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2020 年 Q2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2.784 億部,華為占比 20% 居榜首

IDC 預測:供應鏈缺貨,一半廠商的 5G 手機將橫跨多家芯片平臺
截止到 2021 年,全國有 40% 的手機用戶將切換為 5G 手機,其中,約 70% 以上存在于 T1-T3 城市。
近日,IDC 公布了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預測:
預測 1:出貨量增長 4.6%,市場容量約 3.4 億臺
得益于疫情穩定防控下更好的市場環境,預計 2021 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同比增長 4.6%,市場容量約 3.4 億臺。
預測 2:供應鏈不穩態持續,缺貨仍將繼續
市場格局的潛在變化,激發了新一輪的市場爭奪,并進一步延伸至上游供應層面。整個供應鏈,尤其芯片端的競爭將愈發激烈,缺貨將成為 2021 年內行業的關鍵詞,供應鏈端不穩定的態勢將在 2021 年內約 50% 時間內持續。
預測 3:多芯片平臺引入
到 2022 年, 超過 50% 主流手機廠商旗下的 5G 手機產品將橫跨三家或以上芯片平臺,以降低風險,保障供應的穩定。
預測 4:5G 手機保有率超過 40%
隨著 5G 在國內市場的繼續滲透,截止到 2021 年,全國有 40% 的手機用戶將切換為 5G 手機,其中,約 70% 以上存在于 T1-T3 城市。
預測 5:平價單價下滑
受限于外部環境影響,短期內國內安卓市場的價位段格局將會出現一定變化。高端市場容量將出現一定程度的縮減,同時主流或低端產品的競爭將加劇。預計 2021 年國內市場整體平均單價將下降 0.9%。
預測 6:影像競爭由「量」轉「質」
影像依舊是手機硬件升級的主賽道之一,但升級重點會由攝像頭數量轉為質量。預計 2021年國內手機的平均攝像頭數量將不超過 4.3 個。主攝以外的長焦、廣角等常用副攝,將通過采取更多單位像素面積更大、像素數量更高的傳感器、或更優質的鏡組,以提升多場景下的成像質量。
預測 7:國內折疊屏出貨量增加
為滿足高端用戶日益增長的差異化需求,更多的折疊屏產品將陸續進入市場,市場容量也將逐漸增加。預計到 2023 年,國內折疊屏產品出貨量將超過 100 萬臺。
預測 8:高刷新率成為主流
支持高刷新率屏幕(90Hz 及以上)的機型占比在 2022 年升至 80% 以上,真正成為市場主流。因此對高刷新率、可變刷新率屏幕在系統與軟件應用層面的的適配與優化,將繼續成更加重要的課題。
預測 9:快充生態初顯端倪
百瓦級有線充電,高功率無線充電將加速滲透,而隨著移動辦公概念的滲透,以及更多支持無線充電的終端設備加速進入市場、充電生態的搭建將提上日程。支持多協議、更便攜的快充充電器、無線充電器將更快地進入手機渠道,并在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預測 10:云存儲推進正當其時
以云存儲為代表的手機端云服務,將迎來帶來更大的需求與機會。疫情雖有緩解,但謹慎消費的趨勢還會延續。因此,在控制終端價格的前提下,主流價位段手機已經難以擠出成本,大幅度提供更高的存儲空間,同時,5G 網絡的持續發展,也將為手機端的云服務帶來更好的發展空間。
編輯:曉月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