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搭載地表最強芯的 TicWatch Pro 5,要做健康領域的 CoPilot
新品評測匯總 + 未來展望
Copilot 是 GitHub(于 2018 年由微軟收購)、OpenAI 在 2011 年的 AI 助手,一經推出,便憑借著強大的代碼補全能力和多平臺兼容迅速在開發者中掀起一陣熱潮并席卷全球,一度成為新生產力的代名詞。
不到兩年,借著 ChatGPT 的東風,CoPilot 被引入到了更廣闊的領域。雖然它還沒有跳出 PC 筆記本,出門問問已將它作為參照物,帶進了剛剛在海外發布的最新一代全智能手表 TicWatch Pro 5。

△ 圖源:XDA Developers
作為最前沿穿戴科技的集大成,一直以來 TicWatch 在新技術的應用方面都走在的最前列。
海外發布的 TicWatch Pro 5 不僅用高端和耐用的材質和設計武裝了外表,還有有史以來最霸氣的內核:地表最強芯片、超全面的傳感器配置、全新設計的雙層顯示屏、強悍的續航能力等等。
出門問問國內的宣傳稿里,還為我們描述了智能手表的未來藍圖——它不僅是手腕上的 AI 助理,更是健康領域的 CoPilot。
結合上個月出門問問自研通用認知大模型「序列猴子」的發布,出門問問還將為很快在國內上市的 TicWatch Pro 5 中文版打造 AIGC 的內容。
新品到底怎樣?請容我們細細道來。
高端的設計:耐用金屬材質、常亮 OLED 屏、旋轉數碼表冠、還有更大的體積和重量
TicWatch Pro 5 延續了前作的設計血統,全黑表身和滾花表圈頗有辨識度。邊框采用的是航空級鋁和外科手術級金屬設計,在保證輕盈的同時又具有超強耐用性,同時高度抗損壞和腐蝕。
居中是一款 1.43 英寸的 OLED 屏,分辨率為 466x466,像素密度為 326PPI,保證了其顯示的精細。康寧大猩猩玻璃材質的屏幕也能輕松應對各種生活中的磨損情況。

△ 圖源:XDA Developers
與此同時,屏幕支持 AOD(Always On Display,常亮顯示)和超低功耗顯示,而且在超低功耗模式時,AOD 可以同時運作,甚至會根據心率情況適配顯示屏的背景顏色。

△ 超低功耗顯示,圖源:XDA Developers
手勢交互在不少日常使用場景中的使用不便已經被不少廠商發現,物理控制入口已經在越來越多的手表上回歸。TicWatch Pro 5 帶來了全新的旋轉數碼表冠,不僅可以滾動顯示應用抽屜、消息,也可以通過設置在磁貼中橫向滑動選擇,同時也支持按下進入選中應用或者回到主屏幕。

△ 圖源:Digital Trends
不過,TicWatch Pro 5 也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問題,50.15x48x12.2mm 的尺寸在目前的主流的智能手表中可謂是個大塊頭。哪怕在材質和工藝上下足了功夫,使得 TicWatch Pro 5 在重量上并沒有超標(44.35g),然而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這款手表的總體尺寸還是有些過于大了。

△ 圖源:XDA Developers
作為同屬 Wear OS 3 陣營的最新旗艦手表,三星的 Galaxy Watch 5 Pro 的尺寸為 45.4x45.4x10.5mm,重 46g,Google Pixel Watch 的尺寸為 41x41x12.3mm,重 36g。

△ 上:TicWatch Pro 5,下:三星 Galaxy Watch 5 Pro,圖源:XDA Developers
而手表尺寸上的變化,引發了另外一個問題。TicWatch Pro 5 的表帶為 24mm,這意味著此前的表帶不再兼容。并且目前市面上在售的表帶也都在 24mm 以下,意味著在短時間內消費者只能從官方提供的五款表帶中選擇,作為一類有裝飾屬性的產品,個性化選擇的范圍收窄了不少。
霸氣的內核:地表最強芯片、超全面的傳感器配置、全新設計的雙層顯示屏
大塊頭并不意味著一無是處,相反,在能接納大體積手表對佩戴和穿搭的影響的前提下,更大的體積能帶來更多實質性的好處。
說人話就是,更大的體積,外部可放更大的屏幕,內部則能放入更多的硬件、傳感器。手表的性能等使用上的表現,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事實上,首發搭載了第一代驍龍 W5+ 可穿戴平臺的 TicWatch Pro 5,可能從一開始就有著稱霸智能手表的野心。
第一代驍龍 W5+ 可穿戴平臺在系統級芯片(SoC)、協處理器、電源管理集成電路(PMIC)和調制解調器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技術革新。4nm 制程工藝的 SoC、22nm 制程工藝的協處理器,這些當時全球領先制程技術加持下的產物,與此前 Wear OS 設備使用的 4100 相比,可謂是質的飛躍。
配合 2GB LPDDR4 RAM、32 GB 存儲,TicWatch Pro 5 的性能表現相當亮眼。在 XDA developers 的測試中,無論是打開新的應用、瀏覽消息,還是使用語音轉文字,TicWatch Pro 5 的表現都堪稱優秀。

