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最新動態
|
2016-12-15
靠光電支配的機器人手,軟軟的還能感受物體的形狀和紋理
康奈爾大學發明的柔軟機器人手,假肢領域又向前邁進一步。
為了能更好地利用原本為人設計的各種設施,機器人被設計的愈來愈接近人類,而機器人「手」的結構是其中的設計難點,就如同電影「西部世界」中的機器人一樣,與人類無異,但識別機器人的唯一 BUG 就在于手部構造上。

西部世界(1973):旅店服務機器人伸手接小費
如今,機器人手也在一步步進化,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柔軟的機器人手,它能夠很輕地握住物體,并且還可以感測物體的形狀和紋理。
傳統的機械手往往需要靠電機來驅動關節,構成機械手的各個部件也都是堅硬的金屬,在「拿捏」易碎的物體時,如果不是有強大的算法支撐,機械手必將成為機械「殺手」。
而康奈爾大學研發的機器人手采用了可以傳導光線的材料制成,無需使用電機來驅動關節,因此這種機器人手非常柔軟,更接近人手。

機器人手內部安裝有大量的傳感器,當機器人手觸摸物體時,手指內部的安裝的波導管就會彎曲變形,光信號因此也會發生變化,從而促使機器人手對觸摸對象的數據進行收集和處理,并「感知」物體。

光波導的另一好處就是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機器人手可以由更便宜的材料制成,據該團隊估計,這個柔軟的機器人手成本可在 50 美元以下,如果量產則可能更低。
在未來的假肢領域,這樣的柔軟機器人手還能給到無肢患者真實的觸摸感,擺脫掉冷冰冰的金屬,而將機器人手與人類的大腦實現連接是該團隊正面臨的挑戰。