有上線。

反觀智能手表市場格局,iOS 市場蘋果 Apple Watch 所向披靡,安卓市場華為 Watch GT 的超長續航深入人心,華米、出門問問等廠商的智能手表也各有不錯的表現。在這些老玩家外,OPPO、一加等手機廠商明年也都會加入智能手表的戰場。屆時,小米需要面臨的競爭局面會更加嚴峻。
智能手表市場留給小米的時間不多了。
或許也是因此,小米在第一款智能手表上市兩個月之后,圓形表盤的小米手表 Color 便來了,與小米手環共同構成了「手環+方表+圓表」的腕上可穿戴產品完整鏈條。
至于這款小米手表 Color 是否能給我們驚喜,1 月 3 日我們就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