△ 圖源:The Verge
而 HD PPG 心率傳感器、SpO2(血氧飽和度)傳感器、體溫傳感器、加速計、陀螺儀、氣壓計、GPS 等旗艦配置也是一個不落。

△ 圖源:Digital Trends
性能和續航很難兼得,然而,TicWatch Pro 5 犧牲的小巧外觀體現出了其應有的價值。TicWatch Pro 5 搭載了一塊 628mAh 的超大電池,在出門問問的招牌殺手锏「雙層顯示屏」設計和升級后的 Essential Mode 的加持下,可提供 80 小時的續航。借助快充技術,電池可在 30 分鐘內充到 65%。

△ 圖源:Digital Trends
需要說明的是,出門問問的「雙層顯示屏」技術在這一代上也得到了升級。作為一項可能是 TicWatch Pro 系列中最受歡迎的設計,出門問問在持續努力將其變得更加出色。
TicWatch Pro 系列的雙層顯示屏包括兩塊屏幕,一塊提供豐富色彩顯示的 AMOLED 屏,另一塊則是完全透明的輔助顯示屏。這樣的設計顯然是為了續航考慮。但是出門問問正在讓其具備更多的玩法。

△ 圖源:Digital Trends
本次 TicWatch Pro 5 的雙層顯示屏的上層顯示屏上采用了全新設計(即超低功耗顯示屏),在你鍛煉時,你可以通過背光顏色來判斷自己的心率范圍。橙色表示你在進行有氧運動,黃色表示脂肪燃燒狀態,而紅色則代表著危險,出門問問用六種不同的顏色來指示不同的狀態,在為續航保駕護航的同時,也能讓你輕松快捷地了解自己的關鍵指標狀態。


△ 圖源:XDA Developers
讓智能手表成為健康領域的 CoPilot
過去十年,出門問問曾經為我們打造了很多軟硬結合的典范,將語音 AI 助手帶進了手表、耳機、音箱、汽車等豐富的硬件載體。
而在出門問問上個月的發布會上,李志飛明確表示,公司戰略重點將放在通用認知大模型「序列猴子」的研發和應用上。
這款具備多模態生成能力的大語言模型,能力體系涵蓋了「知識、對話、數學、邏輯、推理、規劃」六個維度,能夠同時支持文字生成、圖片生成、3D 內容生成、語言生成和語音識別等不同任務。
基于「序列猴子」,出門問問探索了多款面向創作者的 AIGC 產品及應用,為創作者構建 AI 一站式 CoPilot 產品矩陣,打通內容創作全流程。

TicWatch Pro 5 集成了出門問問自研的 AI 算法,通過收集用戶的健康數據,在本地進行分析或與其后端 LLM 模型進行活動,為用戶提供個人健康洞察和指導。
而全新平臺有助于實現多功能傳感器、更準確的健康算法和更長的續航使用時間。所有這些都為我們描繪了 TicWatch 智能手表的未來藍圖——健康領域的 CoPilot。

△ 圖源:Digital Trends
而眼前,出門問問則為新品帶來了新玩法。
基于公司自研的 AIGC 技術,出門問問已開始在表盤創建平臺 TimeShow 上試點如文本到圖像的內容生產過程。
灣里簡評:
作為首個搭載 Wear OS 3.5 操作系統、以及首個搭載第一代驍龍 W5+ 可穿戴平臺的智能手表,TicWatch Pro 5 承載了不少期待,也因此收獲了海外媒體的認可。
TicWatch Pro 5 是一款非常好的智能手表,擁有驚人的電池續航能力和出色的性能。——AndroidPolice
自從 Pixel Watch 發布以來,我對 Wear OS 智能手表從來沒有這么滿意過。盡管 Google 剛剛在 Google I/O 上推出了 Wear OS 4,這意味著可能這個夏季末最新的 Wear OS 就會正式亮相,如果你不介意 TicWatch Pro 5 屆時能否第一時間更新,而是更關心你現在獲得的體驗,那就去買一個吧。說真的,我非常喜歡使用 TicWatch Pro 5,現在它是我的首選智能手表。——AndroidCentral
Ticwatch Pro 5 的處理器速度超快,而且塞滿了 Google 應用程序,其功能甚至是一些最好的智能手表也無法比擬的。——T3
這就是我期待已久的 Wear OS 手表。——DigitalTrends
綜合來看,處理器運行速度、續航、以及雙層顯示屏,是贊美的關鍵。
Wear OS 的版本確很尷尬,畢竟,運行最新版本 Wear OS 4.0 的三星 Galaxy Watch 6 系列很快就要面世了。
另外,海外版的 TicWatch Pro 5 盡管對 Google 很友好,但并不支持 Google Assistant,這也令人有點沮喪。
而至于出門問問為國內版 TicWatch Pro 5 描繪的藍圖,我們很期待。正如我們在之前的文章里表達的觀點,
智能終端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趨勢是明確的,我們相信,很快在硬件應用層面將出現生成式 AI 百花齊放的景象。
智能手表 + 健康領域的 CoPilot,這是一個不錯的課題。
主筆:陳述 / 深圳灣
審校:陳壹零
編輯:曉月 / 深圳灣
題圖來源:Digital Tr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